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援建中巴公路始末

2024-07-12 12:35王树元
党史文汇 2024年6期
关键词:筑路巴方中巴

王树元

1966年3月,中国、巴基斯坦签署《关于修筑喀喇昆仑公路的协定》后,红其拉甫界碑被确定为中巴公路(原称喀喇昆仑公路)的两国接线点。两国境内公路由各自修筑,东段到中国喀什,西段到巴基斯坦塔克特。这条公路前期勘测由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负责,施工由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承担。中共中央要求,国内段务必要在1967年全部完工。于是,正在哈密、和田、阿克苏地区修建飞机场的3500名兵团战士被紧急抽调过来,接受筑路任务。

出国筑路

一年后,中方路段顺利完工,巴基斯坦方面却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按照两国协定标准,巴方还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程和桥梁未修通。巴方工兵部队无力应对冰川密布、水流湍急的复杂地质条件,再加上由于高山缺氧,部队中肺水肿、脑水肿、高山昏迷等高原疾病频繁发作,使得工程进展缓慢。无奈之下,巴基斯坦恳请中方派人援助他们修路。

1968年的中国,经济生产几乎停顿,接到援助请求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陷入沉思。此时的中国,援外是有困难的,但为了这条友谊之路,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决定节衣缩食,给予援助。

1968年3月27日凌晨,新疆军区工兵部队负责人李华仙接到军区命令,筑路部队必须在6月进入巴基斯坦境内援建公路。

李华仙在挑选入巴人员时,除了要求热爱祖国、思想坚定、政治可靠外,特别强调工程队队员必须是男性,要结过婚有孩子,因为修筑国内段公路时,他亲眼看见47名年轻的战友殉职。而此去巴基斯坦筑路,自然环境会比国内更加恶劣,必须以防万一。

发布这样的规定,足以证明,参与这次出国援建的指战员,都要做好因公负伤甚至光荣殉职的思想准备。中国赴巴基斯坦筑路队所承担的任务,是修筑从红其拉甫界碑到巴基斯坦哈里格希村这段142公里长、在中巴公路中海拔最高的路段。

战胜无数艰险

第一批赴巴基斯坦的中国筑路队队员,都是咬破手指蘸着鲜血写请战书,才获批准的。越临近施工地段,援建队员的不适感越强烈,车行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后,空气稀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强烈的高原反应折磨着每一个人,很多人出现呕吐、心慌、鼻孔出血,甚至昏迷等症状。因为交通不便,蔬菜无法运上来,修路人员一年四季只能吃罐头。没有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很多人得了夜盲症,晚上都不敢出帐篷,如厕要几个人拉着手才能去。一些队员还得了痢疾,一个连队近200人,厕所旁就躺了30多个。为了及时如厕,他们不敢回帐篷,只能躺在厕所门口。后来,一名队员发现山上有野蒜苗,挖回来炒着吃,才使大家的病情得到缓解。

险峻的道路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并未难倒中国筑路队,他们战艰险、斗顽石,决心劈开昆仑万重山,用双手在雪山之巅开凿出一条天路。中巴公路在荒无人烟的巴基斯坦北部群山中艰难地向前延伸。

1969年7月16日,一场暴雨造成的泥石流,冲击了正在紧张施工中的中巴公路。原来几十米宽的红其拉甫河猛涨到200多米宽,激流裹石,滚滚而来。危急时刻,工程部得到通报,第三大队七中队271人失联。紧急搜寻后,发现他们被困于三面环水的绝壁之下,可是洪水仍在上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们能够栖身的地方越来越小。就在这时,中队长看到有根平时用来测试的铅丝连接对岸,如果能够顺着铅丝渡到对岸,接通一根钢索,大家就有救了。

然而,细细的铅丝能否承载100多斤的成人重量还未可知,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中队党支部选拔出10名胆大心细、行动敏捷的队员,出发前,他们向着全中队行一个军礼,高喊:“同志们,再见!”此刻,全中队屏息静气,只听见河水的咆哮声。最终,10位勇士依次到达对岸,架通钢索,全队终于脱险。

1971年2月,援巴筑路队圆满完成从红其拉甫到哈里格希村的公路建设任务。李华仙带领战友一个不少,高歌凯旋。

重返筑路战场

1973年6月,根据中巴两国签订的《关于修建哈里格希至塔克特段公路的协定》,我国再度派出9000名施工人员赴巴筑路。新疆军区成立以军区副司令员李长林为组长的援巴公路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承建任务,工地指挥机构仍称喀喇昆仑公路筑路指挥部。

1974年4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乌鲁木齐举行欢送大会。一支近万人的筑路大军,开进巴基斯坦。

这次二期筑路队要完成从哈里格希村到塔克特的路段修筑。除穿越喀喇昆仑山脉以外,还要穿过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红其拉甫河、洪扎河、吉尔吉特河和印度河,地质带的不稳定使这里雪崩、泥石流、塌方时有发生,能够在瞬间冲断路面、桥梁。更可怕的是,这里地震频繁,震级甚至会达9级以上,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二期筑路先头部队刚抵达施工地点,连续暴雨使得北部山区的30多条冲沟同时爆发泥石流,大量泥沙和石块将河道堵死,水往上涨,形成一个个堰塞湖,把路桥埋在30米深的水下。沿线交通因此中断,粮食运不上来,施工队员每天只能喝两碗稀饭。但筑路队首先想到的不是粮食补给,而是苦于没有清理沙石和施工作业的机械设备。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队员武国田看到一个吊桥,他灵机一动,想着能否将机械设备从这条狭窄的吊桥上抬过去?

由于车宽桥窄,队员们就将翻斗车、汽车全部分解,身背肩扛,把机械运到河对岸再组装起来,大量的筑路机械就这样通过了这条高80米、长130米的吊桥。随后,巴基斯坦工兵部队在洪扎河上紧急架设舟桥,经过3个月的努力,筑路队员全部进入施工区域。

就在这时,工程总指挥王复华收到噩耗,驾驶员李平安在运送物资时,为了躲避塌方,跌落悬崖。他是工程队入巴后牺牲的第一位烈士。后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李平安被送回喀什疏勒县烈士陵园安葬。

施工队在筑路的同时,看到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巴基斯坦人民只能在泥石流荒滩上种地,因为不会耕作,少有收成。于是,筑路队员将自己种植的西红柿、辣椒、黄瓜送给沿线人民品尝,还教他们如何种植。看到有些村庄与所修道路之间存在山水相隔的困难,筑路队又义务帮他们开涵洞、架桥梁,与沿线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烈士长眠异国

1976年入秋后,喀喇昆仑山已风雪弥漫,但筑路队却是一片热火朝天。他们与高山缺氧、大风大雪作斗争,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

10月10日,筑路队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月底中央慰问团将到达巴基斯坦进行慰问演出。消息传到工地时,筑路队正准备进行一次大爆破,要在无路可行的印度河边劈下半个山峰后,在半山腰上修筑公路。这次爆破规模空前,炸药量达50吨,炸药被装填在12个深达13米的炮洞里。检查结束后,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轰响,大爆破成功完成。

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如此大规模的爆破,48小时后方可进入现场,但这个路段恰恰是慰问团的必经之地,于是,战士们提前进入爆破现场清理哑炮,准备重新起爆。由于空间狭小,成箱炸药搬不进去,人只能紧贴山体,一包包传递。战士张志奇听到头顶有异常响动,他下意识地闪进身边的炮洞,瞬间隆隆的山石滚落……张志奇和躲进炮洞的5名队员幸存下来,而其他25名队员全部遇难。

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吉尔吉特的中巴公路烈士陵园里,有88名中国筑路队队员长眠于此。守墓人阿里·马达德当年曾是中巴公路上的筑路民工,看到过中国风钻工吊在悬崖上开山放炮,山体崩塌后瞬间消失,尸骨无存;看到过驾驶员被洪水卷走,推土机被雪崩掩埋;看到过中国筑路队医生走村串户,挽救当地人的生命……在朝夕相处的10余年里,阿里·马达德看到一群善良而真诚的中国筑路人,用血肉之躯在绵延800公里的山区铺设好一条通往世界的友谊之路。

从1974年6月至1978年5月,中巴公路第二期工程圆满竣工。1978年6月1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耿飚率代表团到巴基斯坦参加中巴公路竣工仪式。在竣工仪式上,中方筑路总指挥孟东明、王复华和因救人牺牲的库宝祥被巴方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另有34名中国筑路队队员分别获得二级、三级奖章。

二期工程援建期间,中国筑路队为巴基斯坦培养了693名风钻工、125名技术员、40名推土机手和12名轧路机手。巴基斯坦的筑路施工技术从此形成。

在竣工仪式开始前,中巴两国筑路队被分别安排就座,但巴方队员说:“这是我们和中国朋友最后的相聚,请让我们坐在一起吧。”于是,两国的筑路队员肩并肩地坐在了一起。面对这一幕,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感动地说:“正像中国的古代人民创建万里长城的辉煌一样,中国的现代筑路队帮助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区实现了千年梦想,你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善良的人民和真诚的朋友,中巴公路是我们两个国家的建设者用汗水、鲜血和生命铸成的友谊之路。”

竣工仪式结束后,巴基斯坦政府再次提出,希望中国筑路队能够继续帮助他们,修复第一期工程线路上被山洪冲毁的路段。中国政府同意了巴方的请求,并将此作为第三期援建项目。至1979年9月完成了第三期修复工程。中巴公路历时13年,中巴两国有近5万名筑路者奋战在崇山峻岭中。中巴公路在巴方境内的总长为809公里,中国筑路队完成了616公里。

如今,中巴两国的“友谊之路”还在不断续写着新的篇章。2015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巴基斯坦,中巴两国签订《关于开展1号铁路干线(ML1)升级和哈维连陆港建设联合可行性研究的框架协议》。双方在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深度合作,建立“中巴经济走廊”,而这条经济走廊恰恰沿袭了中巴公路的走向。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筑路巴方中巴
你偷走了我的心
——中巴建交七十周年主题推广曲
Message from TCL Pakistan CEO Sunny Yang
中巴纺织贸易投资新方向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印度“状告”巴基斯坦
中巴建交
基于PLC和触摸屏的筑路机械控制系统研究
筑路机械单机核算的思考与研究
从杂志到行业,看筑路机械30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