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024-07-22 00:00:00孟林静黄玲
科学导报 2024年45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并进一步指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这充分阐释了文化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文化成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核心驱动力。数字文化作为新质生产力,既能够推动文化自信自强,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汇聚强大精神力量,又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发展,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实现发展与共享的统一。

一、数字文化的技术加持满足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建共享”的内在要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从全局出发提出的对社会全民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3]。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由于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4],不能将“共同”与“同等”混为一谈,是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向前推进中需要贯彻公平正义的原则,要求精神文化成果全民共建共享,精神文化产品公平分配,使精神生活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从“扎实推进”到“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再到“基本实现”的渐进发展[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使精神文化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精神文化产品的共享式分配,破解精神生活的时空桎梏。一方面,数字技术为精神内容的生产传播提供了多形态媒介支持,通过“去中心化”的传播机制向全体用户分配共享,凸显了精神内容分配的平等性、公正性,为弥合精神生活差距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人民需要的精神生活内容基于信息媒介产生和传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实践阵地也跟随精神生活内容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转移到“线上”,衍生出透明的精神分配消费空间,这种消费普惠性、参与无限性的环境为精神生活平权赋予技术奠基。

二、数字文化的文化支柱契合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的内容导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中国化实践,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发展而来的思想理论。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思想、观念、意识、政治、法律、宗教等精神生产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且物质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也居于统治地位[6]。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生产需要以人民为核心,引导精神生活围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思想展开。其次,文化是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无数古代先贤的思想文化流派和文学珍宝,包含着多民族的文化艺术底蕴,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品质,这些中华文化精髓的历史厚度和价值深度汇聚成为精神生活的内容源泉。因而,精神生活需要文化的充实,即通过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的过程增强精神力量、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精神境界。再次,数字文化通过文化与技术融合生成的新手段、新模式,不仅能够通过文化的教育功能从内在赋能精神生活,又能不断激活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在充实精神生活层面予以现实助力。

  三、数字文化产业的经济引领力助推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富足充裕”的目标达成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反映为人民精神生活富足完善的正面样态,呈现为文明和谐的社会精神风貌。从唯物史观来看,物质生活富裕是精神生活富裕的前提,物质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精神文明进步。“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7]。由此,人的解放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上创造充足的精神财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现代化发展视域来看,数字文化产业在近年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上半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23588亿元,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为39.7%,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5.6%[8]。数据显示,数字文化产业为文化行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并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使社会财富总量积累扩大,夯实了物质财富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国家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6.

[3]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俞正声张高丽出席[N].人民日报,2015-10-31.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2.

[5]王金,孙迎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要义、现存问题与优化路径[J].理论探索,2023,No.259(01):12-1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8.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8]刘志强.上半年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增长7.3%[N].人民日报,2023-07-31(006).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