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心怀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者和进步青年,把鲜血和生命留在吕梁山间,铸起一座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不朽丰碑。画家孙向阳于2009年创作的油画《吕梁巾帼》(249×260cm,见封底)就塑造了一组敦厚朴实的吕梁山区抗日妇女形象,她们有的扛枪、有的执矛,神情庄重而坚毅,在鲜红的“妇女自卫队”旗帜指引下凝视前方。画作用起伏变化的构图体现出吕梁山区的地形特征,把人物置于土坡顶部,仰视的视角凸显纪念碑式的庄严肃穆;冷灰的天空、黄土坡和人物黑灰着装的重色块团,形成冷峻的色彩氛围,鲜红的旗帜提亮整体画面,强调了作品主题。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外敌入侵,中华儿女奋起反抗。在以吕梁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妇女们巾帼不让须眉,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尤其是1939年晋西北妇女救国联合会成立后,根据地17个县已有妇救会员5.2万余人、村妇救会430个,她们广泛发动妇女拥军支前,并组织集训妇女自卫队,积极开展抗日斗争。兴县妇女就组织起2500多人的妇女自卫队,还在反“扫荡”斗争中成立30多支妇女代耕队。广大妇女在救护伤病员、组织生产、动员参军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书写了一部不朽的吕梁巾帼英雄传。
面对生存困难的艰苦条件,吕梁儿女勒紧腰带、节衣缩食,保证了根据地军民的物资供给。“十万人穿衣,全凭女同志”就是晋绥边区军民对广大妇女积极纺织、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鼓励和赞扬。其中,妇女特等劳动英雄张秋林办起“秋林合作社”,带领广大妇女掀起纺织热潮,以实际行动有力支援了抗日。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至1945年,晋绥根据地支援中央的经费一般要占到边区财政的50%至60%,而吕梁几个专区则占到了70%。解放战争时期,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面对敌人的血腥杀戮毫无惧色地说出“怕死不当共产党”的誓言,毛泽东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梁儿女在极端贫困落后的条件下,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吕梁儿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1979年,离石县赵家山大队搞起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包产到人到户的实践。1992年,吕梁率先在全国进行“四荒”拍卖,开创山区小流域治理先河。1994年,吕梁土地流转制度的探索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一条政策写进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吕梁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实践中摸索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主的扶贫模式,打造合作社造林扶贫、光伏产业扶贫、“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扶贫等品牌,形成一整套可以复制的“吕梁经验”。一代代吕梁儿女接续谱写着新的时代华章。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吕梁山区考察调研时强调:“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的指示,必将不断激励吕梁儿女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更多新的贡献。 (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