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招收一批太监。这句话有没有毛病?”一个小朋友问我。
我回答:应该是想说,皇宫缺太监,要招一批男丁进宫当太监。但歧义是明显的,好像太监们早已散布于民间,现在皇宫一声令下要召集他们进宫。你听起来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这是《上下五千年》里的一句话。小朋友眨眨眼睛,指指腰封上的文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少儿通俗历史读本”,一下子唤醒了我的记忆。从1979年问世算起,这部书倏忽已走过近半个世纪。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多半读过它。它是否经受住了历史检验呢?
此书作者之一林汉达先生说,写《上下五千年》是对“新语文的尝试和旧故事的整理”。可见,比传播中国古代历史更自觉的一个写作动机,是探索历史故事在文言和白话两套语言体系中的转化。这种思路至今不过时,诸如《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以及坊间大量浅近历史读物,都绕不开对此的琢磨。林先生没写完全书就去世了。接手的另一位作者曹余章先生,尽最大努力保留了林先生(只写到东汉之前)的稿件文风,而且同样注意到林先生对“新语文的尝试”,表示要继续“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可见,对语言的自觉追求,实为此书特色所在。
既然如此,探讨一下此书的语言问题想必并不多余。这些语言问题带有某种共性,也常能在当代文学作品中见到。鉴于两位作者都已故世,若再重印,也请出版社考虑需不需要在这些地方稍加修订,以更加切合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在语言学习借鉴方面的期待。
先说遣词不当之处。聊举五例。
1.他沉思一下,又说:“如果真有天命的话,我就做个周文王吧!”
“沉思”表示经历一段时间的思考过程,不是瞬间性的,说成“沉思一下”显然是错的。
2.没几天,这个年纪才五十四岁的丞相终于在军营里去世。
诸葛亮去世令人悲伤,这个“终于”用在此处,不知要表达什么意思?我多次看到过类似的表达,仿佛是盼着当事人早死,有种偿还夙愿、如释重负的兑现感,这就有点滑稽了。如硬要说这是表惋惜,那也脱不了盼着他快死的嫌疑,终究是别扭的。
3.过了几天,石勒派了一千头驴子装运了粮食接济桃豹。
只要上下文不是拟人化的童话语境,“派了”的宾语总该是人,因为人才有理智,才会在理智支配下自觉执行指令。说“派了”一千头驴子去干活,是把一千头驴子都当成了听话的军士,不知驴是怎样听懂这种委派的?这里应改为“安排”之类的动词才是。
4.嘉定军民坚持抗清斗争三个月,被清军屠城三次,牺牲两万多人。历史上把这次惨案称作“嘉定三屠”。
“牺牲”是指为了某种正义的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在“嘉定三屠”中,尽管有少数反抗者,不幸死亡的“两万多人”按书中所述,主要是无辜的平民百姓,包括刚刚到城中避乱的人民,完全是出于被动和无奈而就戮的,不是指有这么多人都上阵拼斗厮杀,因反抗而阵亡,怎么能用“牺牲”一词呢?
5.张熙无话不谈,把他老师曾静怎样交代的话都抖了出来。
岳钟琪诱骗张熙出卖曾静的言行,张熙是蒙在鼓里而上当的,主观上绝不想供出自己的老师,这儿却用了个“抖了出来”的动作性描述——在一般语境下,“抖了出来”的宾语往往是负面的,比如阴谋和机密等,用在不知情的张熙身上显然不妥,岂非说得他主动作恶似的?
和遣词不当相关的,是搭配不当,也举出五例来看看。
6.接着,他又来到棘门,受到的迎送仪式也是一样隆重。
“仪式”显然不能和“受到”构成动宾搭配,受到的只能是迎送,应改为“受到的迎送也是一样隆重”,或者“遇到的迎送仪式也是一样隆重”才通顺。
7.刘表安慰了他一阵。但是刘备心里总在考虑着长远的打算。
“考虑”即“打算”,说成“考虑着打算”是不通的,“打算”应改为“计划”。
8.法正这个人心胸狭窄。他有了权,就报个人恩怨。谁过去请他吃过饭,他就回礼;谁向他翻过白眼,他就报复。
心胸狭窄作为贬义词,和后面报复仇人的行为可以搭配,可是如何能与前面的礼尚往来相匹配呢?请客回礼是正常现象,甚至是值得倡导的做法,扯不上心胸狭不狭窄。
9.李时珍的名气越来越响,被他看好病的人,到处宣传李医生好。
“名气”和大小相搭配,“名声”才和响亮相搭配。
10.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
“花了十年努力”说不通,“努力”作名词性宾语,只有“经过十年努力”之类说法,这儿何不直接说成“努力了十年”呢?
这部书中也存在词序颠倒混乱的问题,像下面四句话即有此弊。
11.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一位”应移到“古代”之后。
12.自从在秦始皇统治时期打败匈奴以后,北方平静了十几年。
“在”应移到“秦始皇”之后。
13.这样日积月累,编成一本涉及政治、经济、史地、文艺等内容极其广泛的书,叫做《日知录》。
“内容”则应移到“极其广泛”之后——“涉及”的宾语是“内容”,而不能是“极其广泛”。
14.他的儿子和写序言的、卖书的、刻字的、印刷的以及当地官吏,被处死的处死,充军的充军。
最后一句里,正常的词序排列无疑该是“写序言的、刻字的、印刷的、卖书的”。
要不要再详细展开分析一番?似乎不需要了。
主语的缺失问题也时有暴露。
15.按照诸葛亮早已设计的战略,是打算从两路进攻曹操的。
多了“按照”两字,导致全句丢失了主语,谁“打算”?俨然成了另一拨人打算,违背了原意。
16.但是正因为寇准为人正直,得罪了一些权贵,后来被排挤出朝廷,到地方去做知州。
这句的主语表面上是寇准,仔细一推敲却不然。因为这个主语管的是前面的“正因为”这个状语,全句真正的主语恰恰被漏了。正确的逻辑关系和说法是:“但是正因为人正直,得罪了一些权贵,寇准后来被排挤出朝廷,到地方去做知州。”
17.在这本书里,一共记录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收集了一万多个药方,为发展祖国的医药科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同样丢失了主语,用状语“在这本书里”不恰当地替代了主语《本草纲目》,将“在这本书里”改作“这本书”才通顺。
18.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多了“经过”二字,导致主语不见了。
19.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
同理,正确的主语是“他的实地考察”。
有时不只主语残缺,还出现了其他句子成分乃至整个分句残缺的问题:
20.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
描述的是商朝迁都多达五次的原因。“再加上”,是说前一个原因之外的另一个原因,后面以句号作结,显然没把话讲完。因为“再加上……”构不成一个自足的句子,理应跟上一句“以至于不得不搬迁”之类的话,句子才完整成立。
和主语缺失相伴随的,是主语的偷换。
21.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
在“传到”和“听信”这两个动词之间,出现了主语偷换,致使后半句的主语也成了燕国,但按作者的本义,“听信”“学起”和“让给”的主语都是燕王哙。这种一“逗”到底的长句段,很容易不知不觉发生主语的游移。
22.吕布约了几个心腹勇士扮作卫士混在队伍里,专门在宫门口守着。
本意是讲,吕布安排了几名勇士扮作卫士伺机行刺董卓,但一口气夹杂着说,意思错变成“吕布约勇士们和自己一起混在队伍里”,主语成了吕布和勇士们,这和紧接着下文“吕布从车后站出来”矛盾了。
23.曹操认为孙权立了大功,把孙权封为南昌侯,到了曹丕即位称帝以后,又封为吴王。
对孙权的两次封王,主语分别是曹操和曹丕,但写成“到了曹丕即位称帝以后,又封为吴王”,则“又封为”的主语还是曹操——因为“到了……以后”作为状语,是不能充当主语的。全句的逻辑表意就不严谨。
24.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为“一条鞭法”。
这一句里,“称为‘一条鞭法’”的主语,应该是前面对这套法的整个性质描述,然而这样顺下来写,主语成了张居正,意思成了张居正将之称为一条鞭法。而这样在表意逻辑上也是不通的,因为前面“把”字管的是“把……合并起来”,管不到后面的“称为”,所以无法理解为“把……称为”,这就导致了语义上的混乱。
25.他又在研究我国古代历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欧洲在天文方面的最新科学知识,对天文历法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前半句的主语是“他”(徐光启),后半句则将主语偷换成了“研究”。固然,“研究”是“他”在研究,但“吸收”科学知识是为了“研究”天文历法,两个动词具有一气呵成的连续性,尤其是在用逗号逗开的情况下,不能被打断。现在却被从中间切断了,造成语义强调重心上的逃逸和发散,语感上明显不连贯和不通畅。应改为:“他又在研究我国古代历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欧洲在天文方面的最新科学知识,研究天文历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他又在研究我国古代历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欧洲在天文方面的最新科学知识,对天文历法进行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诸君以为然否?
26.李定国是张献忠手下四名勇将之一,又是他的义子,最大的是孙可望,李定国是老二。
这句更让人莫名其妙。忽地冒出个“最大的是”,让人搞不清这是指“义子”里最大的,还是指“四名勇将”里最大的?难道“四名勇将”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其中李定国排在老二?孙可望又属不属于“四名勇将”之一?总之,这句话完全把人给绕糊涂了。
句子中出现不同状态的混淆,是《上下五千年》中屡见的另一种语言问题。看下面七例:
27.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
本句问题在于,建立商朝时,就是“最早”时,一个瞬时性动作中不存在早晚之分。“最早”云云,是带有比较性的事后回溯,和前面的现在进行时混淆在了一起。
28.晋献公老年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
立幼子和杀太子,本来是两件发生在不同时间段里的截然不同的事,说成“想把……立为太子,把……杀了”,则拧成了一团麻线,把另一件需要作为前提来做的事——杀申生,变成了“想”要做的事,也将之变成“想”的宾语,这就把将来时和现在时混起来了:本意是杀了申生再计划立新太子,杀申生却被误写成了计划的一部分。
29.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
至于这一句,问题出在“约了各路诸侯开个大会”这句话多了一“个”字。“开个大会”是将来时意义上的一种意向,譬如说“学校准备开个大会表彰有关人员”。这和前面的现在时“约了”,在时间逻辑上产生了细微的冲突。
30.灭了秦朝以后,他不可能为广大农民着想。
本句中的“不可能”,是站在将来时角度作出的评价,和前面的现在时描述,不在一个时间层次上。
31.钱镠听了,表示一定要记住父亲的嘱咐。
这句同样多了个“要”字。本来,说“表示一定记住父亲的嘱咐”就可以了,不但简洁,而且是从儿子钱镠这边说的,是在表示承诺和宣誓。然而说成“一定要记住嘱咐”,意味上则反过来是从父亲的嘱咐这边说的,是要求儿子记住某事的祈使句,使全句出现误置了言说角度的混淆。
32.狄青每逢上阵,先换了一身打扮。
这句里的“每逢”和“先换了”,同样混淆了概括和特指。
33.想把英宗赎回来。结果,当然是毫无希望。
“结果,当然是毫无希望”,这样的造句还是头一回见到。“希望”与否,是在“结果”出现前的态度,改为“满怀希望却毫无结果”才显得熨帖。
句式杂糅也时而可见。像:
34.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
本句里杂糅了两套不同的句式。“在……方面”表程度和范围,“为……”表意图和目的。只能要么说“在保存古代文化方面”,要么说“为保存古代文化”。
35.这支歌谣传到明军那里,使杨嗣昌听了哭笑不得。
“使”字带出的是一种状态,同时接“听了”和“哭笑不得”这两种状态,是别扭的、严格说来成问题的,导致全句表述累赘。改为“这支歌谣传到明军那里,杨嗣昌听了哭笑不得”,或“这支歌谣传到明军那里,使杨嗣昌哭笑不得”,才清爽。
还存在上下文在语意逻辑上连不起来、失去严密照应的情况。
36.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37.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第一段说,五千年之前的远古历史没有文字记载,那时的神话传说是流传下来的。第二段则说商代开始有文字记载。那么,从距今五千年的那时到商代之间的这段历史,既无文字记载,后人是从何得知的呢?也是靠神话传说的流传吗?但上面分明把神话传说的流传限定在五千年之前那段时间内,于是就出现了一段解释上的空白。这种地方对于初涉中国历史的人可能会不太好懂,因为逻辑表达不周密。
这些语言上的问题,不独为《上下五千年》所有,留心一下即能发现,在不少成名作家笔下也常能见到类似的现象。用中文来准确表达和纯熟表达的不易,观此可见一斑。如今市面上也不乏谈语论文的新书,但讲宏观道理的多,微观剖析具体语言问题的似乎罕见,不禁令我想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些好书。比如,198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文学习讲座丛书》,由中华函授学校编成,其中有本《文章评讲》,收录了叶圣陶、吕叔湘、朱德熙、张志公和徐仲华等语言学、语文学界前辈精心评改的一批文章。把这本书和本文放一起对着看,相信列位看官不至于觉得,我这篇文章是在吹毛求疵吧?要知道,句子残缺弄不好还可能要命呢!想起一个段子说,某人练《葵花宝典》看到“欲练神功,挥刀自宫”,便忙不迭地自宫成了皇宫外的太监,哪晓得书背面还有一句:“若不自宫,也能成功!”
书屋202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