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中高考导向, 在变革中实现“华丽转型”

2024-07-12 12:41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4年6期
关键词:改革学校教育

策划/好老师智库    执行/牟姝玲

6月丰收季,新一年的中高考又将如期而至。中高考历来备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和高考考题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变革反映了教育的时代特征,同时也给中小学校和教师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新中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校及一线教师如何应对压力和挑战?本期好老师智库聚焦中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的转型和教师的实践,特别邀请了教育领域专家和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学段的学校、教师从不同角度分享其探索育人新方向、新模式的经验和方法。

专家观点

方华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局长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走进未来的“未来人才”

每年6月,称之为考试月,以高考、中考为代表的考试都会如约而至。中高考和社会发展与进步一样,需要不断优化与改革,现在又是中考、高考同时改革的“阶段时期”。我想以“走进未来的‘未来人才”为话题谈谈新中高考带来的教育、教学、教师等方面的系统变革。

一,中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任何改革都是多元因素汇聚于某一点时的聚变,中高考改革也是如此。中高考改革目的是基于时代发展、政策需要和人与人才需求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

时代发展包括基于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等方面;政策需要包括国家发展、政策逻辑、社会变革和教育定位等方面需要;人与人才需求包括人的社会属性、学习能力、社会作用、知识获取等方面需求,人才需求包括人才定位、人才成长、人才作用等方面。

这里需要格外提醒一下,中高考改革要有更长远的视野,还要基于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也称之为未来人才,以及人才适应未来社会,也称之为人才未来。

二,中高考改革,改什么?

中高考改革改什么?表层来看是改考什么,也就是考什么学科与考什么内容,当然,还有怎么考等方面。中高考通过考什么和怎么考改革,实则上是反推教什么与怎么教,学什么与怎么学的变革。

中高考改革必然带来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的“横空出世”,接下来就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教学实践系列改革。改革带来最大冲击的,就是教师。教师如何从理念、能力、方式、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改进,是区域教育行政与业务管理部门所面临的挑战,给学校培养教师队伍提出新的标准,教师自我变革、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是当务之急。

三,中高考改革带来什么变革?

大家都说,评价是“牛鼻子”。中高考成绩就是区域教育评价“牛鼻子”上的“牛鼻子”。中高考改革带来了国家层面的课标、课程、教材等方面改革;中高考改革带来了省级、市级、县区级和学校层面的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班级样态、教研方式、学生成长、家校协同等方面的变革。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以中高考改革为契机,进行教育治理、教育评价、教育配置、教育队伍等方面变革;教育业务管理、研究与指导部门应该聚焦中高考改革研究,加强课标、考试、课程研究,提升师资培训、课堂改革、考试评价、教研方式等方面;学校方面应该从课标研读、课程研发、教材研讨、考试研做、课堂研制、教师研训,以及班级设置、设施设备配置、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教师是中高考改革的落地者,也是中高考的最后一公里。

中高考改革是新时代教育改革一环,也是引人注目的一环,但我们不能站在中高考改革看中高考改革,而是要站在时代、政策与未来看待这项改革。任何改革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中高考改革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站在未来人才与人才未来去思考中高考改革,那么这一改革才会达到预期成效。未来已来,已在未来。

学校探索

小学:重基础、促全面、敢选择

根据新中高考改革的方向,小学阶段的教育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基础学力、全面发展以及自主选择。这一阶段应重视语文、数学、英语3门工具性学科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同时加大力度拓宽学校课程体系的长度和宽度,让学生在尽量多的课程“跑道”上体验与成长。新高考改革方案中“3+1+2”的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所以小学教育可以尝试在学习时间、空间、技术上尽量返自主“红利”给学生,引导他们敢于做选择。

甘肃省华亭市实验小学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华亭市实验小学积极探索创新举措,以更好应对未来的教育变革。

首先,学校着重于课程体系的创新与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学科课程,而是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艺术课程、科技课程等。比如,开设美食劳动、戏剧表演、机器人编程等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与探索中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学校大力推行项目式、情境式、合作式教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学校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视。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德育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举办校园研学周、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展示才艺、竞技比赛中锻炼自己,提升自信心和表现力。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如管弦社团、合唱社团、小记者社团等,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充分发展。此外,还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竞赛和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学校创新构建了“五星耀童年”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置身“五育融合”的宏大背景,如何更好地培育学生,使其成长为全面发展且独具魅力之个体?“五星耀童年”多元化评价体系应势而生,它以仁义、博学、阳光、才艺和笃行这五个维度为核心,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细致地考量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达成“五育融合”的落地实效。

同时,学校还注重家校合作。创新性地提出了“家长访校、访班”活动,分年级组、分批次邀请家长访校,让家长“零距离”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改革举措,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生的成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关注学业成绩。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如担任志愿者、参与亲子活动等,形成教育合力,一学期结束,家长访校、访班达到全覆盖。

总之,面对中高考改革,小学阶段通过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品德教育强化、平台搭建、评价体系多元化、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家校合作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跨学科、个性化、改评价

新中考时代,中学教育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保持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和身心健康的考察,同时强化学科融合和跨学科学习。这意味着学校要从模块化的培养到个性化的培养,坚持“宽”和“活”的教学;教师要发现学生特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要发展个性,提高选择意识和能力。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

面对“新中考 新课堂 新教学”这些重要教育变革,学校不断探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以适应新的考试形式和要求,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研读新课标,更新教师理念。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研读最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了解改革的重点和方向。通过系列专题培训、集体备课、工作坊交流、教学研讨会等活动,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点,科学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将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还给学生。

研究新素养,提升命题能力。中考改革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提升教师的命题能力是学校的重要课题。一方面,学校邀请了命题专家,对教师进行命题技术的专业指导,提高教师对考试政策和命题要求的把握,注重试题的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另一方面,学校组织专门团队,研究中考改革后新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命题能力提升训练。通过模拟考试、命题比赛等活动,帮助教师熟悉新题型、新要求,提高命题的准确度和科学性。同时,九年级备课组团队运用数据赋能,建立立人校本题库,并不断优化迭代题库,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发挥考试诊断、改进教学的功能。

开放新课堂,引领执教水平。学校作为省市义务段课改试点学校和样本经验学校、宁波市作业改革试点学校、镇海区义务段首批“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一直致力于课改。在“中考改革”背景下,学校进一步推进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对话、开放、创新”课堂构建。在前期课改基础上,学校精准分析学情,坚持教学相长,探索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实施形式,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创设学生为中心的跨时空、多资源、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与方法。

除了上述措施,学校还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艺术修养、体育健康、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的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客观依据。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各类进修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确保教师队伍能够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

高中:重体系、强规划、变思维

高考的改革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全新的压力和挑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要主动转型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教师也要根据新的考试形式、内容和要求,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实践,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应对高考。

重庆市垫江中学校

从学校层面,重庆市垫江中学校强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了课堂教学“十要十不准”准则。即要集体备课,不准无教案上课;要课前待课三分钟,不准拖堂下课;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不准挤占音、体、美、劳、微的上课时间;要专注学生教学,不准带手机进入课堂;要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准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于10分钟;要注重精讲点拨,不准每节课学生发言少于10人次;要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作业,不准不同班级作业同类;要先检查学生作业是否完成,不准学生未做未思考时直接按序评讲;要用普通话教学,不准用重庆、垫江等方言上课;要学生每节课做课堂知识小结,不准教师一节课没有教学总结和反思。这项准则保证了学校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学校教师收获幸福和成长,让学校学生收获快乐和成绩。

不仅如此,学校还从管理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学校管理人员每周会从每年级随机抽听3节课,与学校教师深入交流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向,从源头上保证课堂教学首先适应新高考的变化和要求,从根本上突出核心素养的提升。发挥教研组的教学引领作用,带领全校教师借助“教”的活动“研”教,通过“研”提升“教”的能力,在教学研究实践团队中落实新课改和新理念,切实为课堂教学减负增效。

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学校教师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理念更新上,教师利用一切时间阅读教育教学专著、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和研讨,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上,学校教师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方法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对外合作上,教师们主动联系各社会组织,用好社会大课堂,提供更加丰富、有趣,更加接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资源(如社会实践基地、社会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等),形成全领域、全方位、全时空的教育合力。

通过近3年的坚持,垫江中学的课堂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真正将“学生主体”落到了实处。高考成绩也一路攀升,上特殊资格线率由原来的不足40%增至2023年的70%。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校情,只有学校助力,才能落到实处;只有建设一支积极应对新高考的优秀教师团队,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改革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改革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