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丹丹
摘 要: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扩大招商引资的有力抓手。河北省各地区各部门围绕营商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多措并举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但各部门落实营商环境改革事项的成效仍有差异。当前营商环境领域反映出的问题多集中在企业全生命周期涉及的时间成本、费用支出、办事效率以及政务服务体验上,但是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体制机制方面,需要从深层逻辑上真正破除堵点,全面激发改革的叠加放大裂变效应。
关键词:营商环境体制机制 优化对策
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营经济和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信心,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23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省时,要求河北省“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河北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措并举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减化流程、加强监管、提高服务、健全机制等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营商环境不断持续向好。但由于在思想解放程度、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各部门在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落实方面的成效差距较大,部分地方依然存在“手续繁琐、问询困难、多次申请”等现象。营商环境的优化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变革,要紧紧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要求,通过推动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一、不断拓展市场化营商环境的广度
营商环境优化的主体是企业,其建设和优化要以企业感受度和满意度作为第一评估标准。要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分批次加快推出针对性政策措施,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以变革重塑提升服务质效,建设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增强信心预期,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聚焦行政审批领域创新体制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聚焦企业需求,查找服务差距,补齐机制短板,在减环节、压时限上取得真实成效。改革内容涉及建立健全容缺受理、一次告知、限时处理等服务机制,高效、深度服务企业发展,使企业可以节省出大量的人力、时间、资金成本。投入到技术改进、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市场价值创造活动中去;建立分类监管框架,包括行业监管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公共服务监管体系,构建多种监管平台,如信用监管平台、网络监管平台、社会监管平台等,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同时创新监管方式,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建立健全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奖惩机制,坚持担当作为记功受奖,工作不力追究责任,减责免责鼓励创新等。
(二)瞄准重点领域推进“指标攻坚”
对标全省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既巩固提升已有改革成果,又推出有针对性的新举措。以省内外先进地区为标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对照指标差距,补齐工作短板,推动优势指标保持领先,中游指标更进一步,落后指标迎头赶上。特别是要针对评价报告中指标落后的单位列出整改清单,制定改进措施,明确目标方向,确保当地优化营商环境新的考评位次有所提升,在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三)着力实施行政审批跨部门“流程再造”
切实增强自我革新的决心和勇气,坚决做到能取消的全部取消、能简化的全部简化、能下放的全部下放,大力压减审批程序和时限,推动审批流程再造,提升部门业务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通过职能的重组、流程的并联,对部门资源、人力进行重新整合,由后台审核办理,进一步打破横向部门间的边界和原有的部门专窗受理申请的格局,提速办理时间。
(四)不断深化智慧赋能推动“数字政府”建设
世界银行2022年公布的新版BEE评价体系强化了对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政府运行新模式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今后对各地区营商环境的评价将更多关注于考量地区数字化政府的建设能力。因此,在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流程提升服务便利化和效率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创新服务模式,突出以数字赋能为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政务服务不断融合,进一步强化数据共享应用,推动流程重塑再造、改革系统集成,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继续推动更多未授权高频事项下放,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高频政务事项实行审批无人工干预自助办理。从系统融通、数据共享、全程网办等几个方面进行突破,明确办事标准、实施路径及标准环节,提高全程网办事项占比和办事效率,优化线上服务,不断推动“一网通办”改革。
(五)全方位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企业准入准营的第一步走出以后,企业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均离不开政府服务的配套支持,需要用好产业基金、技术采购、公共平台、园区服务、要素保障等一揽子“工具箱”,这对政府重构权责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提出了新命题。现代经济是产城人融合的基本配置,居住交通、学校医院、消费文娱等硬件设施是高端创新人才“用脚投票”的重要因素。以包容普惠创新指标为例来看,它作为2022年度河北省营商环境评价的新增指标,体现的内容均属于地区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表明指标体系的评价趋势会更加注重市场主体的感受度,需要通过新增指标的分析充分发挥加大以评促改优化营商软环境工作的导向作用。因此,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条件是提高宜居水平,同步提升“软硬件”,从当地市情和产业基础出发,聚焦更细分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创新引擎作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营商环境。
二、不断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亮度
优化营商环境与法治建设息息相关,法治本身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评估本质上就是对制度体系的检验,营商环境评估也必须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依归。任何将营商环境粗浅理解为“省时化、简单化”的观念都可能将实践工作引入功利主义陷阱。因此,要正确理解法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此为指引构建积极健康的政府企业关系,寻求“亲”“清”政商关系,才能做到讲实情、谋实效、重务实,真抓实干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落实落细。
(一)推进审判执行质效提升
完善法院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阅卷、远程开庭等“一站式”电子诉讼。充分发挥“诉讼与公证”叠加效应,并推动二者全流程协同,在调解、保全、送达、调查等环节进修审判执行辅助事务协作。扩充简易程序和独任制适用边界,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完善深化执行联动机制,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执行联动新模式,扩大网络执行联动合作单位和财产查控种类。健全完善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强化破产管理人履职保障和身份认同,保障破产管理人查询各类破产企业信息和办理破产事务,建立健全线上信息共享机制,持续推进破产企业信息查询、破产事务办理便利化机制改革,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二)建设更加公平的法治监管环境
强化监管全流程各环节衔接及数据归集,推进“互联网 + 监管”数据共享,建立健全审批与监管部门数据互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衔接配套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跨部门联合监管制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各级行政检查主体要制定年度行政检查计划,并报上级行政检查主体备案。同一部门同一时期对同一市场主体实施多项检查且内容可以合并的,应当合并检查;多个部门对同一市场主体进行检查且内容可以合并的,原则上应当组织联合检查;对区域内信用等级高、涉及多部门检查或者新产业新业态中的重点企业,制定“综合查一次”企业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
(三)完善多元纠纷调解机制
大力促进司法机关与仲裁、调解机构及行业协会、商会的协调对接,引导企业等市场主体选择商事调解机构和商事仲裁机构解决商事争议纠纷。推广公共法律服务园区企业、商圈商户,打造常态化、人性化法律服务体系,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咨询、公证服务、涉企矛盾纠纷调处等法律服务需求,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给予预防性专业指导,指出风险点及其消除办法,从源头上帮助企业提升合规水平,尽最大可能消除不必要的风险和隐患;推动法律资源下沉,邀请具有丰富调解经验和过硬专业知识的老法官加入,有力提升调解专业能力和公信力;汇聚司法、企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共同成立园区“法治共建委员会”,共同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形成园区法律服务的良好生态。
(四)深化行政执法体系改革
实施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中小微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设立时间不长,合规及法律意识不足,初次违法中很多不是有意造成的过失,如果一概处以行政处罚,并且记入失信名单,不仅过罚失当,还可能就此扼杀前景可期的企业。对此,可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制度,明确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具体情形,并依法依规免予行政处罚。各级各部门做到裁量标准一致、同类事项同等处理。探索实施执法“观察期”制度。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禁止或者涉及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情形外,对符合国家和省政策导向、有发展前景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探索给予合理的执法“观察期”,对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提示、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进行优先适用。
三、不断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
民营企业中占据多数的小微企业在金融获取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障碍,其中既有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等外在因素,也有内部实物抵押不足、财务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内在原因。针对这些实际情况,金融活水有必要精准施策、精准滴灌。
(一)健全政银企长效对接工作机制
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建立企业需求清单、金融产品清单、金融政策清单,引导金融机构结合不同企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创新信贷产品,推动金融产品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精准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着力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真正实现政银企三方共赢。
(二)深化实施“融资畅通工程”
深化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保证各类所有制经济都能依法公平享受金融服务。通过“简化环节、减少耗时、精减材料”等措施着力提升授信流程效率,根据民营企业用款时间和额度,最大限度简化用贷、结算等环节,坚持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等。坚持增加民营企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规模和比例,坚持不盲目抽贷压贷、收回事先给予企业的续贷承诺,加大“减费让利”力度,严控贷款外的乱收费行为,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引导担保中心降低担保费率,加大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在优化服务方面,对重点民营企业集中开展融资对接;推广随借随还、循环贷款模式,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力度,发展应收账款等动产和权利抵质押融资,丰富民营企业融资产品和服务;完善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实施首接负责制和中小微企业信用培植工程。在降低成本方面,落实好财政贴息奖励奖补政策,加大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幅度,对民营小微企业银行账户服务减免支付业务收费,降低其支付服务成本。在政策配套方面,引导融资担保公司特别是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发挥好融资担保增信功能,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应急转贷机制等,提高对民营企业的信贷决策准确性。
(四)加强多部门联合发力力度
银保监局可引导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制定服务民营企业年度目标,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业务考核权重,细化考核要求,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完善细化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认定办法、免责条件,打通内部问责申诉通道,推动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等。证监局可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上市公司依法开展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以及并购重组,推动民营上市公司提升治理能力,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帮助拟上市后备民营企业规范成长,强化监管服务,进一步提高辅导监管效能。
参考文献:
[1]吕建林.基于世界银行标准的龙岩县域营商环境路径优化[J]. 龙岩学院学报,2020,(4):79-85.
[2]宋林霖,何成祥.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放管服改革的逻辑与推进路径——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8,(4):67-72.
[3]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数字 + 信用建设”为载体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有福之州[Z].2019.
(作者单位: 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