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顶层设计 赋能教师发展

2024-07-13 08:15邬翠平唐彩云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8期
关键词:研训青年教师校本

邬翠平 唐彩云

校本研训是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的教学研究与培训,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个人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

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进程,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盱眙县实验小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仁”文化核心理念,优化顶层设计,开展泛在化校本研训活动,为教师发展赋能。

一、立足发展需求,丰富泛在化校本研训课程

为了有效助推教师发展,学校立足实际,确立了“强我师德、练我师能、专我师研”教师发展课程核心理念,积极开发泛在化校本研训课程。

1.厘清研训需求

学校将全校教师依照工作年限分为拔尖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校本研训应适用于不同阶段的教师,课程的精准化和专业化有待加强,校本研训的适需性有待提高。因此,厘清研训需求,开展适合各类教师共同发展的校本研训活动至关重要。

2.明确研训目标

为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开学初筛选出青年教师面临的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确立校本研训的具体目标,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热点、盲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以达到促进教师发展、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目的。

3.丰富研训课程

不同阶段的教师所需要提升的方面各不相同。学校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不断丰富校本研训内容,开发出切合教师需求的泛在化校本研训课程,主要包括通识类和专业类知识,以此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

二、优化研训方案,探索泛在化校本研训内涵

1.内容泛在化:专业成长+通识培训,拓展校本研训学习内容

泛在化校本研训打破以往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研讨,结合教师必备素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成长和通识培训方面的研训活动,多方面进行选择,如写好粉笔字、课件制作、教学论文、课题研究等,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2.形式泛在化:线上学习+线下实践,丰富校本研训学习形式

依托当下智慧校园的优势,校本研训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开展线上课程学习+线下课堂实践或线上学科教研+线下实践成果展示等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做到线下线上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学教研相结合、学习实践相结合。

3.人员泛在化:成熟教师+青年教师,扩大校本研训辐射力度

校本研训面向全体教师,需开展适合不同阶段教师的活动才能有效提高研训实效。针对此特点,学校把拔尖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结构优化组合,让所有教师都有学习成长的机会,扩大校本研训的辐射力度。

三、搭建研训平台,架构泛在化校本研训体系

为了满足不同阶段教师的不同需求,学校积极构建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维度、多层次的校本研训课程体系,搭建了多个教师发展成长平台,切实做到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其中有面向全体教师的学科教研活动,有针对青年教师的青年夜校,也有适合教师梯队发展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不同平台作用不同,学习内容也不同,各有侧重又互相关联,形成网状学习平台,构成全校校本研训体系。

1.常态化开展学科研讨活动

在以往校本教研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积极调整补充内容,创新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各学科依据自身特点,紧跟课程改革步伐,着重开展“集体研究、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通过每周定时开展学科研讨活动,使常态化教研活动更加扎实有效。

2.多样化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

为了帮助全体教师更好地发展,学校重视“青蓝工程”建设,将拔尖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组建为“1+2+N”模式的梯队式教师发展共同体,通过这样“老带新”的形式,既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又让青年教师得到发展,还能让成熟教师不断成长,形成良性发展的学习团队,在同学同研、共同成长中实现“青蓝同辉”。

3.精准化开展夜校学习活动

为了帮助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坚持开展青年夜校活动,主要面向进校三年的青年教师,以教育教学通识培训为主,根据青年教师面临的困境制定菜单式学习内容,每次以集中或分组的形式,围绕不同主题精准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采用专家引领+学员展示、台上示范+台下互动、情境再现+同伴互助、主题沙龙+现场答疑、课堂学习+作业反馈、知识学习+成果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泛在化校本研训通过优化顶层设计,为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场,在多样态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加强教师的师德、师能、师研建设,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师发展赋能。

猜你喜欢
研训青年教师校本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