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作画 以画传道

2024-07-13 13:58柴巧卓
祖国 2024年9期
关键词:石材哲学创作

柴巧卓

泱泱洛水是一条流淌着文字、文明、文化的大河,孕育了灿烂的河洛文化,也成就了洛阳、塑造了洛阳。在洛阳城的洛水之滨,坐落着一栋白色三层建筑——洛阳石画艺术博物馆。早在2016年,洛阳石画艺术博物馆就经过河南省文物局审批为洛阳市民办博物馆。馆内展示了数百幅将中国传统绘画技艺与石材天然纹路巧妙融合的石画作品,这些作品以其原创性品格展现了中国石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天然偶得成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石画学创始人、洛阳石画艺术博物馆馆长杨中有以天然大理石板材为基石,顺应其自然纹理,以独特的技法在国内外独创石画艺术,展现出一幅幅精美的中国山水画卷。他所创立的石画艺术是对山水画体系的创新与发展,挥洒着原创性的笔墨精神,以画载道,以道释画,被称为“艺术的哲学、哲学的艺术”,成为独树一帜的绘画艺术门类。

谈到为什么在石头上作画,年近古稀的杨中有先生回忆起当年的故事。“40多年前的一天,我在河边散步,发现水中的一块鹅卵石五彩缤纷,甚是好看。这种大自然创造的花纹是大美之物。我自小就热爱绘画,看到这块鹅卵石,不由得想用画笔给它上面那些似像非像的景物填补、融合。”至此,杨中有先生对石画的迷恋一发不可收拾。目前,占地2600平方米的洛阳石画艺术博物馆,展出了杨中有先生创作的数百幅石画作品,青山、绿水、朝阳、帆船、松柏、飞鸟等在石面上悉数呈现,惟妙惟肖。作品中小的只有十几厘米见方,十分精致,大的则有两米多高,气势磅礴,一楼展厅中的《云峰祥瑞图》绘制在一整块长2.5米、宽1.5米的大理石上,石面上一道道天然形成的平面纹路经过绘制,变成了嶙峋的山峰。一眼看去,层峦叠嶂,极富立体感,山水亦“入石三分”。杨中有先生介绍,根据石材的大小不同,创作一幅石画要花一天甚至数天的时间,创作石画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石材,根据石材的石质、颜色、纹路等特点,构思意向和图像;其次把石材的表面打湿,将水墨、油彩等颜料绘制在石材上,待其干透后,颜料渗入石材的纹路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石画绘初心

石画艺术来源于古代岩画,是人类早期的艺术形式之一,用来托物言志、寄情山水。古都洛阳有诸多以石类为审美对象的民间艺术,石画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融入赏石之中,赋予赏石更高的文化寓意,是人类岩画艺术的传承。杨中有先生在创作石画之余,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还出版了《中国石画学》《杨中有石画珍品集》《中国名流丛书·石画卷》等专著,特别是《中国石画学》的出版,完整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风骨,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完整的石画艺术体系的形成,将中国石画艺术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在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石画艺术改革了绘画的基质,以石为本,凸显山水画的天然气质,道法自然,与天地造化交流融汇。天然是中国画的最高品格,也是中国画家所追求的神韵、气韵所在。石画所展现的正是那返璞归真的“天然”,正是那天地间与人亲善的灵气、清气、秀气和奇气,沁人肺腑,无与伦比。美石,千石千面,所函具象,鬼斧神工,非人力所及。但是,美石之中缺少人意,需要合入人的精神、人的气质,才能启迪人教化人,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堂奥。正如杨中有先生介绍的那样:“石画是天工造化第一笔,人工创作是第二笔,二者的和谐就是佳品、精品、妙品,天人合一是永恒的哲学命题,也是大美之源”。

“形式美,构图美,构架美,书写美,水墨美”,是中国书画具有的视觉性美,而中国石画在“五美”的基础上独具一种“朴素美”。杨中有先生在创作一幅黑白为主的作品时,画的是山是云是松,未施艳丽之色,画后坐观,“觉得画中之物犹如我的本性,亲和我身心,荡气回肠,遂成诗意--‘大云如潮山涌起,仰望苍茫托怀抱”。杨中有先生曾有一篇创作心得:我以“素者入心”为主题创作了好几幅石画,想表达美学方面的一个本质问题,想在五彩缤纷、灯红酒绿的当今向人们展示一下我们民族那份久远深邃的理性与体验,这就是“朴”与“素”。“素”是质朴无饰,“朴”与“素”是本性、本质、原本之意,也是一种至美。“素”是平淡,是雅致,是沁人心脾的灵气、韵律、意境和人类与生俱来的依恋。

妙笔承文化

观杨中有先生的石画作品,无论浩荡天风,还是云山大川,自有一股英雄之气从笔端喷薄而出,这种气势从何而来?杨中有常说,一幅石画作品如果能激发观者对生活、对自然、对生命感悟,涤荡其心灵,开阔其心胸就算成功了。他画山,是因其“巍巍峨峨,浑如天地之脊梁,风云为其助势,群松为其护拥,稳重博大,俯仰百变”。杨中有先生不仅仅是单纯在石头上作画,更是以石画作为宣扬老子哲学的载体,正是以他的智慧与持之以恒的毅力,将笔墨色彩融入天然之中,以道入画,道在其中,使之默切、升华、创造出令人感悟的真善美作品,感染了千千万万的观者。石画所展现出的天地山河之善美,是每个人原本具有的核心存在——“道大,人亦大”的展开与发挥,此情此景就是自我的存在;自信人生与天、地、道一样的伟大而谦虚,开进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

中国石画艺术秉持的宗旨理念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石画的艺术使命有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今人类社会处于大转型时期,艺术主动承担起表现大宇宙观、大生命观的使命。“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石画的“道法自然”生动诠释了“道大,人亦大”的理念。石画山水让人观照内心世界,你的原本存在于宇宙同等的伟大。杨中有先生潜心研究《老子》、研究中外哲学20余载,尤其是研究科学的前沿理论与哲学的相关性成果丰硕,出版了《天下人的大道》《宇宙的大道》《美与善的大道》《老子哲学体系纲要》《大道哲学·中国哲学的复兴》等著作,忠实地践行着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石画艺术之法,在天人合一的山水画卷中,外在与内在的大气象中交流互补,画者如此,观者亦如此。中国石画是以哲学为引领的艺术形式,以艺载道、“为往圣继绝学”是其宗旨;当然,立于潮头之上,伴随哲学解读西方艺术是其必然的使命;生命在于心态,艺术系乎哲思。

讲哲学、作石画,不忘初心,遵道贵德。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石画艺术,将哲学蕴以美学,作为“大道之美”诠释与表达集大成者,必将在中华文化艺术殿堂中、在赓续中华文脉的时代长卷中留下浓重绚丽的一笔。

以石作画,以画传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石材哲学创作
2020年《石材》目录
为何石材难以大量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材洞采风险预防
2019年中国石材贸易仅86亿美元,再次表现深幅下挫——中国石材贸易已经失去多个世界石材第一
菱的哲学
《一墙之隔》创作谈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