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哉徐州,且以诗意致远方

2024-07-19 00:00:00张建
风流一代·青春 2024年7期
关键词:外地徐州文旅

文庙街区位于徐州市中心彭城广场北侧,晚上六七点钟,小哥哥小姐姐们陆续向此处汇集。在这里,时尚潮玩、美食娱乐等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应有尽有。我们找了一家音乐烤串店“撸串”,吃饱喝足,走出门就发现街区已是人潮涌动,一处拍照“打卡点”甚至有点拥挤。

相信不少人认识徐州的第一步是“吃”,在年轻人熟知的社交媒体上,丰储街的各种美食俨然成了代言徐州的“顶流”,好吃还不贵。大饱口福之后,各路“吃货”打开镜头,开始拍摄“吃”以外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徐州被更多人认识、熟悉。今年“五一”假期,徐州迎来如潮的客流,热闹的阵势惹得网友纷纷调侃“一亿人正在攻打徐州”。

程姗姗和小伙伴们推介徐州的切入点也是美食文化,从吃入手,“宝藏徐州”在他们手里慢慢展开了一幅精美的画卷——楚汉雄风、名人轶事,历史遗存、城市变迁,“网红”景点、小街小巷,春天的花、夏天的荷、秋日的暖阳、冬日的雪,山水灵动,草木有情。

有的放矢,聚焦一城一幕

程姗姗是徐州广电传媒集团文艺影视中心文旅部副主任,是土生土长的徐州人。这些年,徐州的变化日新月异,她明显感受到了古城的活力和魅力。但她发现,外界对徐州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宣传条线工作,推介徐州成了她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稍显笨拙,程姗姗和小伙伴们决定以“文旅+新媒体”试水,通过年轻人的视角、精致化的表达,挖掘徐州的风土人情。

2022年3月,程姗姗和团队打造的“快哉徐州快哉快哉”微信公众号上线,图文和视频并行,微信推文包罗万象且保持日更,视频则围绕“山水风光”“建筑人文”“历史故事”“吃喝玩乐”四个主题进行拍摄。通过发布原创、达人共创、创建话题等形式分享畅游徐州的攻略。

一开始,程姗姗和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想点子、出选题,支撑公众号的内容发布。她不满足于蜻蜓点水式的宣传,在她眼里,一个景点、一条街巷、一种美食,背后可能都有打动人心的故事。她和团队决定每一个创意或选题都要写深、写透,并延伸成一个系列。

比如“老街巷”系列,徐州有很多具有文化底蕴的老街老巷,不为外地人所知,像王陵路、青年路、彭城路等,它们曾在某个时段烟火鼎盛,演绎过独属的历史和故事。把镜头对准老街巷时,程姗姗和小伙伴们要让它们“年轻化”,让外地游客产生来此“打卡”的期待。

“百年名校”系列,解读扎根徐州、育才育人的名校故事。这个系列拒绝生硬的广告式宣传,而是请来活跃在不同行业、领域的校友,通过校友的成长故事,以“第一人称”讲述和母校的情感。

大概在去年年中,“特种兵式旅游”爆火。程姗姗抓住机会,针对本地和外地大学生,策划推出“青春同行·花漾徐州”城市打卡季活动。活动分为“彭城春色·杏花十里”“两汉寻根·彭园赏樱”“宝藏徐州·好吃好玩”“彭城七里·不止所见”四个系列,贯穿全年,一边欣赏徐州的“花花世界”,一边品尝徐州的特色美食,每个系列、每个季节都有新花样。

“新徐州人‘吃’徐州”系列是最近推出的创意。

程姗姗说,从去年3月底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徐州的流量“逐渐起来了”,各地的游客呼朋引伴奔赴徐州,走进大街小巷的店铺品尝特色美食。吃完喝完,部分外地游客包括一些知名UP主被当地美味折服,暂时不走了。她和小伙伴们联系上这些“吃货”,通过他们的镜头,展示徐州的发展变化,一起为徐州引流。

寻寻觅觅,扮靓“人间烟火”

看了公众号的推文,读者很难不羡慕小编们的惬意生活,每天吃喝玩乐、“打卡”拍照。“经常有人跟我说,你们这个团队很幸福啊。”听到这样的“赞美”,程姗姗都要为小伙伴们辩解一番。

她说,运营公众号的团队共有14人,都是年轻人,有美编、摄像、编导,每条推文、视频都离不开他们的辛苦付出。

比如“彭城七里·不止所见”系列,徐州城区南北历史文脉主轴大约长3.5公里,这条主轴两侧遍布历史遗存,如文庙、徐海道署、城下城博物馆、回龙窝、户部山、土山汉墓等。在主轴的南端、云龙山北侧还有乾隆行宫,拍摄乾隆行宫时,主持人(一般也是编导)要先搜集乾隆行宫的相关资料,并请专家把关,要和管理部门对接,要出镜主持、解说;摄像负责拍摄照片和视频素材。之后,主持人(编导)回来写稿、剪辑视频。遇到有难度的稿件,一篇可能要写两三天。

出镜的主持人各有任务,文静的小姐姐,是文化类选题“彭城风物”系列的气质担当;美美的小姐姐,要和徐州的“花花世界”一起“写”出徐州的“美丽日记”;精神小伙主要负责“吃”。

不管是景点、街巷还是美食,文字、图片和视频配合在一起,才能把背后的故事讲得更透彻。

看似风轻云淡的推文,其实都需要小编们发动“脚力”,深入徐州的细部逐一探索。程姗姗说:“小伙伴们每天都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素材,编导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可能会绕路去找线索,周末我们的小编基本都不休息。”

“小烟火,大徐州。”推出“美食‘街’力棒”系列时,程姗姗和小伙伴们除了挖掘富国街、中枢街、丰储街等知名街巷的美食之外,还要去一些不那么有名气的小巷子里转悠转悠。“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可能只对自己家附近的区域比较熟悉,其他地方都要重新了解。”她说,为了扩大素材库,小编们只能去逛每一条巷子,既熟悉巷子的发展变迁,也跟制作美食的老板聊家常,采访老板的创业、生活故事,丰富推文内容。

整天穿街过巷,程姗姗和小伙伴们收到了一份“意外惊喜”,她说:“经常有外地朋友给我或者团队成员打电话、发私信,问公众号上写的那个美食在哪里,能不能带他们去吃。时间长了,我们都成了‘地接导游’。”

探幽索微,徜徉一城山色

程姗姗还尝试和UP主们合作,邀请有一定知名度的“网红”来徐品尝美食,借助“网红”的粉丝和流量,进一步扩大徐州的知名度。“云龙区文旅部门曾推出‘一桌吃尽云龙味’活动,动员云龙区特色美食店铺每家出一个特色菜,这些特色菜平时都得排长队等待,有时还吃不到,我们请UP主一起品尝。”她说,不止是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铜山区,甚至徐州下辖的县(市)都可照此办理。

不可否认,徐州“火”了。遇到重要的时间节点,当地政府会针对文旅市场推出相应的政策,满足各地游客的需求。程姗姗和小伙伴们也会收集外地游客的反馈,比如是第几次来徐州、今年的徐州和去年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五一”假期和之前的春节假期相比有哪些变化等。“我们是媒体,是桥梁,要把从游客那里获得的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供他们参考,以便对后续的工作进行改进或优化。”她说。

只用两年多一点,“快哉徐州快哉快哉”微信公众号就积累了30多万粉丝,成了徐州文旅行业的标杆。微信公众号运营以来,先后举办过“跨年·又见烟火气2022—2023跨年大直播”等多场大型活动。其中,“2023年中国健身名山云龙山登山赛”以赛为媒,做起文、旅、体融合文章,一天之内两上央视,在国家级平台上诠释了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的魅力。

徐州有厚重的两汉文化,有活泼的青春身影,它就像一个多面体,每一个面都精彩纷呈,外地游客从“吃”开始与徐州结缘,之后,徐州的多姿多彩会让他们觉得“来对了地方”。一个实例足可佐证,程姗姗说:“身边的不少朋友都说,徐州人已经被外地游客反向‘安利’了,他们找到了当地人都没去过的美食店铺,发现了很多隐秘的景点。”

猜你喜欢
外地徐州文旅
疫散待春回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42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 05:54:28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趣味(数学)(2021年3期)2021-07-16 06:45:30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0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9:18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文旅照明的兴起
你适合到外地发展事业吗?
家庭百事通(2017年6期)2017-06-12 10:48:01
北京郊区外埠车猛增本地人高价买外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