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探究

2024-07-22 00:00:00李艳蓉
科学导报 2024年4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作为小学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在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等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标准、新要求的影响下,基于对语文阅读与写作关系的研究,提出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深挖教材,优化设计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需要完善的课前教学设计。而作为课堂上“教”与“学”的重要依仗,教材自然也成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在开展实践教学前,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了解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内容,依据课文做好整体考量与安排,强化读写结合教学效果。

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古诗三首”时,基于本篇课文的人文主题“家国情怀”,以及本单元的习作主题“二十年后的家乡”,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先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作者期盼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的深刻情感,之后开展写作训练,鼓励学生融入对家乡美好的祝福和殷切的希望去描写心目中二十年后的家乡。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课文深层内涵的理解,培养其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二、丰富方法,齐头并进

不同的教学理念应适配不同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基于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教师可以采用如以读促写、边读边写、所学训练、续写训练之类的教学办法,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其语文思维,助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例如:在《将相和》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先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之后对其进行改编,如蔺相如虽表面接受廉颇的道歉但内心却甚为不满,续写之后的故事。

三、科学评价,全面发展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及目标的变化,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应摒弃以结果论成效的认识,加入过程评价,如学生在阅读时情感的投入、写作时是否有创新等,落实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等教改要求,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应采用新的教学设计,新的教学方法,科学评价,如此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才能助力学生学识、思维、能力、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