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计划中美国对西欧旅游援助的双重面相

2024-07-13 19:31:00张玉婷梁茂信
史学集刊 2024年4期

张玉婷 梁茂信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4.0036

收稿日期:2023-0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移民、流动性与美利坚文明研究”(20JJD770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玉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美国社会史。

①  参见Harvey Levenstein,Seductive Journey:American Tourists in France from Jefferson to the Jazz Ag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Christopher Endy,“Travel and World Power:Americans in Europe,1890-1917,” Diplomatic History,Vol.22,No.4 (Fall 1998),pp.565-594; Alexander P.Langer,All Flights Lead to Rome:The Diplomacy of American Tourism in Italy 1945-1980,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olorado,2020; Brian A.McKenzie,“Creating A Tourists Paradise:The Marshall Plan and France,1948 to 1952,” French Politics,Culture & Society,Vol.21,No.1(Spring 2003); Blake Scott,“Tourism in the History of U.S.Foreign Relations,”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Histor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7,pp.1-24.

②  参见Sarah Elizabeth McLennan,Promoting Tourism,Selling a Nation:Politics of Represent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1930-1960,PhD Dissertation,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2015.

③  国内相关研究多数从外交史和冷战史角度探讨美国对欧经济援助问题。参见于群主编:《新冷战研究:美国心理宣传战与情报战》,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李昀:《经济合作署与战后初期西欧重建(1947—1951)》,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9年;王晓德:《文化的帝国:20世纪全球“美国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胡腾蛟:《冷战时期美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1947—1961)》,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3年。

摘  要: 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出于遏制苏联的政治经济需要,对西欧国家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在其影响下,美欧多边合作机制得以建立,有效推动了美国对西欧的旅游援助计划,在经济方面增加了西欧各国的收入并缓解了“美元荒”问题,打开了美国在西欧国家的经贸市场,加快了美国商业资本在西欧的流动。美欧之间围绕旅游业发展项目展开了协商、合作与博弈,对双方的经济和外交都产生了影响。在旅游援助计划的推动下,国际旅游成为美国传播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渠道,以及服务于美国冷战外交战略的政治工具。在此意义上,马歇尔计划中的旅游援助项目开启了美国公共外交的新维度。有学者将旅游援助计划冠以“消费者国际主义”的美誉,遮蔽了美国政府的冷战外交实质及其实施经济霸权主义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马歇尔计划;旅游援助项目;大众旅游;消费者国际主义

冷战初期,为拉拢欧洲盟友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将旅游援助项目纳入马歇尔计划之中,鼓励美国公民赴欧旅游,希望通过大众旅游消费来振兴欧洲盟国经济,缓解其对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在经济和外交等方面加固资本主义堡垒。多年来,美国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美国人赴欧旅行的单向考察,强调其对美法或美意等双边关系的影响、马歇尔计划对英国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以及旅游业在美国对盟国外交中发挥的作用。①还有研究者探讨了国际旅游与美国国家身份认同的关系。②相对而言,国内相关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③有鉴于此,笔者拟从跨国史研究视阈出发,在强调旅游援助项目所处的冷战背景的同时,突出其“国际社会史”(International Social History)维度,彰显跨国旅游在美国援欧政策中的作用,为丰富冷战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尝试。

本文采用的“国际社会史”研究,是指用跨国史研究方法,将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延伸到民族国家之外,并将其与外交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在美国,最早倡导这种研究方法的学者是查尔斯·R.莉莉(Charles R.Lilley)和迈克尔·H.亨特(Michael H.Hunt),他们将“跨越国界的非政府群体”作为考察对象,强调个人或群体的跨国经历及其融入异国社会文化环境的过程。 Charles R.Lilley and Michael H.Hunt,“On Social History,the State,and Foreign Relations:Commentary on ‘The Cosmopolitan Connection,” Diplomatic History, Vol.11,Iss.3 (July 1987),pp.247-248.美国学者戴维·恩格尔曼(David Engerman)也呼吁,应重视“作为一种趋势的国际社会史”研究,认为“将对外关系与国际社会史相结合所形成的新历史,会打开与其他领域同行的学术对话”。 David Engerman,“Research Agenda for the History of Tourism:Towards an International Social History,” American Studies International,Vol.32,No.2 (October 1994),pp.4,15-16.本文以国际史视野考察美国对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中的旅游援助项目,立足美国国内经济和冷战外交诉求,探究美国与西欧的旅游往来对双方经济和外交所产生的影响。

一、马歇尔计划中旅游援助项目的缘起与实施

具有现代表征的大众旅游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完成工业化的欧美国家,其标志是以休闲和娱乐为动机的旅游度假活动的普及。 David Harrison and Richard Sharpley,Mass Tourism in a Small World,London:CABI,2017,pp.1-2.随着美国劳工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一时期每年有约10万美国人前往欧洲旅行,其中包括上层精英、中产阶级和少数劳工阶层,如美国学者休·德桑蒂斯(Hugh De Santis)所称,美国“旅游的民主化时代”已然开启。 参见Hugh De Santis,“The Democratization of Travel:The Travel Agent in American History,” Journal of American Culture,Vol.1,Iss.1(Spring 1978),pp.9-1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勃兴,美国每年赴欧游客人数持续增加,相关消费也同步攀升。19世纪70年代初,美国赴海外游客年消费支出约为3000万美元,到1928年同类支出已增至8.18亿美元。 Hikam Motherwell,“The American Tourist Makes History,” Harpers Monthly Magazine,Dec.1,1929,p.70.1943年,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在评价二战前美国国际旅游收支状况时指出:“美国人在外国旅行,是美国与其他国家间经济和社会关系中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Economy:The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Interwar Period,Bureau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Commerce,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3,pp.73-75.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让美国人的消费信心跌至谷底,旅游业也因此萎靡不振,但是富兰克林·D.罗斯福政府的新政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刺激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并美化自然与城市环境,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使民众消费再次拉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二战后美国人口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庞大的消费市场业已形成。在二战期间,美国为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国内实施了生活品配额制度,虽然国民消费受到抑制,但却在客观上积蓄了日后民众强大的购买力。1945年美国公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2美元,1950年增至206.9美元。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70,Bicentennial Edition,Part 1,Bureau of The Census,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5,pp.8,224.其间,美国劳工带薪休假福利日渐普及。1944年美国仅有1.5%的工厂为长期员工提供超过2周的带薪假期,而到1949年该数字上升到32%。另据1949年10月美国劳工部对近1500份、涵盖300万美国工人的集体谈判协议的调查发现,在93%的协议中包含带薪休假条款。 Paid Vacations on Increase Throughout Industry (Labor Information Bulletin),Management Review,No.1(1949),pp.621-622.这些变化为美国人的国际旅游提供了资金和时间方面的条件。

美国旅游业国际化的管理机制,在政府、行业组织及产业的联合推动下得以形成。一方面,旅游业发展推动美国国会在1939年成立了负责市场开发与管理的美国旅游局(U.S.Travel Bureau),另一方面,由国内和跨国经营的商业团体、媒体和政府官员组成的社会联盟逐渐成形,并在20世纪30年代泛美主义的影响下,与拉丁美洲国家开展跨国旅游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二战结束时,该社会联盟希望政府助推旅游业复兴,而马歇尔计划中的旅游援助项目恰好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Christopher Endy,Cold War Holidays:American Tourism in France,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4, p.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各国因饱受战火蹂躏,经济濒临崩溃,民生凋敝。1945年5月,意大利驻美国大使坦言,意大利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无家可归,衣不遮体……粮食短缺严重,社会动荡不安”。 The Italian Ambassador (Tarchiani) to Mr.William Phillips,Special Assistant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Washington,May 5,1945,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Diplomatic Papers,1945,Europe,Volume IV,Washington,D.C.: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5,p.1257.英国也深陷同样的困境,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令英国民众苦不堪言。 参见Mariel Grant,“The Tourist Trap:Great Britain,Postwar Recovery,and the Marshall Plan,”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Vol.60,Iss.4(2021),p.8.美国对此深表关切。1947年9月,美国政府在一份向西欧提供紧急援助的备忘录中强调:“几乎可以肯定,欧洲的崩溃会在全世界引发经济和政治影响。” Alexander P.Langer,All Flights Lead to Rome:The Diplomacy of American Tourism in Italy 1945-1980,p.29.杜鲁门总统在1947年12月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对欧洲经济复苏最为关切的是,其对维持美国生活方式的文明根基至关重要。” Harry Bayard Price,The Marshall Plan and Its Meaning,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55,p.47.于是,美国一方面发起了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另一方面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来促进欧洲经济复兴,而该计划中的旅游援助项目旨在“通过私人和公共旅行、运输等方式,促进和发展美国公民在对象国国内的旅行”。 Public Law 472,Foreign Assistances Act of 1948,62 Stat.,80th Cong.,2nd Sess.,Chapter 169,Apr.3,1948,p.153,https://www.marshallfound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14/06/Foreign_Assistance_Act_of_1948.pdf,2019-06-01.

马歇尔计划试图推进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促进其经济复苏,但仍无法快速缓解西欧各国普遍存在的“美元荒”问题。西欧各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巨额贸易逆差还在加剧,在1947年这一逆差已超过75亿美元。 “Tourist Industry and European Recovery 1948 to 1951,” The Tourist Review,Vol.3,No.3 (1948),p.85.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认为,西欧各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助于解决其美元荒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刺激美国公民赴欧旅行,增强西欧国家的美元创收能力和还贷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美国游客向西欧展示美国的社会制度、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优越性。 Walter L.Hixson,Parting the Curtain:Propaganda,Culture,and the Cold War,1945-1961,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7,p.; Christopher Endy,Cold War Holidays:American Tourism in France,pp.2-3.对于这种将经济、外交和文化功能融为一体且能一举多得的政策,西欧各国大多表示欢迎,认为发展旅游业是实现其经济复苏的关键路径之一。 Alexander P.Langer,All Flights Lead to Rome:The Diplomacy of American Tourism in Italy 1945-1980,p.20; Christopher Endy,Cold War Holidays:American Tourism in France,p.43.

为此,美国政府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拓宽并完善国民赴西欧旅游的各项措施和规章制度。例如,1947年6月,美国州际和对外贸易委员会出台措施,降低美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门槛,鼓励美国国民前往西欧旅行。不久后,美国在负责马歇尔计划的管理机构——经济合作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中设立了旅游发展处,为旅游公司的营销活动、国际航运及旅行团的组织等方面提供各类服务。1948年6月,美国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其公民在境外旅游时逗留12天或更长时间,回国时购买的外国商品免税额从100美元升至400美元。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1948,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9,pp.78-79.与此同时,美国与西欧各国积极合作,达成了约126项协议,涉及简化游客出入境手续和开展旅游促销活动等内容,以激发美国游客的出游兴趣。另一方面,西欧各国也做出响应,积极配合美国的政策。1949年,意大利、法国和瑞典等10多个国家免除了对美国游客的签证要求。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1948,p.79.上述双边合作与协调,在签证申请、入境和货币兑换等方面为美国公民赴欧旅游减少了制度性障碍,并产生了积极效果——美国赴欧游客不仅在数量上呈逐年增长之势,而且在职业层次、阶级构成和家庭收入方面,呈现出一种大众化趋势。 详见Alexander P.Langer,All Flights Lead to Rome:The Diplomacy of American Tourism in Italy 1945-1980,pp.52-53; Samuel A.Tower,“Tourists Dollars,” New York Times,Apr.2,1950,p.111; Brian A.McKenzie,“Creating A Tourists Paradise:The Marshall Plan and France,1948 to 1952,” p.41.

对于急需美元外汇的欧洲国家而言,作为欧洲复兴计划的受益者,它们对美国的旅游援助大多表示欢迎。1948年6月,欧洲多国的旅游机构联合创立了欧洲旅游委员会(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其开支大多用于在美国媒体上制作吸引游客的广告。然而,因其广告资金大多源于马歇尔计划,这种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在美国为西欧旅游做广告的举措,引起了美国同行的非议。从1949年起,欧洲国家自身承担了在美国发布广告的大部分费用。1949年6月,在欧洲旅游委员会的协调下,西欧国家在美国的联合广告计划全面展开,目的是“通过旅行增进各国人民间的理解和思想交流”。 “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 Appoints Advertising Chairman,” Daily Boston Globe,Jun.5,1949,p.28.为扩大宣传力度,该委员会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在1950年一同参加了芝加哥博览会,以富有感染力的图画、照片和文字,介绍西欧多国的旅游景点、价格、服务及文化内涵。此后,该委员会还参加了哈特福德、底特律和克利夫兰等美国城市举办的展销会。 Bertram M.Gordon,“The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 1948-2018,” Journal of Tourism History,Vol.11,No.2(2019),p.36; “Advertisement: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 Hearsts International Combined with Cosmopolitan,Vol.129,Iss.6 (Dec.1950),p.147.

欧洲旅游委员会还就发展旅游的事项积极与美国谈判。1948年7月,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声称:“欧洲各国现在将旅游作为一种基本商品纳入贸易协定中”。在此背景下,各方共同致力于减少国际旅游业发展中的障碍与繁文缛节,通过反复协商建立共同处理相关问题的合作机制。 Bertram M.Gordon,“The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 1948-2018,” p.9.1949年,欧洲旅游委员会完成了加入“国际旅游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Official Travel Organizations)的手续,对西欧各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货币兑换、出入境手续、旅游促销活动及加强欧洲淡季旅游等方面的合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 United States Senate,Extension of European Recovery-1950:Hearings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81st Congress,2nd Session on S.3101,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0,p.412.此外,西欧各国大多设立了负责发展旅游业的官方机构,多数国家在纽约设立了旅游咨询中心。 United States Senate,Extension of European Recovery-1950,p.413.

西欧多国实施了多项鼓励国际旅游的开发与促销措施:瑞士、荷兰和挪威等国愿意提供落地免签证的优惠政策,其他国家也实施了签证手续简化或减少签证费等措施; Samuel A.Tower,“European Season,” New York Times,May 2,1948,p.305.法国官员表示,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法国将努力克服国家间的文化障碍,为来访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Brian A.McKenzie,“Creating A Tourists Paradise:The Marshall Plan and France,1948 to 1952,”p.37.意大利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意大利政府在1949年11月出资300万美元,为天主教圣年(Holy Year)庆祝活动建造了新的酒店,提高了接待国际游客的能力。 “Italy to Use U.S.Funds to House Holy Year Visitors,” Boston Globe,November 6,1949,p.35.

英国作为二战中遭受纳粹德国轰炸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复兴任务艰巨。然而,面对美国的旅游援助,英国政府最初态度并不十分积极,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首先,在英国战后重建中,旅游业并非其优先发展的产业,对缺钱少物的英国而言,发展国际旅游业所需的投入过大;其次,英国既要享受跨国合作带来的便利,又不愿让他国的旅游发展冲击本土旅游业。由于当时英国在住宿、购物和出租车服务等方面逊于西欧其他旅游强国,因而在跨国合作方面犹豫不决。然而,因受制于与美国之间悬殊的国力差异,并且需要美国在外交与军事上对其给予保护,英国还是不得不对美国的援助示好。为吸引更多的美国人赴英旅行,英国政府最终还是表现出积极的姿态,称“美国人的祖先大多都来自英国,他们应该通过旅游消费来回馈英国”。 Mariel Grant,“The Tourist Trap:Great Britain,Postwar Recovery,and the Marshall Plan,” pp.1,19-22.

二、 美国对西欧旅游援助的多重效应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助于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5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总值比1938年增长了43%,农业产值增长了近10%。新成立的欧洲支付联盟也为各国间的贸易提供了便利,“舒曼计划”(欧洲煤铁联营生产计划)等均在酝酿之中。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Foreign Aid b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1940-1951,Office of Business Economics,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2,p.7.在此影响下,美国公民赴西欧旅游的意愿也日趋高涨,美国经济合作署旅游发展处主任西奥多·J.波齐(Theodore J.Pozzy)曾乐观地说:“美国旅游业已经成为让欧洲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实现复兴的头号创收者。” John E.Booth,“Studying the U.S.Tourists Reaction to Europ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30,1949,p.15.事实上,在马歇尔计划实施之前,美国人出境旅游的首选地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等西半球国家。1949年美国人出境旅游的总花销约为6.95亿美元,其中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支出约占60%,在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的旅游支出仅占26.6%。 Samuel A.Tower,“Tourists Dollars:Where Americans Spent $695,000,000 On Foreign Travel Last Year,” New York Times,Apr.2,1950,p.111.在马歇尔计划实施后,美国赴欧游客人数稳步增长。据统计,美国出境旅游总人数从1945年的11.7万人增至1948年的49.5万人,之后又从1952年的77.2万人跃升至1955年的107.5万人,其中前往欧洲及地中海地区的游客人数从1945年的约4万人增至1948年的19.2万人,在1952年和1955年分别增长至33.2万人和48.2万人左右。 参见U.S.Department of Commerce,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70,p.404.如果将美国游客给欧洲国家带来的经济收入,与同期美国政府提供的经济援助数额进行比较,便更能展示出旅游援助的价值和意义。例如,1948—1949年,美国对欧洲经济援助超过5亿美元,而同年欧洲接待美国游客的旅游收入约4.5亿美元;1948—1951年,美国游客给欧洲带来约18亿美元收入,相当于美国对欧经济援助数额的17%以上。 “Tourist industry and European Recovery 1948 to 1951,” The Tourist Review,Vol.3,No.3(1948),p.88.

不过,虽然美国赴欧游客人数增幅显著,但旅游消费支出的增幅却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赴西欧的美国游客中有越来越多的大众游客,他们的消费能力低于以往游客中的精英阶层;另一方面,赴欧洲团队旅游的报价逐渐降低,1953年后航空经济舱的普及也降低了美国游客的出行成本。

此外,欧洲各国货币贬值,意味着美国游客的支出减少。美国人的跨国旅行方式和住宿需求也发生了变化。1949年,乘坐飞机的旅客平均每次旅行花费约1400美元(包括国际机票费),而乘坐海运交通工具的旅客每次旅行花费1233美元(包括跨洋船票费)。到1950年,美国人乘飞机出行的出国旅行支出约为1300美元,与乘坐海运交通工具的游客平均支出水平大致相当。在住宿方面,美国人选择中等价格酒店的游客大幅增加,而且其平均旅行时间显著缩短。 Frances P.Sasscer and Walther Lederer,“International Travel in 1950,”in the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Commerce,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Vol.31,No.5(May 1951),pp.21-22.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角是美国的中产阶级,这一群体出境旅游的人数大增。他们追求短时高效的旅行,在休闲时间、私人空间和旅行体验上更追求“实用主义”。

从旅游目的地来看,二战前美国人赴欧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是英国,而在马歇尔计划实施后,接待美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前10个欧洲国家中,没有了英国的踪影,希腊、法国和瑞士则高居前三。1948年有10多万美国人前往法国旅行,带动了巴黎的度假区、酒店和商店的发展。 United States Travel Division,“Travel Round-up,” Travel USA,Vol.1,No.1(1948),p.14.对意大利和法国而言,1950年来自美国游客的美元收入相当于美国商品在该国销售收入的近50%。到1951年,法国、意大利和瑞士跃居美国公民旅游首选地前三名,因为它们是当时美国赴欧洲国际航运路线上的主要国家。据相关调查显示,在赴西欧旅行的美国游客中,有94%的美国游客曾去往法国,53%的美国游客曾去往意大利。当时,美国通往欧洲的主要航线都要在巴黎经停,其他国家或地区(例如美苏对峙激烈的东德与西德)因安全形势等因素,吸引的美国游客相对较少。 Alexander P.Langer,All Flights Lead to Rome:The Diplomacy of American Tourism in Italy 1945-1980,p.52.

美国旅游援助的成效不仅体现在赴欧游客人数的增长,而且还表现在西欧地区旅游设施与服务能力的提升。在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美国将其酒店管理模式复制到西欧国家,重点培育中产阶级的消费市场、合理化的劳动实践、对新技术的投资及美国商业技术的应用。 Christopher Endy,Cold War Holidays:American Tourism in France,p.84.对此,美国学者麦肯齐(Brian A.McKenzie)称,马歇尔计划对重振法国旅游业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多了几分“美国化”色彩的法国旅游业是“旅游者的天堂”。 Brian A.McKenzie,“Creating A Tourists Paradise,” p.50.不啻如此,美国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还表现在对西欧旅游业和广告公司的技术培训、对跨大西洋的交通运输业的引导,以及促进外国游客购买免税商品等方面。这些措施对鼓励美国人在西欧地区的旅游消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Christopher Endy,Cold War Holidays:American Tourism in France,p.54.

不仅是西欧传统盟国,马歇尔计划对奥地利的战后经济繁荣也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旅游援助项目对奥地利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复苏功不可没。“马歇尔基金为战后奥地利的经济奇迹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在许多方面比德国的经济奇迹更令人印象深刻”。 Günter Bischof,“‘Conquering the Foreigner:The Marshall Plan and the Revival of Postwar Austrian Tourism,” in Günter Bischof,ed.,The Marshall Plan in Austria,New Brunswick and 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0,p.358.1950年至1955年间,马歇尔计划资助奥地利重建其现代化酒店、水疗中心、缆车、街道和交通设施。奥地利旅游官员哈拉尔德·兰格-汉塞尔(Harald Langer-Hansel)指出,马歇尔计划的规划者强调旅游业是推动欧洲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 Günter Bischof,“‘Conquering the Foreigner:The Marshall Plan and the Revival of Postwar Austrian Tourism,” pp.358-359,371.正如进步主义联盟的首席协调员特奥多罗·莫斯科索(Teodoro Moscoso)所说,“抓住一个游客,你就会发现后面有一个投资者”。 Dennis Merrill,Negotiating Paradise:U.S.Tourism and Empire in Twentieth-Century Latin America, Raleigh: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9,p.186.

当美国积极推动西欧旅游业振兴的时候,美国的国际旅游收支却出现了逆差现象。在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也不遗余力地开发旅游市场,发出了“前往美国旅行”的呼声, U.S.House of Representatives,Travel in the United States:Hearing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Interstate and Foreign Commerce,80th Congress,2nd session on H.R.6136,A Bill to Amend the Act to Encourage Travel in The United States,Approved July 19,1940,May 21,1948,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8,pp.25-26.波士顿旅游公司等企业也在竭力招揽欧洲游客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和黄石国家公园等美国风景名胜区。 “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 Appoints Advertising Chairman,” Daily Boston Globe,Jun.5,1949,p.28.然而,欧洲赴美旅游人数增长缓慢,到美国旅行的游客仍主要来自美洲国家。在1948年赴美旅游的近29万名外籍游客中,多数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 参见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1948,pp.75-76.1947年,欧洲及地中海地区游客赴美旅游支出约为6400万美元。是年,欧洲国家为节省美元支出,还对其国民用于娱乐和旅行的美元兑换额度做了限制。到1948年,尽管欧洲赴美旅游人数有所增加,但其旅游支出却降至5600万美元。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1948,pp.75-76.1948—1952年,外国特别是欧洲赴美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支出,都明显低于美国赴欧洲旅游的人数和消费支出。美国在1948年、1952年和1955年的国际旅游收入分别为3.34亿美元、5.5亿美元和6.54亿美元,而在这三个年份欧洲游客在美国的旅游支出占比分别只有17.1%、7%和9%。 参见U.S.Department of Commerce,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70,p.406.显然,马歇尔计划的旅游援助项目在给欧洲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给美国自己带来了不小的旅游贸易逆差。这种窘境刺激了美国国内的保守主义势力,特别是锋芒初露的“消费者民族主义”(Consumer Nationalism)思想的泛滥。这一思想主张美国公民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将个人与民族认同结合起来,支持美国的旅游产品,抵制赴欧旅游活动。 Jay Wang,“Consumer Nationalism and Corporate Reputation Management in the Global Era,”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Vol.10,No.3(2005),pp.223,225-228.美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也将扭转美国国际旅游收支逆差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旅游援助的冷战外交含义

美国对西欧的旅游援助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而且还迎合了美国政府出于冷战目的拉拢西欧盟国的外交考量。马歇尔计划中的旅游援助项目从孕育到实施,始终与美国的冷战外交和建立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相互交织,其政治与外交含义不容忽视。

1947年美国政府酝酿对欧旅游援助计划时,商务部长W.A.哈里曼(W.A.Harriman)就明确表示:“实现国家间的游客自由流动,是建立持久的国家间友好关系的重要因素。因为鼓励国际旅行将促进贸易、经济和金融稳定,推动国家间科技和文化交流。因此,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行动,消除旅行障碍,简化出入境手续,实现出国旅游的深远意义。” U.S.Congress Senate,Travel Restrictions:Hearings before a Subcommittee of the Committee on Interstate and Foreign Commerce,80th Congress,1st Session on S.Res.111,a Resolution Relative to Modifying Restrictions on Travel by American and Foreign Citizens,June 10,11,and 13,July 16 and 18,1947,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7,pp.31,34.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鼓励民众自由出国旅行,展示其国家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在海外塑造美国自由民主的国家形象。

旅游援助计划作为美国宣传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工具,与《1948年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 Act of 1948)中通过教育、文化、体育和旅游观光等活动“向外国展示文化特色和美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以及美国的经济与社会制度”目标一致。 United States Congress,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 Act of 1948,Public Law 80-402,62 Stat.6,Jan 27,1948,80th Congress,Second Session,H.R.3342,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8,pp.6-14.1950年4月,杜鲁门政府提出实施所谓“真相运动”(Campaign of Truth),宣布冷战“首先是一场争取人类思想的斗争”,美国必须“让其他国家的人了解美国真实情况,否则我们将在坐视其他国家宣传的情况下输掉这场争夺人类思想的战斗”。 参见Walter L.Hixson,Parting the Curtain:Propaganda,Culture,and the Cold War,1945-1961,p.14.旅游援助计划从孕育之初,就被赋予了超越经济层面、服务于美国外交战略的历史使命,是美国争夺人心的“心理战”的组成部分。在启动旅游援助计划之后,美国政府在相关领域开动了宣传机器,加大对西欧国家的文化攻势。1949年,美国国务院国际新闻出版处的弗朗西斯·W.克尔(Frances W.Kerr)称,美国媒体在宣传美欧游客互访的旅行事项时,用19种语言介绍美国的电影、国家庆典、度假胜地及节日等“旅游信息”,目的是向在“铁幕”后面的苏联人和东欧人介绍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United States Travel Division,“At Your Service:U.S. Information Abroad,”Travel USA,Vol.1,No.11(1949),p.12.美国富布莱特计划的发起人、国会参议员J.威廉·富布赖特也在1950年直言不讳地说道:“打破我们与盟友间无知、偏见和障碍的有效措施,就是发展经常被忽视的旅游业。” William Fulbright,“Promotion of Tourism Can Supply Europe,” Wednesday,26 April,legislative day of 29 March,1950,US Congressional Record,Proceedings and Debates of the 81st Congress Second Session,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50,pp.3003-3004.

基于旅游援助项目的冷战外交性质,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告诫美国人民,马歇尔计划的目标不仅是帮助欧洲实现经济复苏,而且在于使美国与西欧建立一种“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纽带,游客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支点”。 Gene Sherman,“U.S.Tourists Are a Part of the ECA,” Los Angeles Times,March 23,1950,p.5.通过美国人赴欧旅游,“美国的生活方式、美景、思想、民主制度,以及追求效率等特质都值得向欧洲人推广”。 U.S.Congress,House of Representatives,Travel in the United States:Hearing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Interstate and Foreign Commerce,80th Congress,2nd session on H.R.6136,A Bill to Amend,the Act to Encourage Travel in The United States,July 19,1940,May 21,1948,p.8.恰如著名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恩迪(Christopher Endy)所言,要通过美国公民的旅游来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 参见 Christopher Endy,Cold War Holidays:American Tourism in France,pp.1-2; Harvey A.Levenstein,Well Always Have Paris:American Tourists in France since 1930,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pp.ix-xiii. 因此,美国公民被赋予了普通游客和推进美国公共外交的“民间大使”的双重身份,其中“民间大使”的身份超越了作为普通消费者所需承担的社会与政治义务。然而,美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对在欧洲旅行后归来的美国公民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在旅游期间更多的是追求旅游所带来的精神与心理愉悦,不愿履行所谓“民间大使”的外交责任。对此美国商务部的官员辩解称,旅游援助计划在客观上增进了“美欧之间的了解”,虽然“受访者中很少有人知道旅游产品是参与马歇尔计划的许多欧洲国家最大的单一出口商品”,但实际上多数人只是在无意中扮演了美国文化的传播者和美元投资者的角色。 John E.Booth,“Studying the U.S.Tourists Reaction to Europ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30,1949,p.15.这种结论在后来的调查中也比较普遍。1950年,美国负责旅游援助计划的官员在调查后发现,旅游援助计划承载的冷战外交理念并未受到赴欧游客的普遍支持。

实际上,这种结果源于旅游援助项目本身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它作为冷战外交政策的载体,让美国赴欧旅游公民履行“民间大使”的义务;另一方面,从美国公民个人的角度看,他们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其旅游行程和时间安排都无法摆脱市场规律的限制。他们不是为“外交责任”去旅游,而是以游览名胜、购物消费和休闲娱乐为主。 Alexander P.Langer,All Flights Lead to Rome:The Diplomacy of American Tourism in Italy 1945-1980,p.51.在此逻辑之下,游客往往不愿意接受政府的外交辞令,而是选择享乐优先。尽管如此,他们的旅游消费在客观上的确给西欧国家带来收入增长,缓解了各国的美元短缺,推动了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旅游援助项目强化了大西洋两岸国家间纽带这一客观事实,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援助计划中的外交政策目标。因此,《洛杉矶时报》于1950年指出,美国公民通过自己在欧洲的旅行,也在为“巩固国家间的友谊”添砖加瓦,那些“脚踏实地的游客给外国人留下了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Gene Sherman,“U.S.Tourists Are a Part of the ECA,” Los Angeles Times,March 23,1950,p.5.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公民在欧洲的旅游和购物本身就是对美国的公共外交做出了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美国政府实现了其既定的目标。 Alexander P.Langer,All Flights Lead to Rome:The Diplomacy of American Tourism in Italy 1945-1980,p.57.

结  语

综上所述,旅游援助项目作为马歇尔计划的组成部分,是美国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举措之一,它不仅是对西欧战后严重的“美元荒”和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应对措施,而且通过多边合作机制下的官方机构、非官方团体和个人的合作参与,有力地助推了美国拉拢西欧盟国加入对抗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外交目标。从旅游援助的角度看,“消费者共和国”理念反映了马歇尔计划旅游援助项目的核心思想,代表了二战后美国在欧洲积极传播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新的消费习惯。 Sheryl Kroen,“A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Consumer,” The Historical Journal,Vol.47,No.3 (Sep.,2004),p.731.关于“消费共和国”的概念,参见Lizabeth Cohen,The Consumers Republic:the Politics of Mass Consumption in Postwar America,New York: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Inc.,2003,pp.111-166.美国人的海外旅行经历还在公共外交层面影响了西欧人心目中美国的国家形象,从而为美国政府改善其在西欧盟国的公共舆论开辟了新渠道,开启了美国公共外交的新维度。虽然美国公民赴欧旅游造成了美国国际旅游收支逆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但是通过在欧洲推进“美国式”的国际旅游模式,旅游也成为美国传播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反共意识形态的政治工具。一些美国学者对美国的旅游援助计划冠以所谓“消费者国际主义”(Consumer Internationalism)的美誉, Steven J.Lawrence,Consumer Xenocentrism and Consumer Cosmopolitanism: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Scales of Constructs Influencing Attitudes Towards Foreign Product Consumption,Detroit,Michigan: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12,p.32.意指美国政府和公民出于对欧洲的同情,以消费欧洲旅游产品的方式,帮助西欧国家走出经济濒于崩溃的阴霾。这一评价忽视了旅游援助计划所带有的意识形态色彩。

责任编辑:郑广超

Dual Dimensions of United States

Travel Aid to Western Europe in the Marshall Plan

ZHANG Yu-ting,LIANG Mao-xi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China

)Abstract: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Cold War,the US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Marshall Plan to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for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need of containing the Soviet Union.Under its influence,the US-European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was established,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US travel aid program to Western Europe,increased the income of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lleviated the problem of “dollar gap” in the economy,opened up the US economic and trade market to Western European,and accelerated the flow of US commercial capital in Western Europe.The consultations,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an over travel aid programs had an impact on both economies and diplomacy fields.Fueled by the travel aid program,international travel became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disseminate its values and the way of life,as well as a political tool in the service of Americas Cold War diplomatic strategy.In this sense,the Marshall Plans travel aid program opened up a new dimension of American public diplomacy.Some scholars had branded the travel aid program as “consumer internationalism”,which obscured the essence of the US governments Cold War diplomacy and its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conomic hegemony.

Key words:Marshall Plan; United States Travel Aid; mass tourism; Consumer Internation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