让孩子在劳动中成长

2024-07-26 00:00:00张逸飞
新教育·校园 2024年7期

时间追溯到2023年的暑假。临近放假,我给班里的孩子布置了一项暑假实践作业:不能求助父母或亲友,靠自己合法地挣150元零花钱,并写一篇心得体会在开学时交给我。我的初衷是想用劳动替代手机,用感受挣钱的艰辛感知父母的不易。任务布置完之后,我心中忐忑,不知结果会如何?孩子们会身体力行吗?家长们会舍得孩子吃苦、通力配合吗?

不知不觉中,假期过半,八月来临,我陆续在家长们的微信朋友圈获悉:某同学凌晨四点跟着妈妈采茶至中午一点;某同学满脸淌着汗水跟着爸爸搬砖;某孩子炎炎夏日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辣椒地里摘着辣椒,挥汗如雨;某同学在路边摆摊,卖自家产的李子;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某同学在自己的手工作品摊前认真介绍着,“生意”似乎还不错……

陆续有家长发来反馈信息:老师,孩子完成实践作业之后,在家听话了,刷手机的时间少了,认真完成作业之后,还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我们现在回家就有热饭吃,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和孩子有了更多的交流,我们之间不再是剑拔弩张,我们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交谈,孩子也变得懂事多了,感谢老师……看到这里,我稍稍松了一口气。看来,家长明白了我布置实践作业的目的,有了他们的配合,这项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

开学了,我也如愿收到了孩子们的实践心得。一份份带着真情实感的文章也让我着实感动了一把。

一个小姑娘写道:以前只知道花钱,从未感觉到钱的价值和挣钱的艰辛,通过这次不平凡的体验,我终于明白了挣钱的不易,我也明白了为什么父母和老师总是强调多读书、多学习,在该学习的年龄就好好学习,在该挣钱的年纪才会有更多的路和机会可以选。

一个摆摊的孩子这样陈述:看着多简单的事情,真正实践起来,你不仅要会交流,耐心等待,还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这次实践,让我在挫折中前进,在挫折中成长。我感恩父母在各方面为我无偿的付出,对我无理取闹时的无限包容,我也坚信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只要我不断努力,我的每一天都会有收获。

开学第一天的主题班会上,所有同学都分享了他们的社会实践感受,有对父母付出的感恩,有对放下手机的坦然,更多的是对未来有规划。从他们的分享中,我感受到这次活动真的让他们收获多多,一个假期让他们成长不少。至此,我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基本达到。

“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作为老师,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劳动观念,提高动手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这次的实践作业,让孩子们懂得了: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源自劳动、源自生活。本次活动也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