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小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我来到校园,行至楼梯口,便瞅见小闵规规矩矩坐在长椅上。
“小闵,这么早在这干吗?”
“您昨晚不是说今天要找我谈话吗?所以我就来等您啦。”
“你是在等老师批评你一顿吗?”看着认错态度极为认真的小闵,我笑着说。
小闵嘿嘿一笑,挠了挠头说:“昨天确实是我错了,我不该在他们比赛前就说丧气话的,不然同学也不会跟我生气的,所以老师您批评我吧。”
“算了,只要你记得老师的叮嘱就行啦,不然老师这小心脏可是受不了的。”我摆了摆手笑道。
小闵微怔,转而脱口:“老师,那我长大当医生,我救你,只要你被气坏了,就让我来救你。”
我也微怔,小闵现在好有爱心。以前的小闵,按照同事们的戏言是“戾气很重”:他不仅天天与同学发生争执,坏习惯一堆,还处处和老师作对,对学语文更是极度“抗拒”,在班里语文成绩经常“垫底”。从我接班的那天开始,小闵就是我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班里与我在一起相处时间最久的一个:督促练字、教他如何诵读诗词、和他一起阅读书籍、鼓励他积攒象征着进步的“星星卡”……小闵似乎在悄无声息间挺直了腰杆,夯实了根基,树正了三观。现在的小闵成了我的“小尾巴”,当他褪去那自我防护罩,尽管还会调皮,但少了很多坏习惯,小脾气也变得于温软中夹杂着丝丝天真。
我时常感叹:当了二十来年的班主任,这个班的孩子却是“特色小孩”最多的。他们大多个性独特,身上的问题也毫无共性可言;但也恰恰是这样独特的他们给了我成长的机会,促使我不断反思,激励我想方设法去寻找契合的方案帮扶。
一天,午间就餐结束后,开启午辅时刻。最近正在学第三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孩子们创作欲望很高。这不,他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小声商讨着如何设计小诗集;而我,也在一旁批改着作业。
“老师,您看我仿照课文《绿》创作的小诗,您帮我看看行不行?”小闵拿着他的创作一脸真诚道。
小闵写诗着实让我意外,因为他平时可是最怕学习的。
“老师,您是不是很好奇我为何会写诗?”小闵偏头问道。不等我思考回答,他接着说:“那是因为我觉得诗歌短小精悍,自由随意,而又充满想象力与节奏感。”我一怔,是啊,没有束缚的文字更引人注目。经过一番探讨,小闵的作品新鲜出炉,在下午的课堂上,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诵读了他的诗歌:
彩色
春天的瓶子被打开了
世界充满了生机
春天是什么颜色?
小鸟说春天是蓝色
因为大海、天空都是蓝色的
小青蛙说不对
春天是绿色的
因为小草、树叶和柳条都是绿色的
我觉得春天是彩色的
红橙黄绿青蓝紫
万物充满生机
世界如此美丽
朗诵完毕,我将他好好夸奖了一番。诗言志,诗传情,诗达意。只要师者有爱,爱如细雨绵绵,“小花草”总会敞开心扉,心灵总会有所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