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辐射性特点,集合图形、文字等表达要素,将思维以不同分支关联起来,从而围绕中心形成特定的思维结构。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活动以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为目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将思维导图融入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幼儿的思维发展,深化其对科学主题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对幼儿的全面培养。
一、突出活动中心,理清教学思路
教师作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在设定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目标、梳理活动流程的过程中发挥着指导作用。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如何开发更贴合幼儿科学思维发展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1]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层次性、结构性等特点,对科学活动展开设计,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明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科学领域的目标及教育建议,制定以活动目标为中心的思维导图,明确科学活动的目标:能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擅长运用动手操作解决相关的问题;清晰表达想法,能够从科学探究中得到结果并进行分享。确立总目标后,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思考科学活动开展的方式,列出“观察型教学活动”“实践型教学活动”“合作型教学活动”“操作型教学活动”四个分支,并将活动方式进行细化。如在“合作型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合作交流、讨论分享的过程,能够让幼儿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产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又如在“观察型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幼儿基于目标使用适宜的观察策略。
其次,教师要明确幼儿的学习情况,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开展“神奇的蛋壳”科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幼儿对蛋的了解,提出“蛋是从哪来的”“说一说蛋的组成部分”等问题,让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蛋壳”产生初步的认知。教师根据回答情况将幼儿分为“十分了解”“一般了解”“不是很了解”三个分支,在此基础上发散,思考针对不同类型幼儿的科学活动,让教学活动能够以幼儿的情况为基础,适度展开延伸与拓展。
最后,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明确每一个教学环节,保障教学活动的完整性。仍以“神奇的蛋壳”这一科学活动为例,可以将教学活动分为“观察”“实验”“拓展”“总结”四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发散,设计教学活动,逐步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形成完整的教学环节。以此为依据开展科学活动,让幼儿在环环相扣的活动中得到进步。
二、巧借思维导图,开展主题活动
幼儿园科学活动多数以实践探究、合作讨论等方式展开。为了保证科学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幼儿借助思维导图对主题进行理解,对学习活动进行记录。可以采用幼儿擅长的绘画形式,将复杂的文字、学习过程转变为直观的图画,鼓励幼儿理解主题,构建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推动教学活动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有效进行。[2]
以科学活动“颜色大变身”为例。活动主要引导幼儿认识“红蓝黄”三原色,初步感知探索颜色的变化,体验探索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意识。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活动环节,让幼儿边进行实验操作边在思维导图上记录,感受颜色的变化,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第一步,教师先以第一分支“感受三原色”开展活动。思维导图可以按照红色、蓝色、黄色进行排列,引导幼儿在打印好的思维导图中按照对应的位置涂上颜色,并且鼓励幼儿拿着思维导图,和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和理由。
第二步,教师以第二分支“颜色变身”开展活动,先通过PPT展示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融合在一起后的变化,并让幼儿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经过一番讨论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将红色和蓝色两种颜料涂在思维导图对应的位置,感受颜色神奇的变化。
第三步,教师让幼儿自己尝试,将喜欢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幼儿先在草稿纸上进行尝试,记录变化。比如有的幼儿将蓝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得到了绿色;有的幼儿将三种颜色混在一起,得到了黑色。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展示思维导图的第三分支“我的作品”,让幼儿将自己混合后得到的颜色贴在对应的子分支中,收集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发散思维,进行思考,然后根据教师展示的思维导图,完善自己的记录。[3]
幼儿识字能力有限,无法将学习的全过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为了保证幼儿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围绕“颜色大变身”发散思维,并且将所想的内容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这样既可以发挥笔记的功能,还能够提高幼儿对整个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归类与创新的能力,有助于幼儿深化主题,提高思维能力。[4]
三、借助思维导图,完善知识体系
科学类绘本是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教学资源,其有趣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帮助幼儿轻松掌握相关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促进幼儿科学意识的形成。但是,仅依靠绘本并不能使科学学习效果达到最佳,教师仍需要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引导幼儿对绘本的故事进行复述,在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幼儿把握绘本中所传达的科学知识,从而促进幼儿科学意识和逻辑思维的进一步提升。
以绘本故事《小水珠回家了》为例。主人公淘气的“小水珠”每天在云彩妈妈的怀里跑来跑去,看见地上的花和树也想跑下去,于是变成了雨水降落下来。绘本应用生动的故事情节讲述了水的循环过程,通过绘本的阅读,幼儿需要掌握“小水珠是谁”“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天上的雨是从哪里来的”等知识,从而掌握科学道理。在讲述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幼儿梳理故事情节。思维导图可以“小水珠的一生——水的循环”为中线,分为“小水珠在高空中”“小水珠在云层中”“小水珠落在地上”“小水珠遇到太阳”四个分支,在思维导图的构建中,教师还可以融合相关的图片进行搭配,引导幼儿根据分支的内容和图片的内容复述故事中“小水珠的一生”。幼儿能够在图文结合的形式下,对水的循环产生新的见解,从而能够完整地描述出水的循环全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学会制作思维导图,还要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使幼儿能够理解“小水珠”的不同形态,从而将其构建为一个整体,实现对知识的串联。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思维导图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提炼出绘本的关键思路,并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鼓励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复述,加深幼儿对科学故事的理解。
四、转变幼儿思维,推动个体发展
由于幼儿在思想认知和经验方面的不足,导致幼儿在进行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思维发展迅速的幼儿能够快速地理解教师的指令,[5]但仍有一部分幼儿无法独立完成任务。尤其在以往的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缺少对学习内容的梳理,导致幼儿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只能唤醒短时间内幼儿的探究兴趣,无法真正地转变幼儿的思维,从而推动幼儿的个体发展。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工具实现对幼儿思维整体的转变,让幼儿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产生主动学习、独立探究的意识,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以科学活动“神秘的朋友”为例。活动主要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又十分神秘的好朋友——影子,让幼儿在实际探究中理解影子产生的基本原理,从而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能力,以及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在开始探究活动前,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展示出“神秘的朋友”这一思维导图的中心,并说出谜面“人人都有个朋友,乌黑的头发乌黑的头,月下灯前陪着你,就是永远不开口”,请幼儿积极发言,并将幼儿所猜到的答案呈现在白板的思维导图上。如果幼儿一时间无法猜到正确答案,可以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思维发展活跃的幼儿带动气氛,从而快速地锁定谜语的答案,揭开本次活动的主题。谜语导入带动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教师可以让幼儿展开交流,思考“人们经常在什么时候能看到影子”,将幼儿的答案收集在思维导图中,让幼儿自主探究,总结出影子出现的规律。在这一科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激活幼儿的探讨兴趣,将时间交给幼儿,让他们进行讨论分析,逐步得出结论,不再依赖教师就能完成探索。幼儿通过论总结出影子会出现的两种情况:1.太阳下。2.月光下。为了满足幼儿思维的灵活发展,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在室内,没有太阳和月亮的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吗”,引导幼儿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鼓励幼儿亲身测试,从而得出“灯光下也会出现影子”的结论。为进一步验证答案,教师需要带领幼儿进行实验,比如打开直射灯,引导幼儿找一找影子朋友,还可以引导幼儿摆出不同的姿势,感受影子的变化。教师可以将幼儿的活动过程拍照记录下来,贴在思维导图中。最后,由教师制作完整的思维导图,并上传在班级群内,与家长实时分享幼儿的表现。从思维导图中,也可以进一步凸显幼儿的探究过程,让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逐渐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幼儿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如以“神秘的朋友——影子”为中心,设计三个分支“太阳下的影子”“月光下的影子”“灯光下的影子”,引导幼儿利用课后时间完成思维导图,以拍照记录的方式,记下不同的影子朋友,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提高他们参与科学活动的成就感。
幼儿思维的转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需要借助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幼儿实现学习意识的转变,应用思维导图有条理地记录幼儿的学习全过程,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助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雅艳.幼儿园主题探究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4(1):16-18.
[2]丁姗莉.导向学习,让思维可视化:巧用思维导图促进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J].当代家庭教育,2023(14):1-3.
[3]张璐瑶.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价值及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6):252-254.
[4]贺霖.思维导图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与实践[J].名师在线,2022(32):17-19.
[5]莫琼华,张婷.善用思维导图,支持幼儿园主题探究深度开展[J].家长,2022(18):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