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机遇 培育壮大头部平台企业

2024-07-22 00:00:00曹阳
群众 2024年12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平台经济大有可为,头部企业不可或缺。头部平台企业是数字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引领者,在要素整合、流量锁定、税收沉淀、产业带动、就业促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大省,江苏紧抓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的机遇,深耕以工业互联网、网络货运为代表的生产性平台领域,涌现出徐工汉云、运满满等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头部企业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力量。下一步,要以精准的支持政策、良好的产业生态,进一步培育壮大头部平台企业,打造平台经济总部功能集聚的“强磁场”。

客观认识平台经济发展机遇与江苏基础

发展规模保持增长,平台企业贡献有所增加。2023年,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13091.1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156.2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8.6%,总量列全国第三位,平台经济带动能力逐步提升。联合调研组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571家平台企业销售收入5385.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30.6亿元,同比增长22.6%。从就业来看,上述571家平台企业2022年从业人数23.5万人,平均薪酬2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7.16%,高于全省企业平均增速和收入水平,为稳定就业、孵化创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方面贡献了积极力量。从创新投入来看,2021—2022年省内平台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2.9%左右,技术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同比增长3.2%。

产业互联网成新增长点,头部企业不断涌现。随着线上流量趋近上限、商业模式日渐成熟,行业增量红利逐渐消退,平台经济增长点逐渐由以消费互联网为代表的“上半场”向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下半场”过渡。江苏制造业基础扎实,具有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得天独厚优势。截至2023年,全省累计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29个、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类)项目32个,工业互联网增加值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部分制造业领军企业在企业自身发展壮大过程中孵化裂变出各自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中电十四所孵化国睿信维、中车浦镇孵化中车数字、南钢集团孵化金恒科技等。部分行业头部企业占行业内销售收入的比重较大,如中储智运、满运集团、东方物流销售收入合计占网络货运平台收入的七成左右,领行科技(T3)销售收入占出行服务业类平台收入的35%。

整体环境仍需优化,面临三大制约。从产业生态来看,本地植根性不强,头部企业能级不彰现象突出。江苏无一家企业入围《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2023)》前十和《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价值排行榜(2023)》前十五。从要素保障来看,数据要素、高端复合型人才、资金支持等供给缺口较大,支撑功能不强。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3)》,江苏数字经济发展要素指数仅列全国第6位,特别是在资金支持方面,存在融资成本增加、缺乏省内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等问题。从政策环境来看,创新政策供给和监管环境优势不足,引培亮点不显。调研发现江苏平台企业政策诉求主要体现在企业税收综合返还、研发费用认定、场景开放、监管部门服务等方面。平台企业在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上也任重道远。

培育壮大头部平台企业的关键路径

促进头部平台企业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引导总部经济发展结构和方向调整。一是充分梳理工业互联网、绿色化转型平台、生产性服务赋能平台、农业互联网、跨境电商等与江苏产业契合度较高的赛道头部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有的放矢制定头部平台企业认定标准及专项支持政策,进一步强化头部企业与本地经济关联依存度。二是加快实施“一市一重点、一行业一重点”产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计划,深化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赋能体系建设,同时立足于“抓早抓小”扶持一批需求潜力大、商业模式新的个性化初创企业,率先在无人经济、AI+、区块链+、5G+等方面培育若干细分市场龙头。三是结合各地实际打造平台经济总部集聚区,建设集总部运营、技术创新、场景应用、人才培育、区域招商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载体,引导头部平台企业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低成本、低门槛”的便捷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共享产能、技术、数据、人才、市场等资源。

推动头部平台企业深度嵌入创新链,增强平台技术创新体系效能。一是通过创新联合体、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的牵引,引导头部平台企业联合大院大所、生态链企业合作共建研发中心,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组织方式,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元宇宙等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开展研发创新。二是适当降低平台企业研发中心认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n9Yv0qMjyX6IN3CMHU3981iNixbsmVkDVhq+FfOVu1Q=研发中心可按规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优惠政策,并可根据平台上年度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给予适当奖励。三是收集发布场景研发应用清单,支持开展头部总部企业专场产业链供需对接、场景对接活动,积极推动能源电力、交通设施、市政工程、公共数据等场景优先向省内头部平台企业开放,通过场景开放牵引头部平台企业研发中心实现底层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和迭代创新。

探索全方位的要素支持模式,加大人才链、数据链、资金链对头部平台企业的保障力度。一是加大高端复合型人才引培力度。建立平台企业高端人才“发榜应征”机制,多渠道推进头部平台企业和复合型高端人才精准对接。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可制定相应的紧缺人才目录和补贴标准,实施专项补贴。按照高端人才发展需求,探索国内一流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行业头部平台企业相关岗位混搭形成的职位组合。二是进一步释放平台经济数据价值。深入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平台企业实现从技术驱动向“技术+数据”双轮驱动转变。探索建立数据产品定价模型和价格形成机制,构建数据交易价格评估指标体系。三是推进金融互助协作。建立“重点支持平台企业白名单”,对名单内企业用于数字化平台建设、智能化设备采购、数字化改造等重点项目贷款优先支持。发起设立平台经济产业投资母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便捷高效规范的服务体系。一是完善能级提升激励机制。对符合总部类型的平台企业,或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但实际履行总部职能,实行统一核算、作为纳税主体、对本地经济增长贡献大的分公司(机构),可“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给予政策支持。二是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支持民营平台企业参与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鼓励招标人减免民营企业投标担保,可探索对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人采取国有和民营分类的方式进行入围淘汰;推动省内超算中心、研发平台、通信设施、数据中心等高端资源向民营平台企业公平开放。三是探索实施柔性监管。强化头部、高成长性互联网平台的跟踪服务机制,探索采用沙盒监管、信用监管、触发式监管等方式让企业轻装上阵,在合法合规经营前提下实现日日都是“企业宁静日”。四是加强平台经济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建议对头部平台企业就业人员在培训、社保、创业类补贴等政策享受上,适当放宽条件,对提供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岗位的各类平台企业,探索在税费优惠等政策认定条件上以实际吸纳和带动就业效果来衡量。

(作者系江苏省发改委服务业处处长。本文系江苏省发改委服务业处、江苏省社科院、南京财经大学联合调研成果。调研组成员:于诚、邱腾飞、毕朝国、皋海平) 责任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