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木讷的我,如果生活里没有书籍,我的身心大概率不会处于相对良好、积极的状态。
我5岁那年,因为必须上学前班,所以不得不离开在乡下工作的父亲,进城与母亲一起生活。20世纪80年代的城乡差距很大。在学前班里,我没有小伙伴,所以,只有在看书的时候,才能够收获愉悦与宁静。
平日里,我也不知道如何与母亲沟通,她只微笑着说我是一个从不撒娇的女孩。在我5岁生日那天,母亲为我买了第一本书—《365夜》,对应一年365天,我每晚读一篇文章。书里有中外经典故事、绕口令、谜语,还有为数不多的彩色插图。我将那本书视若珍宝,虽然我识字不多,却仍爱不释手。那是我第一次因为一本书情不自禁抱着母亲的脖子亲了一下她的脸颊。
从此,母亲上班而我不用去上学的时候,她就领我去她单位后面的书摊租小人书看。书摊的小人书摆放在类似现在摆放香烟那样的隔板上。小小的我也学会了观察,一排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封皮—哪本书的美术、制作水平高,哪本书被翻得破旧,简直一目了然。当时看一本书一毛钱。我对每本小人书都是小心翼翼地轻拿轻放,每当看到有的小伙伴用手指头蘸口水翻书,我都会给予纠正。所以摊主对我格外照顾,允许我五分钱看一本。我在书摊结识了几个小伙伴,我们互相交流读后感、约定时间去别的书摊一起看书。回忆中,那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母亲一直鼓励我多读书,说书会让我变成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所以,我将母亲给我的零花钱全部用来买书。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书店装修,每次装修都会低价处理一些存书。每当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带我去淘书,每一次我们都会满载而归。
通过阅读,我见识了作者智慧的光芒,感受了文字的奇妙组合和精彩运用,感知了情感的纯粹……文字的魅力在我看来不只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希望之路的延伸。
对我来说,阅读是我获取知识的源泉,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长期的自我教育。幸好我爱上了读书,如今,我会将一些书送给母亲,有时间还会读给她听。我看着母亲坐在沙发上,微微眯着眼,脸上浮现淡淡的笑意,我深刻感受到:通过阅读,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欣赏无限的美景,从而能够活得更加丰富与从容。想想,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