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胡鹏程加入“苏北计划”(现为“乡村振兴计划”),以志愿者的身份服务基层。两年服务期满,本有多种选择的他决定继续留在徐州,以青春之“我”,与徐州一起拔节生长。
去基层,服务留守儿童
胡鹏程是扬州人,大学就读于南京晓庄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前夕,他被选中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其他高校参赛队员一起来到陕西梁家河,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学习过程中,队员们萌生一个想法:给总书记写一封信,汇报在梁家河的所思所得。令人激动的是,他们很快就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勉励学子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总书记的回信让胡鹏程心潮澎湃。之前,他已经通过“苏北计划”面试,总书记的回信坚定了他去基层的决心。
得知胡鹏程加入“苏北计划”,家人其实是不太支持的,他们考虑的是就业问题。“当时我妈觉得徐州太远了,认为我留在扬州或者附近的城市比较好。”经过他一番动员,家人转变了看法。
还有一个原因,让胡鹏程有底气去基层。从大一开始,他就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在扬州开办培训班,手上有一定的积蓄。
2017年7月,胡鹏程来到团徐州泉山区委报到,成为泉山区“苏北计划”项目办负责人、团支部书记。在项目办,他组织了面向留守儿童的项目。泉山区涉农社区有很多留守儿童,为了解他们的生活,他顶着烈日,一个月内走访了14个街道的57个社区,发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现象——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渴望融入城市。于是,他利用专业所长,组建团队实施“富脑袋”公益项目,为留守儿童设计机器人、科学实验、“融”阅读等特色系列课程,让他们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多彩的童年。
一年很快过去,胡鹏程打算离开徐州。但他发现,如果他离开岗位,团区委只有主要负责人一个人了,具体的工作无法继续推进。“说实话,当时情况特殊,团区委人很少,我跟团区委的领导关系非常好,领导从没拿我当外地人,平时各方面都很照顾我,我一走了之,有点不忍心。”他决定续签一年,继续留在团委服务基层。
在续签的那一年里,泉山区青年商会成立了。领导安排胡鹏程到商会工作,负责商会的管理运营,让他接受锻炼。他觉得,自己本来就有创业的想法,跟青年企业家打交道,说不定就能发现商机,为之后的发展积累经验。
去服务,履行社会责任
胡鹏程是家中独子,两年服务期满,父母希望他能回扬州。那时,他有很多选择,可以报考苏南的定向招聘岗位的公务员,有南京、无锡国企给他发来邀请信,还可以回扬州创业。但是,当志愿者时接触到的那些困境儿童让他牵肠挂肚。思量再三,他再次选择留在徐州。
他没创办公司,而是走了另外一条“创业”的道路。
服务基层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服务经验,2020年,他创办了泉山区第一家团属专业的青年社会服务机构——泉山区行知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开始运营一些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服务项目。
怎样才能规范化运营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胡鹏程“摸着石头过河”,跟当地的前辈学习,也到外地取经。
在之后的时间里,胡鹏程带领团队实施的“胖胖熊·青少年阅读能力提升计划”走进社区、中小学、园区60多次,为青少年、儿童提供阅读及阅读周边服务,提高服务青少年、儿童的专业度、精准度,对症下药解决青少年、儿童和家长面临的困难,打造徐州首家阅读主题“青年之家”,同时还开发了“科创益行——科学能力提升计划”“律动青心——未成年权益保护项目”等。
两三年过去了,胡鹏程觉得,服务对象不能仅限于青少年和儿童,大学生、社区老人也应纳入服务范围。2023年,他创办了徐州市启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业化开展老人关爱、社区治理、困难群体帮扶等服务,运营8家街道级慈善社工站,同时引导青年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探索志愿服务项目化、产品化、市场化的新方式。
此外,启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还为大学生实习铺路搭桥。胡鹏程说:“我们有一个试运营的项目,是跟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等合作。我在青年商会任职,有一些企业资源,如果企业有实习岗位,我们就跟学校对接,由学校选定学生去企业锻炼。‘启行’对学生进行岗前及通识技能培训,将他们的实习时间前置,让在校大学生提前感知就业环境、提升就业能力、提高社会竞争力。”
在泉山区青年商会担任党支部书记、秘书长的胡鹏程同时得抓好商会的工作。针对商会里的青年企业家,他同样会为他们链接资源,一方面是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另一方面是帮不同的企业牵线搭桥。泉山区青年商会每个月至少开展两场活动,如“青领计划”“青商论坛”“行走的青商”等。青年企业家发现新的商机,打算进军某个领域或是找投资,商会帮他们辅导、撰写商业计划书。为此,泉山区青年商会联合团区委成立了“泉青投资人俱乐部”,由10位专业投资人和5位财务、企划、商管等专家组成,为青年企业家提供专业服务。
去扎根,影响青年朋友
时光倏忽而过,算起来,胡鹏程已经扎根徐州7年了,肩上扛起了沉甸甸的担子。
作为泉山区人大代表,他将市民需要解决或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形成建议,在人代会期间为市民发声;运营社会组织,他的建议自然也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划、引导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等话题。
作为“江苏省青年讲师团”成员,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是胡鹏程宣讲时的重中之重。
“我们不需要讲多么高深的理论,就拿身边常见的事情举例子就行。就拿买东西付账这件事来说,20年前我们怎么付账,10年前又是怎么付账,现在有哪些支付方式?”他说,这样一对比,国家的发展变化显而易见,“我们经常听到、看到‘百年未有之变局’这句话,不仅是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身边各种细微的变化也是啊。”
在学校里宣讲时,他经常以自己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我跟学生们讲当初我为什么会成为‘苏北计划’志愿者,为什么选择徐州,我到徐州后是怎么成长的,对徐州的发展变化有哪些感受和经历。”
思想引领要纠正学生群体中有失偏颇的观念和想法。面对大二、大三学生,胡鹏程让他们准备一支笔、一张纸,问三个问题:有没有哪一门或哪几门专业课能让自己学得一技之长,毕业后以此谋生?在校期间,自己是否获得地市级以上的奖励或荣誉?在校期间,自己是否参与过公益活动、运营过公益项目、服务过大型赛事?
他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答案都是“无”。“这几个问题抛出来,他们明显受到触动。”接着,他会列举同为大学生的优秀典型,让学生们看看人家在大学里做什么,这样再讲课,效果就好得多。
作为徐州市青联委员,胡鹏程的工作清单里又加入了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任务,他要和青年一起,共同将徐州打造成别具魅力的“青春之城”。
“我觉得,徐州的整体环境让人感觉挺舒服的,毕竟城区里有山有湖的城市很少。”
加入“苏北计划”之前,胡鹏程从未去过徐州,在他的认知里,徐州以前有煤矿,污染严重,城区可能还存在脏乱差的现象。
但是,当他第一次来到徐州,走出高铁站时,天空很蓝。他打车来到团区委驻地大门外时,扫了一眼窨井盖,发现窨井盖下面有个网兜,不知道是何用途。后来,他找人打听,那是为了防止窨井盖损坏导致行人夜间跌落,起到二次保护的作用。
“当一个城市开始注意细节的时候,就是向下扎根、准备拔节生长、即将发生变化的前奏。”胡鹏程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