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机制

2024-07-14 00:00:00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6期

教育部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机制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工作机制的通知》,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通知》指出,各地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联控联保责任机制,压实部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省市统筹,落实县级主体责任,指导“一县一案”“一校一案”完善控辍保学方案,确保工作要求落实落小落细,形成常态化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的机制。

《通知》要求,各地要通过“四查三比对”“铁脚板摸排”等方式,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适龄儿童台账、疑似辍学学生台账和辍学学生台账“三本台账”,并根据自查结果等动态更新。严防学生“名在人不在”脱离学校教育与管理,导致其遭受侵害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排查和监测对象,准确掌握他们的就学情况,健全辍学学生快速发现与响应机制。

《通知》明确,各地要建立健全“四个一”报告机制。一是学校一月一报告,对疑似辍学或辍学的学生,及时纳入相应台账,并向主管教育部门上报;二是县区一季度一复核,每季度对各校报送的辍学学生数据进行复核,每年春季、秋季开学时节,组织进校、入户实地深度调研;三是地市一学期一调研,重点指导各县(市、区)工作落实;四是省级一学年一评估,每学年组织对辖区内控辍保学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并将评估结果报教育部。

《通知》强调,要加强数字化赋能,利用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做好辍学学生全流程管理,加强劝返复学,做好每次劝返记录,实行动态销号管理。

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启动

按照国家教材委员会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系列行动部署,4月23日至26日,教育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全国教材管理人员培训班,正式启动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并作专题报告。

王嘉毅指出,开展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成体系、专业化的培训,目的是推动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水平过硬、熟悉教材政策的教材工作队伍。教材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抓好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落地、铸魂育人实效提升、服务国家战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教材治理体系完善、教材研究组织化实施等关键任务,全面提升新时代教材建设和管理水平。

培训班上,教育部、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部门和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教材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教材政策文件、国际发展动态等作专题报告。培训还安排了分组研讨、专题交流、现场教学等环节。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分管教材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参加培训。按照计划,教育部将陆续举办全国教材编写人员、审核人员、研究人员、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等专题培训班,全面覆盖教材工作各支队伍。

今年全国计划招聘3.7万名特岗教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7万名。

《通知》明确,要持续优化特岗教师队伍结构,2024年rCNwaBL1CqsYm4D1UkH9nMsV7e3FEXjKQ5Z2H0PKBf0=“特岗计划”仍面向中西部省份实施,重点向原“三区三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地区等地方倾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进一步加强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外语、科学、劳动、艺术、信息科技、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可综合考虑服役年限等因素,对退役军人相应放宽年龄限制;鼓励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为农村学校输送优秀高校毕业生。

《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把好招聘入口关,严格招聘条件和要求,按时完成202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工作。边远艰苦地区和急需紧缺专业的特岗教师招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划定成绩合格线。对于特别边远艰苦、教师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可向本地生源倾斜。

江西:开展校外培训治理专项行动

日前,江西省部署开展全省校外培训治理“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围绕隐形变异培训治理、预收费资金全流程监管、校外培训安全管理等任务,加密巡查、加严查处、加快调度、加强引导。

“百日会战”将把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列为重点任务,保持高压态势,对机构、公司和个人以“一对一”“一对多”、众筹私教、家政服务和非学科类培训、托管、咨询等名义,面向中小学生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严查重处。

为维护家长资金安全,江西加强预收费资金全流程监管,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和预收费资金全额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监管,全面督促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应用软件,通过全国监管平台实现预收费资金全流程监管。

江西要求各地加密巡查,对违规培训多发和投诉举报多的重点场所、重点机构,每半个月至少巡查一次;对重点培训机构经常约谈提醒,对违规违法校外培训,从严从快查处;全省每月通报各地查处的违规违法案件并向社会公布。

广东:全流程监管社会事务进校园

近日,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广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专项整治工作通知,结合广东省实际作出具体部署,打造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全流程监管闭环。

通知明确,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有效遏制社会事务随意进入中小学校园和开展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等加重教师负担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和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创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通知提出,专项整治将系统梳理社会事务进校园的有关情况和政策依据,制定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白名单制度,并严控社会事务进校园总量;明确规范进校园社会事务过程管理,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开展全流程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常态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

通知还明晰了落地路径,要分级设立投诉举报热线和邮箱,形成省、市、县三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明确监测、举报、核查等机制。广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地区予以通报曝光,打造全流程监管闭环,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让教师潜心、静心、舒心从教。

云南:部署做好学生安全防范工作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和交通事故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加强重点领域管理、加强重点人群关心关爱、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社会宣传、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切实做好学生安全防范工作。

《通知》明确,要加强所在地区易发生溺水事故的野外作业区水池、积水坑塘、在建及停工项目施工现场深基坑、住宅小区、城市河流、公园水体和水库的安全管理,在4月、6月、8月底前分别组织开展1次重点区域安全隐患排查。要在溺水易发区域安装设置安全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通过提醒警示,让学生自觉远离危险水域,确保紧急情况下救生用具有保障。公安部门要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整治、接送学生车辆治理、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各县(市、区)要结合课后服务,统筹利用社会游泳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游泳教学和自救技能培训,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自救方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适宜的游泳场所,加强安全人员配备,提供安全、便利、规范的环境。

《通知》强调,强化组织保障和构建长效机制。

云南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加强对预防学生溺水和交通事故专项行动的分析、调度、总结。

安徽:畅通学校食品安全投诉渠道

近日,安徽省食安办、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含托幼机构)建立食品安全“你呼我应”工作机制。

安徽明确,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渠道畅通、回应及时、处理得当、回访满意”的食品安全投诉问题或建议处理工作机制。学校要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建立食品安全“你呼我应”渠道,公示处理投诉问题的责任人姓名、职务、手机号码等相关信息,在食堂就餐区和食品超市等显著位置张贴公示“你呼我应”的渠道和方式。

安徽要求,学校接到投诉后,要第一时间回应,对需要现场处理的,应迅速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和投诉人见面或取得联系;相关人员均要做到“即呼即应”,能立即答复的立即答复,不能立即答复的要在做好解释的基础上,告知答复时限,并在要求时限内予以答复。对投诉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明确整改时限;对初步判断为疑似食品安全事故或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要立即向市场监管和教育等相关部门报告并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学校在处理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对投诉人进行满意度回访,跟踪问效,定期深入分析投诉问题的类别性质、产生原因等,做到举一反三,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广西:强化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日前,广西教育、科技等14部门印发《广西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计划经过3至5年努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各项措施全面落地。

方案指出,夯实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要健全课程体系,鼓励中小学校开发优质的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同时,优化科学教育师资队伍。优化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通过多种方式补充配齐科学教师,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每所中小学校要在2024年6月底前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自治区组建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各地建设中小学校科学教育专家库。

方案规定,加强科学教育实践活动。遴选一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发布本级跨行业、适合中小学生就近前往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资源目录,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面向中小学校开展百场“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少年科学院、流动科技馆、流动青少年宫、科普大篷车、科技节、科学调查体验等工作。

海南: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专项整治

为让广大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近日,海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建立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和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减轻海南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等工作作出部署。

《方案》对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进行进一步精简压缩,根据活动内容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分别形成《海南省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正面清单(小学版、中学版)》。提出要严格执行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审批报备制度,未列入正面清单年度计划统筹的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各市县、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凡进必审、动态调整、总量不变”的原则,每年更新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正面清单,确保正面清单事项增减平衡。

《方案》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范精简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考核评比等事项,严格落实年度计划。各级非教育行政部门不得设置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督查检查考核评比事项,确需开展的,须与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商同意,并按程序报批后列入当年进校园年度计划,未经审批一律不得开展,中小学校有权拒绝。

吉林:十项行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近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措施》针对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留吉回吉来吉就业创业,推出“乐业吉林”援助行动、“筑梦吉林”引航行动、“唱响吉林”扶持行动等10项行动共30条具体措施。

为强化就业岗位供给,《措施》明确稳定政策性岗位和公共部门岗位,持续稳定公务员招考规模,统筹安排事业单位年度招聘计划60豫以上招聘高校毕业生,国有企业招聘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倾斜。开发市场化岗位,全省每年拓展、归集就业岗位至少20万个。

为优化就业服务,《措施》提出完善县(市、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服务功能,发挥留吉就业“蓄水池”作用,吸纳本地户籍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入驻。入驻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两年。对两年后难以实现就业的,按相关规定予以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全省就业创业实训中心每年计划吸纳8000人,给予入驻高校毕业生每人每月补助1500元。

上海交通大学开设“旭华班”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发布消息,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作为新增专业纳入强基计划,并将在2024年首次招生。恰逢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百岁寿辰,这一新增的强基专业定名“旭华班”。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创办船舶与海洋工程高等教育的学府,为船舶工业和海军建设培养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辽宁号”航空母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等一大批舰船和高端海洋装备首型首制总师。

据悉,“旭华班”的培养方案强调将“数理基础———工程能力———科学思维”一体化培养,强化同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深度交叉融合,致力于为海洋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安全维护保障等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方向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旭华班”将采取本博衔接贯通培养,学生可以在本科二年级或三年级直接确定研究方向并选择导师,本科三年级结束后可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培养的学习阶段,开展学术研究、修读博士阶段的课程,最大程度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责任编辑何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