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名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这句口号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而“优点教育”能够让这句口号落地。在考试指挥棒下的学科教学中,学校的关注点往往是全学科成绩的整体提高,教师的关注点往往是学科中所有知识点的讲授,而学生的关注点被引导到所有学科所有知识点的掌握上。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特点与掌握程度,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在个性特点方面的需要,知识与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的需要结合不紧密,因此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物理学科的学习尤其面对这种困境,被普遍认为是最难的学科,现行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厌学情绪。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传统物理学习中,教师总是习惯于看到学生学习的不足,因此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学生在解答一些题目时表现出的优势和在学习一些知识上展现出的独特才能,并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错误的改正上。这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总是在寻找并焦虑于自己的薄弱环节,忽视了学习的乐趣,从而逐渐弱化了物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为了改善以上情况,将学生的优点融入物理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建立自信,还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一、理论意义
(一)优点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是优势教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
优势教育是一种先进的、以人为本的、建立在脑科学基础上的教育方式,主张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区,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定型,形成特有的优势通道。笔者理解的优点教育,是优势教育在教学中的引申与具体化,是在学生已有的先天优势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被发现和自我发现的、对其发展有益的特点,利用这些优点进行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优点教育将学生渴求知识和渴望被肯定的特点与物理学习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自信力的提高与能力的强化,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实现教育的初衷,这一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对教育理论的不断充实与具体化。
(二)优点教育对物理课程标准评价理念的意义
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物理课程应充分展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将优点教育融入物理教学的评价体系中,使评价理论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便于操作和实施。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人格特质,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价值
(一)让学生自信“动”起来的教学模式探索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让学生写自己的20个优点,他指出:“写优点并不是骄傲的资本,而是为了更加了解自己。当教师了解学生长处后,可以把一些事情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做。比如让学生讲课,让学生批改作业,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而是把学生组织起来,在一边观察学生,并且思考一些问题。学生在锻炼中,自信心也会不断增强。”魏书生把传统的简单语言激励方式转化为实际操作,让理论跟实际结合,让学生用自己的长处去做他们能做的事。一旦去做,学生的自信心会慢慢地建立起来,这就是优点教育所要研究的让学生自信“动”起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它使发现优点与针对优点的操作更加具体化,便于这一让师生受益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更加完善。
(二)优点教育使物理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具体目标的要求在实践中找到支点
在课程标准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中,每一个方面都包含着对学生的多个优点的培养。在一般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更加关注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上述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与渗透。对于学生物理学习中优点的发现、放大及模式化的研究可以将培养具体化,更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受益。
(三)物理学科特点与优点教育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激发和进一步强化学生本身某一方面的优点,反过来优点的强化又能进一步促进物理的学习。
(四)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学生在成长中渴望得到肯定,只要用对方法,找准方向,就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但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潜力的发展。优点教育就是希望改变这一情况,让有优点的学生得到发现,让他们的优点通过被肯定得到不断的强化,并引导他们巧妙地运用这些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三、推广价值
(一)为其他学科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借鉴
优点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和研究不仅促进了物理教学效果的实现,其教学模式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相关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从而使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能使自己的优点得到强化,并且促进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
(二)教育引导与培养方式的丰富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最好的成长年龄,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习惯于发现和关注学生的缺点,从而导致对学生下了错误的“定义”。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真正自主发展、快速提高的能力。因此,对物理教学中的优点教育的研究,就是为了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势,并对其进行强化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强化与提升。
(三)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社会在发展,而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是无数榜样和优秀品质的内化作用,其中榜样的特点就是其优点的最大化与社会模型化。优点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放大优点、弱化缺点的教育理念,教学中对于这种教育理念的渗透不仅对于教学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四、优点教育如何融入物理教学
(一)发现学生的优点,让学生优点“动”起来
教师应根据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托优势教育和优点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经验,以对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为研究基础,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和教学中的不同方法将优点教育运用到物理教学中,使学生不断发挥和强化自己的优点。
(二)将优点教育与物理教学自然结合起来
物理教学与优点教育是互相促进、互相强化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天赋特质的挖掘和成长中优点的准确把握、对学生优点发展与强化的自然引导,这些在实践中的操作是关键。如何发现、如何引导、如何强化,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成长的特点、学习的特点进行优点教育的实践,需要结合可行的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进行操作。
物理教学中优点教育对物理学习和学生成长有着长远的效益,这种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物理学习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这一模式创造的环境下健康成长、高效学习。这一过程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实践、反馈、反思以及继续实践的长期过程,而学生作为这一探索过程的最终受益者,在这种探索中更能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焦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