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人来说,小学阶段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品德,还可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遵循教改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科学改变教学策略,以此确保教学成效,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从学生出发,实现有效学习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社会性发展的实现都与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现有经验,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例如:在教学第三单元《我爱我家》时,从“我来介绍我的家人”入手,先让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自己的家人,在课堂上通过向小伙伴、老师介绍自己的家人,增进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对家的自豪感和对家人的情感,体味一家人的幸福。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入手,让学生切实感受家庭、校园及社区的温暖,由此形成良好的品德,为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学生出发,关注学习收获
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教师应关注学生当下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例如:在《上学的一天》的教学时,教师可结合课本中“小剧场”的情景,让学生模仿实际生活情境,表演过马路。表演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日常过马路的感受,分享自己的经验。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法治墙”认知常见交通标志,使学生学会分辨安全与危险,从而踏上更加安全的上学路。课程教学应当有效结合知、情、意、行,引导学生自主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说,累积知识是极为必要的。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学生才能不断累积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近年来,小学教学也采取“留白”的教学方式。此方式取得的教育成效极为显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非不断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留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此种方式突破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局限,是未来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从学生出发,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中不断强调的内容。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提升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应只注重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只有切实参与课堂学习,才能够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积累更多知识,还可学会知识的应用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铺路。教师不可再延续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而是应紧密围绕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与学生成为朋友,在课堂中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这样就可摆脱师生关系的约束,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由此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中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各种轻松愉悦的学习小游戏,通过游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果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应引起重视,寻找学生兴趣点低的原因,并想方设法调节课堂气氛,带领学生积极加入课堂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成效。新时期下,教师应当更重视道德及法治课程。该学科的教师也应结合课改要求不断转变自身思维,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寻找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根据现有教学环境及教学方式,教师应寻找有效的策略进行优化,在不断实施教改的基础上,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四、从学生出发,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思考
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时刻保持高度的专业敏感性,直面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惑,寻根探究,始终置身在一个充满专业自觉的氛围中。同时,教师要寻找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突出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教师要经常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打破思维定势,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在工作中,教师会遇到许多事情,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也会影响甚至改变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这些小事往往比理论、说教更能给道德与法治教师带来触动。例如:九月份的一个星期二,我得知厕所的一个马桶里倒满了垃圾,转天学校的黑板报又被人破坏,在上面印了很多手印。看到这些,我当时火冒三丈,平时天天说,天天检查,仍有人违反纪律,真想把这个学生找出来狠批一顿。但是换种角度来想,这说明单纯的理论说教并没有被学生接受。星期四早上,我利用大课间搞了一次大讨论活动。作为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我先在广播中讲话。我说:“同学们,如果我们身边一直有这样的坏习惯、坏行为迟迟不去改正,那么我们就难以成为受欢迎的人。对于我们来说,改掉这样的坏习惯甚至比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更重要,因为它将伴随我们的一生。”接下来,全校各班组织大讨论。六年(1)班的学生小刚说:“如果把那个地方弄脏了,就应该负责把那里打扫干净!”四年(2)班的学生小梦说:“我觉得他是想破坏我们的校园,不应该这样做。”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这一事件的讨论中,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这件事虽然小,可它对于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灵却是天大的事情。下课了,我路过大屏幕,看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画面:学生们手里拿着抹布,提着水桶,正在细心地擦拭屏幕上的污迹。一问,他们中有高年级的学生,也有低年级的学生,都是自发来清洁的。其实,我心中的怒火早已平息,早就原谅了乱倒垃圾、到处乱画的学生。我相信虽然他们的行为给校园带来了不协调的因素,但那只是因为偶尔的偷懒和调皮。我相信,经过这次事件,学生们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从这件小事中,我也体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注意小事、实事的教育,不能光靠单纯的说教,要把工作做实、做细,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时期下,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及目的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若要有效应对,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对各类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要素进行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规划,从而提升教学成效,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并进行科学分析。这样,才能确保知识传授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为国家栋梁。
(吴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