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术语有四种基本意义:一,属于柏拉图思想派的;二,学究式的;三,关心写作规则而不考虑创作活动效果的;四,无关紧要或无意义的。
——刘辰诞等主编:《西方文学术语词典》,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6页。
在新诗领域,一般认为1940年代的“西南联大诗群”具有学院派诗歌的倾向。而在1990年代,学院派诗歌有一个更为通用的名称:知识分子写作。在中国,把当代中国诗歌一分为二为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是“盘峰论争”的遗产。
——王晓渔:《当代诗歌场域中“学院派诗歌”若干状况》,《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8页。
邹 弗
对于诗而言,有个不成文的现象与认知:仿佛越天真、越无知的人就越是天生的诗人,而那些拥有丰厚学识,靠理性与知识写作,有着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则被称为学院派。区别是,前者容易获得同情、认同,是草根派,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认可度较高;而后者学究气比较浓,身居庙堂,亲身经历少,靠知识与理性写作,往往孤高不群,认可度一般。因此,就当下的时代语境而言,学院派少部分是褒扬,大部分是贬低。
卫 卫
学院派是一种生存方式而非诗歌流派,它意味着诗人依靠学院诗歌奖、诗歌期刊、官方改稿会等生存,它本身没有审美取向与价值判断,但在它的生存过程中被某些占据垄断地位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判断裹挟,最后在一个写作系统内部完成语言的自我增殖与经验的内部循环。如生产人工智能般生产诗人,用一套语言模型训练,并对所有问题输出训练结果。
方文竹
以学院体制为背景,以知识资源入诗。具体写作上带有玄学色彩,讲究技术修辞,深度、繁复、精致。严格地说,所有的写作必须沾染学院气息,但是应该化有为无,让学院派融入血肉,表现出来的是鲜活的时代主题和现实生活内容。简言之,学院应成为诗人表达本领的训练手段,而不是目的,很难想象民间诗人、口语诗人没有一点儿学院式的修养。
秦 谊
学院派之于诗歌,强调对传统审美的遵循,注重形式与技巧,追求语言的精致和深度。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之后,诗人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创作和思考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和学术追求。学院派的形成得益于欧美悠久的象牙塔式的学院传统及独立自主的大学理念。但由于历史和文化语境的不同,当代中国诗歌是否发展出学院派是存疑的。
吟者襄子
什么是学院派?学院派诗歌创作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是大学生和大学教授,他们有创作的意识和激情,他们推动了诗的发展。他们自成一派,在诗的众多流派中,他们更显得耀眼。
陈橙成
学院派是象牙塔里的高谈理论者,懂得结构的所有旧章法,大多被固化的“名师”雕琢成了统一的模具。
南 国
学院派是没落的贵族,简而言之,其特征是:一酸,二腐,三放不下架子,四脱离时代,五不接地气。
赵文家
学院派是少数人的星空,大多数人站在大地上仰望星空,只看见星光灿烂,却无法摘到一颗,或者有幸站在高楼上仰望,但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院派有时又是一个模糊的光圈,外表光鲜,内里晦涩,无法把光芒和能量澄明地投射四方。
静水流深
学院派的研究譬如七八线县城的房地产开发,已无新的土地建立高楼大厦,于是向诗的更深处推进开垦。推进者深信原始的土地埋藏着更多荣誉,然而或许是荣誉埋得太深,尽管地基越挖越深,形状各异的高楼却难以让人民入住。
沐 昫
学院派写作是“盘峰论争”的遗产,与民间写作相对立。学院派写作注重作品的精神性、思想性、专业性,着眼于艺术本身的规定性与“技术含量”,主要表现为书面语和晦涩。学院派诗人大多经历了严格而长期的理论和训练,有精致典雅的“庙堂”感,让人置身于语言的宫殿。此外,其脱离现实与日常、故弄玄虚的一面也引起了一定争议。
王昌东
学院派,就是一只装饰着黄金的云雀,背负着想象、用典、技法的天空,用精雕细琢的喉咙,发出极其脆弱又以为是极其深邃的声音——先知、诗哲、圣人,以及粉饰过的爱情的声音。这就是学院派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