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模范劳工”

2024-07-26 00:00:00吕传彬
新教育·校园 2024年7期

一说起勤劳的动物,大家一定会想起“蚂蚁”和“蜜蜂”这两种动物,会想起它们终年辛劳不停的身影。其实,在动物界还有其他数种动物,它们的勤劳和辛苦程度不亚于蚂蚁和蜜蜂。大家来看看以下这些堪称“模范劳工”的动物吧!

●兔子 勤于养育下一代

由于兔子处于食物链的底层,为延续族群必须快速繁殖,因此兔子在繁衍后代方面,一点也不敢偷懒。一只雌兔一年能生产7次,每次能产子4~6只。依此速度计算一下,一对兔子一年就可繁衍相当大数量的后代了。

澳洲大陆上原本没有兔子,100年前猎人开始在当地放养兔子,结果兔子快速繁衍,如今族群已达60多万只,还对某些地区的环境造成了危害。

●海狸 靠己力改善环境

海狸亦称河狸,是动物界知名的工程师。它们在溪河中辛苦工作的影像,令人类印象深刻。一只平均只有40磅重的海狸能独自砍伐数层楼高的树木,还能用砍伐下来的树木混合树枝和泥土盖房子或拦住溪流当水坝。海狸的工作效率很高,所以被认为是少数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生存环境的野生动物。

●鲑鱼 竭尽全力逆流返乡

成年的鲑鱼(亦译为大马哈鱼)主要生活在海中,但幼时却是在淡水河流中被孵化出来。每年秋天,成年鲑鱼会洄游到它们当初被孵化的地方产卵。

鲑鱼洄游的过程非常艰辛,首先必须克服流水强有力的冲击,还得躲开那些饥饿的、站在河里为储备冬眠体力而拼命觅食的熊,有时它们还必须以跳跃的方式来通过瀑布。

对绝大多数鲑鱼而言,这是一次单向的旅程。它们沿河流逆流而上,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流水抗争,在产卵之后,精疲力竭的它们很快会死去,化为幼鱼的营养。

●蚯蚓 认真吃土以养地

蚯蚓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可是真正可以“移动地球”的动物。这些无腿无脊椎的动物在地下打隧道,吞下矿物质、腐败植物和动物尸体产出物却是囤积在地球表面、富有营养的土层。一只健康的蚯蚓每年能翻转20~40吨泥土。从这方面来看,蚯蚓的行动并不慢,“吃土”也够认真。

●北极燕鸥 往返南北极

南北迁徙对鸟类而言,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但是北极燕鸥却是鸟类中迁徙距离最长的族群。它们每次从南极迁徙到北极的旅程,一共要花掉90天,除了在繁殖季节,北极燕鸥大部分时间都飞越在远离陆地的海面上,迁徙过程长达35406千米。野生北极燕鸥一般可以活到30岁,因此预估它们一生中能飞行100多万千米。

●蜂鸟 振翅累及心跳

和其他鸟类一样,蜂鸟需要拍打翅膀才能飞起来,但是他们微小的翅膀使他们工作起来比其他鸟类要辛苦得多。举例来说,红宝石喉蜂鸟和红褐色蜂鸟在进食的时候,翅膀每秒钟拍打40~50次。有些种类的蜂鸟拍打次数比这还多。紫晶林星蜂鸟每秒钟能拍打80次,导致蜂鸟的心脏工作得很辛苦。据科学家统计,蓝喉蜂鸟的心脏每分钟可跳动1260次。

●座头鲸 天生的旅行家

座头鲸又名大翅鲸、巨臂鲸、驼背鲸,是一种能在海中发出“鲸语”的哺乳动物,被视为“海中声乐家”。它们分布在从南极冰缘到北纬65度的广阔海面。通常3~15只为一群集体行动,是一种有迁移特点的海洋动物。

座头鲸夏天生活在凉爽的高纬度水域,冬天来到热带或亚热带水域交配繁衍。除了生活在阿拉伯海的座头鲸长年生活在热带水域外,大多数座头鲸喜欢在海中洄游旅行,它们每年的迁徙路程长达25000千米,这让它们成了最喜欢迁徙的哺乳动物之一。每只座头鲸平均寿命40~50岁,一生旅行超过100万千米。

●雌狮 忙着捕食和育雏

在狮子的世界中,雌性是最繁忙的。雌狮不但要为公狮负责捕食,还要承担所有抚养幼狮的工作。在捕食时,雌狮集体出击、相互协作,因而能够捕捉体型比它们大数倍的动物,比如水牛、巨羚羊,甚至大象和长颈鹿。至于雄狮,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和进食,其主要任务是防御族群安全,保护配偶和幼狮不受其他动物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