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劲松,高级记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1995年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以来,先后供职于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参加过“中山舰打捞”“九八长江特大洪水”“三峡工程蓄水”“2008汶川大地震”等重大报道;2012年主持创办湖北省第一本政经类新闻期刊《支点》。
一诞生即风华正茂!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全球第四”“亚洲第一”和“中国唯一”的标签日渐醒目。昔时“货到汉口活”,如今“货到花湖快”。
自2023年下半年起,这里的每月货邮量屡创新高,单日货运航班量甚至一度超越位居首位的上海浦东机场。
从中央到地方,多方力量共同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十年磨一剑,一步万里阔。作为国家的重大生产力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国实践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和重要枢纽的战略支撑,花湖机场开启了更具挑战性的新征程。
国之重器,当有一部文学作品来记录!
《空中出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花湖实践》是作者历时七年倾心创作的一部全景展现湖北省“头号工程”、中国式现代化标杆、新质生产力实践样本——鄂州花湖机场规划、建设、投运、展望等时代风貌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
本书围绕建设中国内陆货运“空中出海口”,分为“新风口——天选之城”“新动脉——空中出海”和“新引擎——超前布局”三部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细节感人肺腑,一系列高端前沿技术首次大规模应用。
在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新民看来:《空中出海》是新时代文学的切片,从厚重的历史和沸腾的当下之间,找到了融合言说空间;《空中出海》是“挑战不可能”的时代精神的写照。
诸多条件处于劣势的鄂州,要建设机场“本是”一件不可能之事。难得可贵的是,在作者笔下,体现这种精神的,不仅仅有鄂州市委市政府众多官员,还有普通大众,尤其那些搬离家园、为了机场建设而做出重大牺牲的普通老百姓。他们也在挑战文化传统的羁绊、挑战对于故土难离的情感依恋。
鄂州花湖机场是中国航空货运的“开端之作”,每走一步都在创造奇迹,“每扇动一次翅膀”都备受关注!辟天路以翔翥,融全球作比邻。当空管塔台、转运中心等新的地标景观在花湖机场的开阔地域形成时,中国内陆货运的“空中出海口”已打开大门!
时间来到2023年辞旧、2024年迎新之际。花湖机场转运中心“工”字形主体结构靠南一侧,顺丰集团综合业务楼的外观犹如一艘大型游轮。
“指挥舱”所在位置,一间超大的办公室,半环绕落地玻璃窗外,跑道上各类飞机的起起落落和装卸运输车辆的进进出出,一目了然。作为货运枢纽机场的“舵手”之一,王卫高大魁梧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这里。
十年前,他在“鹏城”深圳谋划天路出海,振翅欲飞;十年后,他来到以凤凰为图腾的鄂州,疫后重振,涅槃重生。
这一年是顺丰集团的“而立之年”。当初那个赤手空拳从粤港澳大湾区打拼起家的热血青年,人到壮年已成长为操盘全球航空货运网络的业界领袖快递之王,他带领团队在自古就是水陆交通要冲的湖北成功构建起连接全球的“天空之心”。
“不拓新,就出局!”每隔十年,王卫都会给自己和团队树立一个目标。只有不断前行,不断开拓创新,不停地挥洒汗水淬炼意志,他才能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中里享受这不舒适却内心丰盈的自由。
“我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待在湖北及花湖机场!”王卫在一次公开场合表态。对于一个“押了顺丰身家性命”的重大项目,他不可能“袖手旁观”。
对外通达辽阔空间,向内探索精神解放。作为“天空之心”,货运枢纽机场不仅仅是顺丰的,也不仅仅是湖北及鄂州的,它是中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和对接世界市场的重要平台。
这一年,鄂州撤县建市恰好步入“不惑之年”。一城一企各自奋进,不期而遇,闯关夺隘,奋楫笃行,共同携手,十年奋斗,终圆“航空货运枢纽之梦”。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凭借大步向前的实干精神,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一座欣欣向荣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见证这一沧海桑田的变化中,顺丰集团上演了“从零到大”的崛起传奇,运营业绩突破2000亿元,产值跻身千亿元公司行列。
如今,在这座被称为湖北之深圳的“改革之城”——鄂州,顺丰集团能否实现基业长青,完成从大走向伟大的蜕变?当一个企业扎根一个区域,进而肩负起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之时,或许就已经拥有了向下扎根、向上攀登的勇气,携时来天地同力,奔向远大前程。
当然,新冠肺炎疫情3年导致全球经济震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到来,“亚洲第一、中国唯一”航空货运枢纽建成投运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但也无疑是一场形势严峻、任重道远的挑战,需要足够的时间来给出答案,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激情接力。
鄂州花湖机场建成投运只是第一步。货从哪里来?客从哪里来?又去向何方?也就是说,如何实现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有效互动和高速运转,将是更为艰巨的探索!
鄂州花湖机场的长远愿景是“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物流体系枢纽平台”,并在“任何时间、空间为任何货物提供最快最丰富的物流方式选择”,远期超900万吨年货运量将雄冠全球。
连接世界的恢宏蓝图令人神往,但重重挑战已在路上!挑战往往酝酿着机遇,面对挑战,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更能够抓住机遇,成为站上时代潮头的弄潮儿。
2023年年终“结账”:鄂州花湖机场已开通45条国内货运航线,并导入11条国际货运航线、连通13个国际航点;货邮吞吐量达25万吨,到2024年有望突破120万吨,“超级运力”开始逐级释放。
“整座城市都将搭乘国家战略融入世界潮流中!”鄂州市委书记孙兵对鄂州的未来充满憧憬,但他也明白这座集悠远历史与革新开拓于一体的城市,不像当初的深圳那样几乎是一张可以尽情挥毫泼墨的白纸,以物流汇聚之势带来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需要涤清的弊端和铲除的滞浊还有很多。
孙兵在一次会议上特别强调,讲好“鄂州故事”不能关起门来“放鞭炮”、桌子底下“放风筝”,要打开格局、放宽视野,进一步提升鄂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借梯登高、借筒传声……面向全球展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鄂州实践”。
“‘苹步青云酬壮志,乘‘丰而起赢未来。”鄂州市委副书记王玺玮曾以这样精心构思的联句向美国苹果公司和顺丰集团的合作表示祝贺。这一刻,苹果公司在此设立的顺丰鄂州机场区域分拨中心正式启用,但这一具有行业引领风范的携手,由于合作双方外宣低调的要求,并没有引起应有的舆论关注。
王玺玮在致辞中向苹果公司代表蒂姆透露了关于机场建设的一些重要动向:湖北省已与海关总署达成共识,明确鄂州空港综合保税区分步建设方案,先于2023年底前批复鄂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然后计划于2025年前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甚至升级为特殊综保区。
这显然是一个“以退为进”的方案。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海关总署几经协商,在原鄂州空港综合保税区规划的基础上,先行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武汉海关现场考察后,确定拟申报面积约0.1平方公里即150亩。
保税物流中心主要分为A型和B型两种模式:A型是指以一个物流公司为主,满足跨国公司集团内部物流需要开展保税货物仓储、简单加工、配送的场所,这种模式已在上海闵行区开展试点;B型则指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
自8月18日至11月28日,中国一冶项目团队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奋战100天完成鄂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2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这样做是为了尽快逐步提高鄂州空港综保区向上申报的分数。”一冶湖北公司副总经理、鄂州片区分管领导杨胜文透露,鄂州空港综保区申报原本想单靠引进重大项目一次性达标,但由于种种不可控因素被搁置下来。
按规划方案,鄂州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内容包括海关监管仓库、海关查验中心、卡口、海关围网等。与此同步,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先期在顺丰国际货站建设“水果、冰鲜水产品和水生动物”三项海关指定监管的临时场地,用于满足当前国际货运进口需求,待海关查验中心建成后,再加上进境肉类、植物种苗一并迁入。至于进口药品的监管场地,按武汉海关、药监分局、市公共检测中心的意见,“暂缓建设”。
湖北省委、省政府曾设立2023年底确保机场口岸正式开放目标。但从国家口岸办反馈的消息称,国务院已于6月16日审签2023年度口岸开放审理计划项目,鄂州花湖机场航空口岸开放不在其中。
“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意见,核心还是货邮量有待达标。”鄂州市商务局局长吴刚介绍,航空口岸对外开放属于国家事权,需要经过“进入‘十四五规划”“临时开放”“市场培育”“年度审理”“国务院批准”“对照正式开放标准建设”和“正式开放验收”7个阶段,花湖机场显然还处在市场培育期。
有了货通天下的空中出海口,湖北省、鄂州市不由有了更为高远的追求——对标海南自由贸易岛建设“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这与顺丰控股湖北枢纽项目部总监桂旭当初大胆提出的创新思路不无关系:“建议打造具有部分自由贸易港特征的鄂州空港综保区,或参照上海洋山特殊综保区向国家申请‘鄂州空港特殊综保区,实施‘一线充分放开,区内高度自由。”
开放,既是泱泱大国的姿态,又是海纳百川的气度。打造一座城市、一个省份、一个区域的持续“吸金力”,根本还在于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胜友如云,高朋满座,最美好不过一场双向奔赴:“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买全球”和“惠全球”并驾齐驱。
多少曾经繁荣昌盛的城市,因为交通的衰减而消失;又有多少城市,因为交通的便利而走向新的辉煌。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国内国际“双循环”应势而出,内陆城市迎来了从空中出海的新机遇。
构建航空货运枢纽是湖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关键一步,成为助力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新引擎。可以预见,由花湖机场架起的这条“空中新丝路”,将进一步打造中国内陆对外开放新通道,使资源配置更优化,发展空间更广阔。
相对于航空客运业,我国航空货运仍处于初级阶段。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凸显了航空运输业的资源紧缺,同时反映了全货机在民航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七成以上的航空货运总量是通过客机腹舱运输完成的,其中国内市场通过腹舱运输超八成,国际市场通过腹舱运输约占一半,且装载率普遍偏低。同时,国内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货运市场占比不到三分之一。
然而,从鄂州花湖机场建成投运的那一刻起,重塑中国航空货运格局的大幕已经拉开。当“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与鄂州这个未来“快递物流之都”开展深度合作时,一个面向全国的战略应急物资集散中心、辐射全球的国际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已现雏形。
世界就在眼前,未来从此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