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面塑传统技艺,是指湖北省潜江民间面塑艺人以麦面为主要原料塑造自然物种和人物的工艺技能,也是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潜江面塑最初为流动的“谋生”手段,以前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可以走入艺术殿堂。潜江面塑的起源尚无法确考,但从潜江龙湾一带的民俗祭祀活动中可以得到佐证,潜江面塑是配合祭祀民俗活动的产物。其渊源可追溯至东周时期楚国的祭祀礼制。潜江古为楚地核心,比较完整地承袭了楚时祭祀文化,同时也为面塑这门古老的传统技艺提供了生存土壤。
潜江面塑技艺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成熟,手艺人的技法巧妙,在揉、搓、延、展的捏造制作中,配合简单工具使用,通过挑、拨、按、压等技法,塑造出的自然物种和人物栩栩如生。潜江面塑造型优雅,从简约到繁丽的作品,大胆融入了浪漫主义想象和夸张手法,使潜江面塑升华为具有丰富艺术语言的精品。
潜江面塑具有手法巧妙、造型优雅、题材广泛、形神兼备、工艺精细等诸多特征,包含了众多中国元素,既有色彩的艳丽美,又有作品的真善美,极具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为研究历史文化、传统工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案例。
(来源:潜江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