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培养出全面素质型人才,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还能促使他们形成优秀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鉴于该项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教师需要投入心血,运用智慧,以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
一、学生道德情操的内涵及其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表现
道德情操是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道德认知是指学生对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的理解和认识,这是学生形成道德情操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道德规范,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道德情感是指学生对道德事物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反应,它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推动他们积极行动。道德意志是指学生在面对道德选择时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抵制错误诱惑的决心和毅力,它是道德情操的核心,体现了学生的道德定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道德行为是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遵循道德规范做出的道德选择和行为表现,它是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是评价学生道德情操高低的重要依据。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体现。首先,作文题材的选择能够体现学生的道德情操。当面对“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主题时,学生往往会选择这些具有正面价值观的题材进行创作。其次,作文内容的表达也可以体现学生的道德情操。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所选题材进行深入思考,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会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作文内容中。在写关于“诚实守信”的作文时,学生可能会详细描述自己因为诚实而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的经历,从而强调诚实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作文题目,如环保、公益、公平正义等。这些题目不仅引导帮助学生关注社会现象,还能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环保的作文题目: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地球?让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了解环保问题的严重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公益的作文题目: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回顾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思考公益活动的意义,以及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和责任。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于环保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和全球三个层面去思考,让他们了解环保不仅是社会和全球的责任,也是个人的责任。对于公益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受益者、捐赠者和组织者三个角度去思考,让他们理解公益活动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在批判性思维中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阅读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来实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作品供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是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歌,也可以是讲述英雄事迹的故事。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选择《沁园春·雪》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和人民的英勇斗志。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明白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和行动。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讲述英雄事迹的故事,如《焦裕禄》等,在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英雄们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崇高品质,从而激发爱国情怀。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反映社会现实和社会热点的作品供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是描绘贫困儿童生活的短篇小说,也可以是讲述科技问题的科普文章。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到社会的多样性,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选择《草房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短篇小说,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生活困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并引导其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一现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讲述科技问题的科普文章,在阅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体验和实践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实践场景中对学生道德情操的熏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体验和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在写作中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其中的道德教育理念,并安排学生写观后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道德观念。如播放一则“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观看孔融让梨的故事场景充分感受谦恭礼让、尊长爱幼、孝亲敬老、懂得尊重等儒家思想,以便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情操的重要性。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社区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并在实践活动后布置主题作业。在活动中,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产生同情心和爱心,从而在写作中更加深刻地表达自己对道德情操的看法。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使他们在作文中表达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感。
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道德现象,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如让学生讨论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如乱丢垃圾、随意涂写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途径
(一)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情操是人的精神品质,是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的总和,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主题征文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首先,主题征文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关于诚信的故事,或者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做到诚信的文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诚信的重要性,还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诚信品质。
其次,开展主题征文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如设定主题“善良的力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善良,以及善良的力量能够给周围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例出发,思考善良的表现。这样的思考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情操,增强道德意识。
再次,主题征文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公平正义”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平正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公平正义。这样,学生便能够通过写作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实践道德规范。
最后,主题征文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团队合作”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贡献,或者描述一次成功的团队合作经历。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来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开展主题征文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课堂教学,进行道德情操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进行道德情操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一种有效途径。道德情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秉持的准则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自己对道德问题的理解,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诚实守信品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强调学生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写作中不要夸大事实,要有真情实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生活中接触到的真实反映道德情操的经历,并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搜集材料,确保作文内容真实可信。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真实实践作为主题,设计一些关于学生帮助别人、传递友善的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这类主题写作任务促使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写下他们对别人的友善行为,谈一谈对自身行为的看法。教师还应设计一些关于社会重点事件看法的主题作文,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对他人苦难和困境的关心,探讨自身在实践中对他人提供帮助的感受。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设计有关责任和道德主题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写一些关于承担责任的作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体验不同角色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将这些经历融入作文中,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奉献精神。
(三)结合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开展德育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操的实践途径主要包括结合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开展德育。
首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真、善、美的作文,思考真、善、美的标准和价值,并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生善恶美丑的道德观。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如选取一些关于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课文,让学生在阅读这些课文的过程中感受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再次,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如“诚实”“善良”“勇敢”等,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词语所传达的道德品质。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道德教育活动,如道德讲座、道德故事会、道德实践活动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道德理念或价值观的道德讲座,让学生了解道德理念或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感受道德对于社会的意义。
结合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开展德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关键期,语文作文教学作为重要的学科,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表达思想,能够有效地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融入作文教学,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同时,教师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真谛,进一步提高其道德情操。因此,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