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够强大,就听听悟空这几句话

2024-07-19 00:00:00素衣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4年7期

豆瓣曾经发过这样一个投票:国产剧男主人设天花板是谁?结果,在众多网友的投票结果中,高居榜首的竟然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孙悟空拿到的人生剧本几乎可以说是“美强惨”的plus版本。

他为了拜师学艺跋山涉水很多年,因为大闹天宫被五指山压了五百年,在取经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但这些人生经历并没有改变孙悟空的天性,他始终是那个阳光开朗的美少年。

如果你内心不够强大,不妨认真听听孙悟空的这四句话,也许会感觉豁然开朗。

求仙问卜,不如自己做主;

念佛诵经,不如本事在身

孙悟空原本在花果山每天和猴群嬉戏玩耍,无忧无虑。有一天,因为亲眼目睹一位老猴子年老体衰,气绝身亡,孙悟空第一次了解到普通猴子寿命有限,难逃一死。但他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撑着木筏漂洋过海,历经千辛万苦找到菩提老祖,求菩提老祖收他为徒。

孙悟空拜师7年后,菩提老祖问他想要学哪些本事。他说想学可用于应战的真本事:“求仙问卜,不如自己做主。念佛诵经,不如本事在身。”菩提老祖看悟空颇有悟性,又一片诚心,先后教会他七十二变、筋斗云等法术。

学到真本事之后,孙悟空从普通猴子变为可以与天兵天将抗衡的“齐天大圣”。

最初在花果山逍遥自在的孙悟空,像极了每个无忧无虑的少年。

等有朝一日,少年突然经历了人生的变故,才如梦初醒:一个人只有学到足以傍身的真本领,才可以摆脱身不由己的困境,掌握自己的命运。

每天吃喝玩乐的日子固然潇洒,但是每天学习本领的日子令人倍感充实。哪怕学海无涯,我们也能够以勤为舟,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在学习与历练中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才可以在未来的某一天,肩负起更大的重任。

山高自有客行路,

水深自有渡船人

你想要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就要用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去交换。

就算战斗力强悍爆表如孙悟空,想要修成正果,也需要一步步走完十万八千里。

取经途中,唐僧师徒四人遇到一处山崖。

唐僧满面愁容,担心师徒四人无法通过。悟空宽慰师父: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师父豁然颔首:“山高路远都不是难题,真正的难题在于——这山你想不想爬,这河你想不想渡。”

像珠穆朗玛那样的高峰,普通人经过专业训练,一样有希望登顶。像长江那样的河流,普通人做好充足准备,一样可以渡过。很多事情看起来艰难,但只要你找对方法坚持去做,很多困难都会在做的过程中迎刃而解。

怕就怕,你还没出发,就已经畏难放弃,还没到达,就已经心生退意。在我们很年轻的时候,很难判断哪条路才是到达终点的最佳路线。事实上,只有在你选择的路上持续走下去,未来的风景才会向你徐徐展开。

在这个世界里,通往山顶的路上也许有缆车,但是通往成功的路途没有捷径。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完美路线,所有人都是一边摸索,一边向前。

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

非人力所能为也

唐僧四人好不容易从西天取到真经,随后师徒四人坐在老龟背上一起渡河。渡河的过程中,老龟听说唐僧忘记了当初的承诺,没有帮自己向佛祖打听年寿的事情,一时发怒,将师徒四人全部掀翻在河里。师徒四人手忙脚乱地爬上岸,发现经书全湿了,而在晾晒经书的过程中,有些经书被粘在了石头上,导致残缺不全。唐僧痛心疾首,几乎要落泪。这时悟空赶忙劝慰:“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也。”

在唐僧眼里,部分经书残缺损坏,自己必然难以参悟佛法。但在悟空看来,佛法并不只存在于经书本身,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中皆有佛法。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师临终前派两位徒弟去寻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大徒弟没有找到最完美的树叶,就带回来一片还算完整的树叶。小徒弟在树林里走了很远,一直没找到最完美的树叶,最后空手而归。最终,大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当一个人过分追求完美,反而会常常失望,因为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如果一个人懂得与不完美握手言和,生活就会对他拈花微笑。世间万事万物都难周全,正如天上明月也有阴晴圆缺。与其在变幻莫测的命运前呼天抢地,不如放下对完满的执念,把握好当下的幸福。请记得:生命中既会有从天而降的意外,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惊喜。

多年后重看《西游记》才发现:原来即使强大如孙悟空,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难时刻。一次是他在取经路上推倒人参果树,回到自己最初学艺的道观去找菩提老祖求助,却发现对方早已不在原地,那一刻悟空心痛难忍,潸然泪下。另一次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误解他,冤枉他,还下狠心一定要赶走他,孙悟空在四面八方幻化出八个悟空,对着师父磕头,随后含泪拜别。

我们的人生,也像是一场西天取经之旅,要面对许多艰难时刻。但在生活的反复拷打下,我们还是戴上了金箍圈,为了一家老小负重前行。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就像孙悟空,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所有惊喜,也从容面对命运扔下的所有刁难。

(继晶摘自“帆书樊登讲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