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2024-07-14 13:17何星亮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4年11期
关键词:发展规律基本特征智能化

【摘要】当今世界现代化建设与智能革命、智能社会密切相关。“智能化”既是智能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当今世界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智能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高度注重智能化建设。一是创新现代化理论,二是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综合性思维优势,三是加快机器智能化、网络智能化和社会智能化建设。进一步加快智能化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化  现代化  发展规律  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1.003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智能化”建设问题。无论是有关经济建设还是有关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都对“智能化”有所强调。例如,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1]

进入21世纪以来,“智能革命”或“智能技术革命”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童天湘便指出,“21世纪是智能革命的世纪,也是智能机时代”,并认为当代的“世界潮流是智能革命”,“未来社会是智能社会”,当代的“现代化趋势是智能化”。童天湘认为,“从现在到未来,从中国到世界,从科技到社会,从改革到建设,都需要有面向智能时代的发展战略的新观念”。[2]

“智能化”是智能革命的基本特征,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必须了解智能革命一般问题及其特征。“智能革命的重要特点是,智能技术使智力物质化,广义智能技术使智力成为直接生产力。高技术开发过程就是智力物化为技术的过程,它把高智力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造就新一代生产力。”[3]

不少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智能革命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革命。童天湘认为,人工智能是“研究用机器模拟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科学”。“人工智能是人的智能在机器中的再现,但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智力的放大,亦即人脑的延伸。”“如果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具机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了第一次产业革命;那么,以计算机为先导的智能机器的发展,则会使人类摆脱繁杂的脑力劳动,开创一次新的产业革命。”[4]如果说“蒸汽机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利用是一次伟大的能量革命,魔术般地创造了工业社会;那么,智能机实现智能的转换和利用就是一次伟大的智能革命,也一定能奇迹般地创造出智能社会”。[5]郭荣江认为:“从人工智能的目的——研究用机器完成各种智能的工作及其反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就像蒸汽和电力的机器逐步替代人类重复性体力劳动那样,由计算机代替人类重复性脑力劳动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了,而且人类研究认识自然的对象已开始转向人类思维的器官——脑,这无疑是认识上的巨大飞跃。”[6]周祖荫认为,人工智能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性质完全不同,“正如手工工具的应用使人的四肢延长更加灵巧是一场肢体革命一样,也正如动力机的应用使人的物质力量得到增长是一场力量革命一样,各种独立控制机即信息处理机的应用将使人类脑力得到解放是一场智能革命。换言之,以材料革命为主的手工工具时期和以能源革命为主的普通机器时代的特点都是以人的体力和四肢功能的延伸和扩大为主的飞跃,本质上都是人类劳动器官的延长和体力的解放,而以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控制时期,则是以人的智力延伸和扩大为主的一次更大飞跃,本质上是人类智能器官的延长和智力的解放”。[7]

“智能化”是智能革命、智能时代、智能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21世纪各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特征。为什么要提高“智能化”水平?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快各行业的“智能化”建设?“智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关系?如何加快“智能化”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笔者就这些问题作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当今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与基本特征

探讨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必须创新现代化理论。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与智能时代密切相关。笔者认为,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智能革命推动工业时代向智能时代过渡,促进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转换。传统的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而这一理论在当今世界现代化建设中已不适用。如前所述,智能革命与工业革命在性质、内涵和形式方面有极大差异,智能革命不属于工业革命,而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入独立新阶段——智能时代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是随着智能革命的形成而形成的。“智能生产力开创一个新时代——智能时代。工业时代‘知识就是力量,智能时代‘智能就是力量,知识比物质有力量,智力比知识更有力量。工业时代由能量驱动物质型经济,智能时代则以智力驱动智能经济。智能成为比土地、金钱更重要的资本,是一种战略资源。”[8]

近几十年来,不少学者把与智能革命相应的时代和社会分别称为“智能时代”与“智能社会”。中文“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这两个概念最早出现于1988年,如在童天湘《论智能革命——高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一文中“智能时代”出现12次,“智能社会”出现13次。

三十多年来,“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这两个概念获得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普遍认同。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从最早可检索时间到2024年5月5日,篇名带有“智能时代”的文章和图书有11154条,其中学术期刊论文8994篇,学位论文295篇,会议论文1篇,报纸文章23篇,图书10本。篇名带有“智能社会”的有251条,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94篇,学位论文15篇,会议论文210篇,报纸文章459篇。

近十年来,“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这两个概念也获得政府部门的认可。国家主办的重大人工智能国际会议的主题大多包含“智能时代”或“智能社会”。例如,2015年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会议主题为“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再如,我国主办的世界智能大会,自2017年以来,连续举办七届,其中六届的大会主题带有“智能时代”。第一届大会主题是“迈向大智能时代”;第二届大会主题是“智能时代:新进展、新趋势、新举措”;第三届大会主题是“智能新时代:进展、策略和机遇”;第四届大会主题为“智能新时代:创新、赋能、生态”;第五届大会主题是“智能新时代:赋能新发展、智构新格局”;第六届大会主题为“智能新时代:数字赋能 智赢未来”。

由此可见,“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这两个概念已被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认可,说明当今世界现代化强调的是智能,指向的是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

智能化既是智能革命的基本特征,又是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的基本特征,还是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工业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而智能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工厂智能化、办公室智能化和家庭智能化。智能机器不仅进入工厂和田间,还要进入办公室和家庭。“一旦智能机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就会推动工厂、办公室和家庭智能化,导致全社会智能化。”[9]大大小小的智能网络将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智能环境。特别是人们运用智能机高速处理成指数增长的知识,有效地利用知识资源,推动智能社会发展。

智能机、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网络是智能化的三大关键要素。智能机和智能机器人是新一代生产力的代表。智能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都是智力物质化的机器,不同于以往任何工具和机器。工业时代实现自动化的控制机器不具有智能,只是代替人的操作,不是新一代生产力的代表。机器“只有从自动控制发展到智能控制,才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生产力”。[10]智能网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某种程序的“操作智能化”,即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智能化,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故障自动检测和康复的专家系统流量控制与优化路由选择专家系统。二是实现为客户服务的“服务智能化”,需要有分布式的知识库和咨询服务专家系统。通过智能工作站联网可初步形成“操作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兼备的智能网络。总之,在原有的信息网络基础上,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技术改造可以建成“二级智能高速公路”。只有以智能机为核心、实现智能机联网才能建成“一级智能高速公路”通向智能社会。

“物质能量化”是工业时代的显著特征,“智力物质化”是智能时代的显著特征。工业革命与智能革命的显著区别是开发和利用能量的不同。工业革命是通过开发自然界的物质的能量而形成生产力。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分类,物质的能量可分为核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光能等。因此,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物质能量化。物质能量化过渡到智力物质化是智能革命的重要特点。智能革命推动人的智力与人工智力相互作用而形成新一代生产力。“新一代生产力的显著特征是高智力和智力物质化。”在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环节上的智力物质化推动着高技术经济发展。“高技术开发过程就是智力物化为技术的过程,它把高智力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造就新一代生产力。”[11]

智力物质化是通过制造智能机器形成的。“智能机器是机器发展的质变,它物化智力,实现智力物质化,使智力成为直接生产力。”[12]“智能机器是新一代生产力的代表,因为它使智力物质化,人工智能就是物质化的智力,亦即人工智力。”[13]智能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等都是智力物质化的机器,不同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任何工具和机器。“智能机器的广泛使用,必然会使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引起世界性的社会经济大变革。”与“蒸汽机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不同,智能机器是把人的智能转换为机器智能,且机器智能又可转换为人的智能,人类第一次同时实现了智能转换的全过程,是一次伟大的智能革命”。[14]一个全面智能化的社会,是智能时代或智能社会,也是当今和未来现代化的社会。

智能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如前所述,智能化是当今世界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15]因此,智能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高度注重社会智能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建设问题。笔者通过检索“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智能化”一词,得到205条结果。[1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都对“智能化”相关内容有所强调。例如,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20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社会生产力再次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再次大飞跃。工程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催发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都会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更高的台阶”;[17]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时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共同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8]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有效联动”;[19]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聚焦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继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20]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多次在相关讲话或贺信中提到“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形成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21]习近平主席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22]习近平主席向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时强调,“中国高度重视智能产业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创智能时代,共享智能成果”;[23]等等。

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建设的讲话精神?笔者认为,应从“创新”的角度入手,加快我国的“智能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创新”问题,在公开讲话和报道中,“创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并把“创新”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应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4]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加强社会智能化建设。首先,必须创新现代化理论。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化理论是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进入21世纪以来,智能革命迅速发展,已逐步进入智能社会和智能时代,自动化开始向智能化过渡。因此,应围绕智能革命、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创新现代化理论。

其次,在智能化建设中,中华民族应充分发挥综合性思维方式的优势。大量事实表明,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有重大影响。工业革命使欧美各国发展迅速,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与欧美各国善于和充分开发、利用“物能”密切相关。相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工业革命期间落后于世界,也与没有充分开发、利用“物能”密切相关。其原因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关。智能革命与工业革命性质完全不同,是开发和利用人类“智能”为主的革命。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比西方各国晚得多,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位列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大国。其原因与以中华民族的综合性思维密切相关。经验事实表明,中华民族的综合性思维有利于开发和利用“智能”。工业革命时代,我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智能革命时代,中华民族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综合性思维在智能革命中的优势,借鉴西方的分析性思维的长处,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而使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再创辉煌。[25]

最后,加快机器智能化、网络智能化和社会智能化建设。“智能化”包括机器智能化、网络智能化和社会智能化三大类。一是机器智能化,包括各种机器、计算机、机器人、无人飞机和无人驾驶汽车等的智能化。目前,我国机器人制造走在世界前列。“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超过29万台,是日本的6倍、美国的7倍、德国的12倍、法国的40倍。2023年,仅中国安装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就占全球一半以上。目前,中国工厂有150多万台机器人在运行,是欧洲的2倍。”[26]二是网络智能化,涉及网络结构、资源配置、功能管理、业务承载等方面的智能化。它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目的智能地决定服务提供方式,并动态适应需求变化,实现网络的“自动驾驶”能力。网络智能化不是简单的网络自动化,而是在自动化基础之上叠加了决策功能,这意味着原来由人来作的决策现在也由机器来完成。三是社会智能化范围较广,包括教育智能化、科研智能化、文化建设智能化、法律审判智能化、纪检监察智能化、国家安全智能化、调查研究智能化、办公室智能化和家庭智能化等。

据上,智能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提高智能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快各行业、各产业的智能化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以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是主要通过开发和利用“物能”(如煤炭、石油等)并将其转化为动力的革命,以延伸、放大人的体力和减轻人的体力劳动强度为目的。信息技术革命和智能技术革命是主要通过开发和利用人类的“智能”而进行的技术革命,以延伸和放大人的智力、减轻人的脑力劳动为目的,核心驱动力是信息和数据等,因此将两者统称为“智能革命”较为科学。

当今世界的现代化建设与智能革命、智能社会密切相关,深入了解智能革命与当今世界现代化的关系,有助于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征主要有:一是工业时代向智能时代过渡、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转换;二是自动化向智能化过渡;三是物质能量化向智力物质化转换。

“智能化”既是智能革命、智能时代、智能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当今世界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智能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高度注重智能化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或生态文明建设,都要强调努力实现“智能化”。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加强智能化建设,第一,必须创新现代化理论。传统的现代化理论已不适应当今的现代化建设。应围绕智能革命、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创新现代化理论。第二,在智能化建设中,中华民族应充分发挥综合性思维方式的优势。大量事实表明,西方人的分析性思维有利于开发和利用“物能”,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综合性思维有利于开发和利用人类的“智能”。第三,加快智能化建设。“智能化”建设包括机器智能化、网络智能化和社会智能化三大类。只有进一步加快“智能化”建设,才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YZD055)

注释

[1]《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民日报》,2024年3月7日,第5版。

[2][3]童天湘:《论智能革命——高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4]童天湘:《人工智能》,https://10-1-10-5-1168-p.ra.cass.cn:8118/indexengine/entry_browse.cbs?no=74635&db=book1&indexval=%C8%CB%B9%A4%D6%C7%C4%DC。

[5][12]童天湘:《机器思维的探讨》,《创新科技》,2007年第9期。

[6]郭荣江:《人工智能》,https://10-1-10-5-1168-p.ra.cass.cn:8118/indexengine/entry_browse.cbs?no=45925&db=book1&indexval=%C8%CB%B9%A4%D6%C7%C4%DC。

[7]周祖荫:《新技术革命的哲学实质概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

[8][9][10][11][13][14]童天湘:《从信息革命到智能革命》,《中国科技信息》,1996年第3期。

[15]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第1版。

[16]“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http://jhsjk.people.cn/),检索时间为2024年5月5日。

[17]习近平:《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人民日报》,2014年6月4日,第2版。

[18]习近平:《同心协力 共迎挑战 谱写亚太合作新篇章——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8日,第2版。

[19]《习近平:把“三严三实”贯穿改革全过程 努力做全面深化改革的实干家》,《人民日报》,2015年7月2日,第1版。

[20]《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人民日报》,2024年3月22日,第1版。

[21]《习近平: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 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日,第1版。

[22]《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人民日报》,2019年5月17日,第1版。

[23]《习近平向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人民日报》,2019年8月27日,第1版。

[24]《习近平总书记谈创新》,《人民日报》,2016年3月3日,第10版。

[25]详细论证参见何星亮:《智能时代:东方文明的时代》,《世界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26]《中国迅速拥抱智能化浪潮》,《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4月8日,第10版。

责 编∕肖晗题  美 编∕梁丽琛

猜你喜欢
发展规律基本特征智能化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幼儿美术活动的优化策略研究
国际与国内城市安全体系对比与发展规律研究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东家人传统服饰艺术发展的规律性及制约因素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与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