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焦虑了就会长白头发?”对参加2024年西湖大学“湖心追光之旅”活动的几百名高中生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导张兵从神经系统与色素干细胞互动的角度解释了其中的原理,却引发了学生更多的提问:头发细胞长出来就已经死了,怎么还会变颜色?”“头发变白了之后,还能不能变黑?”,等等。
这场学术讲座是西湖大学本科招生活动的一部分。参与这场活动的学生都已通过西湖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的初试,将在讲座次日参加复试,按照1∶5的比例最终选出90人。
西湖大学是一所2018年成立、2022年才获批开始招收本科生的新大学,但对浙江省内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它的地位已不亚于老牌名校浙江大学,许多理工类竞赛获奖选手都选择来这里本博连读。
顾丁绮最初注意到西湖大学,只是想逃避即将被考卷淹没的高三——西湖大学可以招收高二的学生直接就读本科。当时是2023年年初,西湖大学的首届本科生刚刚入学一个学期,而顾丁绮正在读高二。
在老师和家长看来,这多少是个有点冒险的选择:一所不在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上的新大学,它的文凭社会是否认可?毕业了是否找得到工作?顾丁绮没有答案,但他明确知道自己不喜欢应试。“你很难保证每一次考试都考满分,考试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标准。”顾丁绮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西湖大学对《第一财经》杂志称,西湖大学录取的学生都需要参加高考,考分必须在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指各省为特殊招生设置的分数线,简称“特控线”)以上,但高考成绩并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复试过程中,西湖大学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对基础学科的兴趣。最终被西湖大学录取的学生中,有的高考成绩可以上清华北大,有的则低空飘过“特控线”,如果按照应试的原则单纯比拼总分,可能埋没了后者的才能。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也对应试思维的不足深有体会。还在美国深造时,他曾主要挑有稳定预期和回报的课题做。后来他反思这么做“升迁虽然很顺利,但实际上这些工作不怎么激动人心,更不会令人着迷,换个人也一样可以做”,而科研领域真正重要的突破往往来自于那些前人未曾踏足的方向。
整个西湖大学的办学方针,就是试图培养一种氛围,更多地鼓励师生按照自己的初心去探索未知方向,最终实现重大原创理论突破或核心技术攻关。这对一路应试读上来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新要求。比如在教育方法上,西湖大学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和完成一个项目,并从中学习。
以张岳的《计算机与程序设计导论》课为例,课堂上,他会把学生以5人为单位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中有擅长编程的极客,也有没什么编程基础的学生,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使他们更适应实际工作场景和遇到的问题。虽然总体完成度不错,但有小组一开始设得目标过高,项目最后做出来的成果还不及预期的一半,“但这门课重点考察的不是结果,而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张岳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比起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湖大学更看重的是“提出问题”。张岳说,不少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学习方式时“都懵了”,对他们来说,提出项目方向的难度要比完成项目更大。
顾丁绮发现自己开始有变化,“学的不再是解题技巧,而是系统看待世界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人变成发现问题的人”,是在他进入西湖大学就读一年本科之后。
进入西湖大学的所有本科生都没有特定专业,所有人都要接受为期一年半的通识教育,总共包括60个学分,涉及三十多个学分的理工科基础课以及27个学分的人文课。
人文课和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也不完全相同。顾丁绮印象最深的是《经济理论与实践》,和一般的《经济学导论》不同,这门课的核心不是理论,而是结合中国具体的经济政策,讲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从而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理解。
虽然迄今为止接受的课程都是通识课,顾丁绮并不觉得西湖大学的学业轻松。每个大一新生在7月底、而不是大学通常开学的9月入学,先参加一个月的暑期适应性课程,包括英语和数学等,因为西湖大学的理工类课程都要求学生阅读国外一手文献,并且用英语授课。大二开学前,学生依然7月底就要报到,参与一个月的科研实训,进实验室熟悉了解设备仪器的操作,为之后真正展开科研做准备。
等到大二上学期结束时,各类通识课上完大半、对实验操作也有了实际经验的学生们才会进入选专业环节。如果修读的课程一直都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最终确定专业就可以继续下去,但如果通过选修“见识”过不同领域的差别后发现自己的兴趣另有所在,也可以在最终确定专业时修改自己的方向。比如郑舒乐怡想研究AI,一开始她在西湖大学的修课方向是电子信息工程,但后来发现自己更感兴趣的不是AI算法而是硬件,这就需要她掌握更多的物理学知识。最终,她转向了物理专业,即将成为西湖大学物理系的学生。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作出选择,学校为每位本科生都配备了学术导师。顾丁绮入学之初就壮着胆子给施一公写邮件请他做自己的导师,施一公接受了这份邀请。邮件中,顾丁绮询问过施一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需要修哪些课、做哪些事,施一公都一一回复。西湖大学目前有153名本科生,而拥有独立主持实验室资格的导师(Principal Investigator,PI)队伍已超过200人。
顾丁绮原本是个有些内向的理工男,现在他更敢于自我表达。课余他和同学一起组织起了读书沙龙,几乎每两周就会办一场,同学们会协商选定感兴趣的主题,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邀请老师来点评。
肖逸霄是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比顾丁绮早一年入校,他目前已选定生物作为自己的专业,秋天将开始正式的专业课程学习。每个西湖大学的本科生都会在大三去海外交流一个学期,可选的去处包括国际一流名校康奈尔大学、UC伯克利、杜克大学等。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最对口的学校——排名最靠前的学校不一定是最优选项。比如肖逸霄对神经发育感兴趣,于是选了UC圣迭戈分校,“因为那里有一百多个神经生物学相关的实验室”。
和顾丁绮相比,年长一岁的肖逸霄已经习惯于提出问题,而且他对答案越来越挑剔,“解答了一个‘为什么’之后,我会想知道背后更深的原因,想问更多的‘为什么’。”
在2008年回国到清华大学全职任教之前,施一公在美国待了18年,从读博士起,一路做到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在美国读书和做科研的经验让他意识到,中国高等教育要追赶全球一流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迫切需要完成。
在清华大学主持生命科学学科的8年里,施一公把人才引进作为重点。“中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也只能是人才。”他曾在《论中国核心竞争力:人才》一文中提出这一点。而为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他在经费待遇、科研基础设施和人事行政制度方面都做了改革。这套改革方案后来在新创办的西湖大学被深化。
在清华任职期间,施一公就提出“行政服务学术”的概念,到西湖大学后,他更加强调招聘有主人翁心态,愿意跳出自己部门的藩篱主动全盘考虑问题、主动提供服务的行政人员。他甚至会要求“下级”在联系不到“上级”的时候主动作决策,因为决策错误只是能力问题,逃避决策则代表没有责任心,后者对于学校来说更难容忍。
西湖大学的行政岗和教学科研岗明确分离,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像多数传统高校那样由学者教授“双肩挑”,而是由专职行政人员担任,且他们不能带课题和学生。这既明确了行政服务教研的定位,也意味着学校把更多权力交给实际做研究的学者。学校的整个本博课程培养体系都由教学委员会负责审定,教务部门主要负责执行。为了让学者能够更专注于学术,学校还为每位PI配备了行政助理,负责处理物品采购、财务报销等行政方面的杂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PI的工作变得轻松了,反而对他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每门课程的大纲都需要由本专业的教授委员会以及学院一级教学委员会做双重审核,确保在有限的篇幅中呈现出最精华的内容。顾丁绮对《第一财经》杂志说:“老师们上课基本不用教材,只会列参考书目。课后把参考书目和课堂讲义对照着看,往往会发现参考书讲得反而有些冗长。”
西湖大学的PI有9成来自海外,其中大部分是在海外留学、执教多年的华人科学家。这些人早期靠施一公个人一个个去谈,目前随着加入学校的资深学者人数增加,他们也会动用自己的资源引荐新的人才加入。
西湖大学对老师的考评很特别,没有对论文设硬性发表限制,而是更看重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否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青年研究者入职后第六年,西湖大学会对他们进行考评,但考评指标并不是发了多少篇论文,而是会先邀请国内外同行评议,由学院或系内长聘教师讨论和投票后,再由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的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特设评审委员会来评审。“如果他能说服我们自己正在全力研究一项世界重大前沿课题,而且已经有了一定进展,他一定可以在西湖大学继续做研究。”施一公在2020年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聆听大家》系列访谈时说。
除了重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西湖大学同样在意教授们的跨学科交流。学校最新成立的交叉科学中心,其核心职能就是推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此外,根据西湖大学向《第一财经》杂志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校内已累计举办了一百多次学科交叉PI午餐会,推动PI开展跨领域的交流合作。以这两年火热的生成式AI为例,各个学科都希望应用这种工具,生命科学学院PI郭天南和人工智能讲席教授李子青就在一次聊天中找到了合作点,利用蛋白质组学数据帮助肿瘤诊断,不仅一起发表了几篇论文、获得了科研专利,还孵化出一个创新企业“西湖欧米”。
西湖大学鼓励这类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最近5年已累计孵化4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累计获得社会融资超过25亿元,总估值近200亿元。
和普通“民办大学”不同,西湖大学不仅是靠社会力量办学,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其校园土地、校舍建设都由省市区政府出资。从2016年开始,西湖大学募集到账的社会捐赠累计达到数十亿元。这些都让西湖大学拥有了招募人才、为创新容错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