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种下的枇杷树

2024-07-26 00:00:00王增林
新教育·校园 2024年7期

立夏刚过,庭院里那棵枇杷树就满树金黄。看到这棵果实累累的枇杷树,我便想起了小时候父亲种枇杷树的往事。

我们小时候,老家乡间见不到一棵枇杷树。有一年,从外地回来的表叔来看父亲,带来一网兜枇杷,我们初次品尝这种水果,既新奇又兴奋。

这是一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果子,黄灿灿、圆溜溜的,屁股上有一个不大的孔洞,果子根蒂部位留着一小截果柄,上面满是细密的绒毛。撕开果皮,果肉饱含浓浓的汁水,咬上一口,一直甜到心里。果肉吃完,里面露出它的种子,光滑闪亮,像褐色的珠子,我们久久舍不得丢掉。

我问父亲,我们家能不能种出这么好的枇杷来。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土性恐怕长不出这么好的果子,不过可以试试。”

为了满足我们的愿望,父亲在门前整理了一小块地方,把枇杷种子播了下去。

十几天后,埋下种子的地方居然长出了几株枇杷幼苗。刚刚长出的幼苗,只有柔嫩的两片叶子,中间淡绿色的嫩芯布满绒毛,后来慢慢长出几片长圆形的叶片。我们带着期盼,带着好奇,一天总要跑过去看上几次,盼望着枇杷快点长大。

父亲对枇杷树的照料细致入微,尽心尽力。

春去秋来,几年过去了,终于在那一年春天,枇杷树开出了白色的小花。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枇杷树的叶间出现了不少豌豆大的绿色圆点,过了立夏,这些长大的绿色果子开始变黄。

布谷鸟在天上一声声鸣叫,地里的麦子黄了,田野里到处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麦香。我们天天跑到树下转悠,巴望着树上能有果子掉下来。

在急切的盼望中,我终于等到了摘枇杷的那天。

这个时候,麦收在即,黄澄澄的枇杷果,有的上面已经出现了浅褐色斑点,要说成熟,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可是,这棵树上长出来的枇杷,尽管果粒圆满,但入口却是酸溜溜的。

我们围着那一堆果子,左挑右拣,想找出一些口感甜些的,但不管怎么挑拣,总是令人失望,没有一颗能够吃出当年的味道。

父亲看出了我们的心事,对我们解释:“枇杷树不像梨树,我们这里的土不适宜它生长,而且,我们这里也找不到好的穗头嫁接。”

看着我们似懂非懂,眼中茫然,父亲接着说:“不过,我们这些年的劳动没有白费。我们见证了这棵枇杷树的成长,看到了它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享受了与它一起成长的过程,这就够了。人生也是这样,只要认真对待了,就不为虚度,不能过分在意最后的收获。如果整天在得失中纠结,人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当年,父亲说的话我们似懂非懂。现在我们才渐渐悟出,父亲说的话十分在理。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结果,而更在于过程。人的一生,有起有落,有欢笑也有泪水,唯因如此,人们才能体会到它的跌宕起伏和丰富多彩。

如今,父亲种下的那棵枇杷树依然枝繁叶茂。它不仅是岁月的见证,更是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它时时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