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内蒙古人口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2024-07-10 10:42:47王子隆张宇
北方经济 2024年4期
关键词:内蒙古

王子隆 张宇

摘  要:本文基于2011年-2023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六普”“七普”人口数据,从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和分布四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人口新形势。自2010年以来,内蒙古人口增长出现拐点,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人口整体素质有所提升,“少子老龄化”现象加剧,呼包鄂地区群集聚人口能力进一步增强。继而从健康、教育、边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为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实现“十五五”时期全区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     人口高质量发展     “十五五”

一、推动内蒙古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口始终是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因素。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人口总量充裕、人口整体素质较高、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并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发展状态。从人口总量发展趋势看,全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从人口发展特征来看,全国劳动年龄人口逐渐缩减,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同时人口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持续增强。现阶段,中国人口正处于转型的关键节点,人口负增长和少子老龄化现象并存。如何实现人口的高质量发展,由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要求“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目前学界对内蒙古人口的研究多侧重于人口预测和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少有对内蒙古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面对全区人口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如何挖掘内蒙古人口发展新动能,发挥人口发展新优势,破解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对地区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十五五”时期内蒙古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二、内蒙古人口发展现状

(一)人口总量

从全国看,2021年是全国总人口增长的转折点,2021年以前全国总人口处于增长态势。从自治区看,2010年是人口增长的转折点, 2010年至2023年,全区人口总量从2470.63万人降至2396.0万人,减少了74.63万人, 总人口规模跌破2400万。自治区对比全国,人口增长转折点提前了十余年。

(二)人口素质

1.身体素质

本文使用平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来反应人口的身体素质。从平均预期寿命来看,“七普”数据显示,内蒙古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7.56岁,比“六普”提高3.12岁。其中男性为74.98岁,女性为80.45岁,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高5.47岁。从婴儿死亡率来看,“七普”数据显示,全区婴儿死亡率为3.56‰,比“六普”下降8.75‰,其中城市婴儿死亡率3.39‰,农村婴儿死亡率3.76‰,分别比“六普”下降8.29‰和9‰。

2.科学文化素质

本文使用文盲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来反应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从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七普”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08年,比“六普”的9.22年提高0.86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7年。从文盲率来看,文盲率由“六普”的4.07%下降到“七普”的3.3%。

(三)人口结构

1.年龄结构

国际上常把0-14岁的人口判定为少儿、15-64岁的人口判定为劳动人口、65岁及以上的人口判定为老年人口。“七普”数据显示,全区劳动人口数从“六普”的1935.56万人减少至1753.26万人,减少了9.5%,少儿数量从“六普”的348.26万人减少为337.77万人,降幅为3%,老年人口数量从“六普”的186.81万人增加至313.89万人,增长了68%,总抚养比从“六普”的27.6%增长至37.17%,增长了9.57%。总体上看,全区劳动人口数量虽有减少,但基数很大,人口红利效应依然存在,对当前经济社会的影响暂时较小,但全区少子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逐步显现。

2.性别结构

性别结构是指男女人数的比例关系,一个合理的性别结构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区性别比从“六普”的1.08减少至“七普”的1.04,性别比减少可能导致市场上女性劳动者的增加,进而提升了经济活力。

(四)人口分布

促进人口和劳动力在城乡、区域间流动更加活跃,形成畅通有序、合理公正的人口流动和分布格局,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对比“六普”数据,“七普”时全区人口总体呈现出“西升东降”的特征。中部地区人口增加的盟市有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人口增加的数量分别为579485人、212985人和59014人。西部地区人口增加的盟市为阿拉善盟和乌海市,人口增加的数量分别为31027人和23719人。东部地区人口增加的盟市只有锡林郭勒盟,增加人口数为79053人。区内人口流动的趋势为东部向中西部流动,呼包鄂地区人口积聚效应突出。

三、内蒙古人口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人口总量下降带来的影响

一是市场需求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减少会导致需求减少,进而导致消费减少。此外,人口总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消费结构的变化。二是创新能力减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优势是科技的核心优势。人才的产生可以理解为是人口发展中的小概率事件,人才数量的多少是由人口的庞大基数决定的,人口减少可能意味着人才储备的减少,影响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三是社会保障压力。人口总量下降可能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支出可能增加,对政府财政构成挑战。四是促进环境保护。人口减少对全区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垃圾产生的角度来看,人口的缩减对全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人口素质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是从平均预期寿命角度来看,“六普”到“七普”数据显示,全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12岁。平均预期寿命的提升代表了临退休劳动人口健康程度的提升,明显提升了劳动力的劳动年限,有助于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从平均受教育年限角度来看,“六普”到“七普”数据显示,全区15岁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22年增长至10.08年。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得适龄劳动人口可以更快地掌握新技术,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缓解总人口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内蒙古人口增长节点对比全国提前了十余年,全区人口年龄分布呈“倒金字塔”结构,少子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一是教育行业面临改革。少子化会直接导致学生人数减少,一方面由于学校生源不足,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只能被迫倒闭或者被合并。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教育规模下,生源不足的学校依然要付出与生源充足情况时相等的成本,虽然每个学生分得的教育资源增加,但这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二是养老带来的矛盾进一步深化。全区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养老金压力增大,健康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紧张。从家庭角度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首批独生子女大部分已经成为了家庭里的“顶梁柱”,一个成年人最多供养6个老年人,这将带来巨大的养老负担。三是生产结构面临调整。居民的消费一般划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不同阶段的人口产生的消费在这三种类型中的倾向不同。通常老年人口更倾向于医疗等发展型消费和旅游等享受型消费,对“吃”“穿”这种生存型消费会明显减少。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整个市场会自发增加“发展型”和“享受型”产业的规模,而减少“生存型”产业的规模。

(四)人口分布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由于城市群的“虹吸效应”,可以预见未来“呼包鄂”常住人口会持续增长,全区人口分布不均现象将进一步加剧。人口分布不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将充分享受到人才积聚、市场广阔的优势,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人才匮乏、市场萎缩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二是乡村空心化进一步加剧。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牧区外流人口持续增加,空心化现象不断加剧,导致农村牧区劳动力供给不足、人才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等短板更为突出。

四、推动内蒙古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战略

人口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口身体素质的大幅提升,人口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了劳动参与率和有效劳动时长。“七普”数据显示全国平均预期寿命为77.93岁,自治区平均预期寿命为77.56岁,略低于全国水平。因此,一是全区应深入落实《健康内蒙古行动实施方案》,在“十五五”时期实现人口身体素质的大幅提升。二是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对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防治能力。三是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针对贫困家庭和地区实施健康扶贫政策,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人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之一是提升人口的文化素质,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表现为个人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才能。“七普”数据表明,全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08年,人口文化素质已经进入了新阶段,但与全国13.8年相比仍有差距。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一要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和牧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培训,为农牧业现代化和工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三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三)加强边境地区建设

内蒙古作为中国北部的重要边疆地区,拥有长达4200公里的边境线,目前正面临着边境空心化的挑战。边境线安全的基础是人口稳定,当前内蒙古边境线人口外流严重,防治边境线空心化是内蒙古亟需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一是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产业。依托科技力量,发展边境地区的特色产业,如边境贸易、清洁能源等。二是推广智慧农业和畜牧业。在边境地区推广使用智能农业设备和技术,如自动灌溉系统、精准施肥等,提高生产效率,吸引和留住当地居民,减少因经济原因导致的人口外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5-06:4-5.

[2]张冲,梁晓林,王学义.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J].西北人口,2024,45(01):16-25.

[3]周学馨.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与进路[J].探索,2023,(04):29-40+2.

[4]陆杰华,刘瑞平.新时代我国人口负增长中长期变化特征、原因与影响探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1):19-28.

[5]韩鹏,宋晓晓.基于灰色理论的内蒙古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01):44-51.

[6]胡伟华.内蒙古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J].西北人口,2011,32(06):79-83+88.

(作者单位:1.内蒙古师范大学;2.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内蒙古
《自由》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内蒙古气象(2021年2期)2021-07-01 06:19:58
内蒙古教育 2021年征订启事
内蒙古教育(2021年2期)2021-02-12 01:15:50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内蒙古中小学合唱基础教育扬帆起航
草原歌声(2019年2期)2020-01-06 03:11:22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草原歌声(2019年2期)2020-01-06 03:11:12
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草原歌声(2018年2期)2018-12-03 08:14:06
爱在内蒙古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4
探路内蒙古医改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