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1989年11月出生,岩石(徐州)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数效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协同中心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人才,“徐州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作为省、市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企业带头人,他带领团队致力于“北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依托高新技术自产自研装备,开展海内外地球物理空间信息技术服务工作。近年来,其公司参与了“一带一路”巴基斯坦水域治理、陆军数字战场、港珠澳大桥水文采集、川藏高铁等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累计申请获得国家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应时创业
“岩石空间”这个名字常常被人误以为是一家装修公司,但实际上是一家高新技术公司。公司成立于2020年,虽然起步即遭遇疫情,但后续发展却很顺利。公司创始人李宁说:“创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基于国家领先的技术,而不仅仅依靠个人的强大。”
李宁创业的背景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3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有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号覆盖中国疆域,2号覆盖亚太地区,3号则是全球覆盖。卫星导航系统起源于美国的GPS技术,但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在全球是领先的。
北斗3号覆盖全球后,有着庞大的市场,催生出各式各样新应用、新业态和新模式。发现市场的同时,李宁也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行业痛点。
其一,卫星定位中,核心的厘米级定位方向市场需求大,可实现厘米级单点定位的地基增强系统必须有通信信号,海洋无人区无法实现厘米级定位。
其二,国际市场中,99%的国家厘米级地理信息无人装备技术不足,西方的工业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欧美国家响应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精度不足,信号不稳。在这方面,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不仅在常规产品如服装、帽子等方面表现出色,在高端产品制造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其三,国内北斗地理信息产业链覆盖不全,做硬件的多,做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少,厘米级定位精度存在着巨大的服务空缺。做北斗系统的团队不懂地理信息无人装备,做地理信息无人装备的不懂北斗系统。随着交通、电力、国土等领域的发展,对数据管理提出实时、高精度的需求,“北斗+地理信息”将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带来创新的驱动力。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李宁则在专业上恰好弥合了这两者。
李宁顺势创立了岩石空间信息技术公司,组建技术团队,专注于地理信息等方向的技术。
定制化服务
“创业就要解决客户的需求,而不是像艺术家一样,创造一个天马行空的东西。”李宁对公司定位清晰,就是一家技术应用型企业,目标就是解决问题,不需要在所有领域都达到研发的深度,不追求达到极致,但需要将技术和应用融合在一起,满足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
对于员工,他要求人人都是工程师,所有人员都能战斗,客户有需求时,背起电脑包就能出发。
公司从成立之初的5人到现在的37人,包括拥有博士学历的科研人员和科技副总,还有十几名研究生。如今,三分之一的员工是00后。经过数年发展,公司营业收入突破千万元。
谈起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的项目,李宁如数家珍。
巴基斯坦是一个内陆国家,其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与沿海地区不同。在山区,降雨会在山峰上聚集,然后顺着山坡流下,形成山洪。这种水流往往来势迅猛,虽然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但带来的灾害极大。洪水过后,地形可能会恢复原状,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地理信息,比如雷达探测和高精度定位,就很难准确了解地形。没有足够的地理信息,救援救灾人员就无法准确知道水流的路径,从而制定出最佳排水方案。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治理洪水的关键在于合理引流,而不是简单地堵塞。通过智慧地引导水流,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避免灾害。
为港珠澳大桥进行水文采集工作时,涡轮船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船只能够进行水下地形扫描,从而清晰地了解地形情况,这比以往只能依靠估计或单点测量的方法要精确得多。
此外,还有各种机器人技术被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这些机器人可以在特定领域执行任务,如地形测绘或监测。
飞机在地理信息领域也有多种用途,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航拍和行业级应用。航拍飞机主要用于拍摄照片,可以用于夜景拍摄或日常摄影。而行业级飞机则具有更专业的功能,例如在军事训练中可以作为导弹的指引设备,或者用于基础测绘和其他专业领域的应用。
“我们公司不仅是通过高新技术战略来占领市场,同时还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在产品外观或功能上进行个性化定制。”李宁自豪地说。
此外,他的技术团队还关注数字战场的概念,比如为国土安全部队提供技术支持。在地铁等公共交通领域,也能提供便利的解决方案,比如节能方案等。
李宁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产业平台,包括英国和阿联酋的阿布扎比等地都设有办事处。中东地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李宁也抓住了这个机会。
带着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创业并不仅仅取决于年龄,更重要的是心智成熟度和个人阅历。如果一个人在很多事情上缺乏良好的判断力,对周围环境缺乏真实了解,盲目创业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
过去经常有人问李宁关于创业的问题。李宁发现他们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时,会提醒他们,创业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创业过程中,你需要组建团队,就像行军布阵一样,每个人都要各司其职。团队中需要有领导者和先锋,这些都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不是通过不断碰壁和失败来验证的,而是有明确的方向和策略。
上小学时,李宁从课文中了解到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的故事,也想在课桌上刻一个,但他发现课桌上已有了好几个“早”字,都是往届同学使用课桌后留下来的。他想:我要如何做得与他们不一样?
这样想得多了,慢慢养成了李宁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他喜欢阅读名人传记、传统典籍,从中吸收智慧。很多人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他觉得,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对祖先、对先贤先辈的尊重和敬仰,这种信仰深植于我们的文化和血脉之中。自己虽然生活在现代社会,从事的是高新技术行业,但通过回顾历史和文化,往往能找到当下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有一段时间,网上流行说,听了许巍的歌想要辞职,想要出发。李宁也听了很多许巍的歌,也喜欢“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这样的歌词,但他没有辞职,只是出发了。他出发的方式就是去跑步,去跑马拉松。当他跑过长城金山岭马拉松、内蒙古鄂尔多斯的草原星空马拉松、腾格里沙漠马拉松,他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热血的流淌。他时常一边跑着马拉松,一边接着业务电话,感到非常充实。
李宁欣赏革命前辈们报效祖国的行为,同时问自己: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报效祖国?思来想去,他觉得,有时候,只需专注于工作,在自己的领域做得更好,服务好国家的发展,带着中国方案走向世界,将中国技术展示在国际舞台上,这就是报效祖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