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二玎
摘要:在农业发展中,绿色蔬菜属于一类新产品,可满足人们对优质、健康蔬菜的消费需求。如何栽培绿色蔬菜,成为种植户要探究的问题之一。文章针对绿色蔬菜栽培及土肥管理的要点加以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户需合理选址、选择良种并注重田间管理,还需科学施加有机肥,合理使用氮肥与钾肥,调节土壤酸碱度,进而提高绿色蔬菜生产质量。
关键词:绿色蔬菜;栽培技术;土肥管理
绿色蔬菜主要指的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国家质量标准为基准的一类蔬菜的统称,具有高营养、安全、优质等特点。有在些地区也存在绿色蔬菜栽植水平较低的问题,出现了选址不合理、土壤质量较低等具体情况。基于此,为了助推绿色蔬菜种植业稳建发展,探析绿色蔬菜栽培及土肥管理的要点显得尤为重要。
1绿色蔬菜栽培要点
1.1合理选址
在栽培绿色蔬菜之前,种植户应合理选址,把种植园建在远离工业“三废”、医疗废物、城市垃圾、交通干线、工矿区的地方,同时种植区域环境良好,自然条件适合绿色蔬菜生长,如降水充足、光照充分等。蔬菜品种对种植区域的自然条件会有不同的要求,以豆类蔬菜为例,容易受气体污染而降低品质,叶类蔬菜则会因微尘污染而不符合绿色蔬菜的标准,基于此种植户要根据绿色蔬菜栽培特点与需求合理选址。
1.2选择良种
种子质量对绿色蔬菜栽培成效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种植户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挑选种子,绿色蔬菜有适宜性,实践证明,有着乡土性的蔬菜种子更易成活;二是加强种子处理,首先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种子,若自己留种,则需通过水选、风选挑出饱满、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其次,对选出的种子进行晾晒处理,这不仅可杀菌,还能强化种子的抗性。最后要根据绿色蔬菜种植标准合理的拌种与浸种,确保种子化学药剂残留极小,同时可降低蔬菜感染病虫害的几率。
1.3田间管理
选择无污染地块育苗与栽植,不同的蔬菜育苗与栽植要求存在区别,以黄瓜为例,把处理好的种子浸泡在清水里,6-8小时后取出并包裹湿纱布,在25℃-30℃的环境内催芽,露白后就可育苗,育苗穴盘内装有混合而成的土壤,主要成分为珍珠岩、泥炭土、蛭石,土壤透气、肥沃、松软且内含有机肥,育苗前穴盘浇透水,点播种子,并覆盖0.5-1厘米的薄土,温度约为26℃。
育苗与栽植完毕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加强田间管理:一是环境管理,以温度、湿度为主;二是定期除草,以人力或机械除草为主;三是科学的轮作与间作,充分运用栽植空间,打造生态化种植系统;四是防控病虫害,以油菜为例,要注重防控蚜虫、菌核病等虫害、病害,以物理防控、生物防控为主;五是及时采摘,保障产品质量符合绿色蔬菜的标准。
2绿色蔬菜土肥管理要点
2.1科学施加有机肥
为了提升土肥管理水平,保障产品符合绿色蔬菜的生产要求,种植户需科学施加有机肥,有机肥主要指的是来源于动植物且能为植物提供营养的含碳物料,内含有益物质,并无有毒物质,可满足绿色蔬菜生长的需求。
制作有机肥的方法有很多,如发酵催熟、EM堆腐法等,种植户可以根据个人的蔬菜种植规模、技术水平去选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同时也需要保证有机肥中的金属指标与细菌指标符合绿色生产要求,有机质、总养分、酸碱度、水分等指标亦较高,不仅能为蔬菜提供养分,还能避免污染环境。
2.2合理使用氮肥与钾肥
虽然绿色蔬菜生产对土肥化学成分与含量有所要求,但并非决不能使用化学肥料,实践证明,合理运用钾肥与氮肥可助力蔬菜生长,并能增强其抗病力,基于此种植户需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氮肥与钾肥的用量,解决叶片枯黄、产量较低等问题。
通常情况下,粘性土壤钾元素较多,则可减少钾肥的用量,磷肥、氮肥要同用,根据绿色蔬菜品种选择沟施、穴施、撒施等技术,还要根据绿色蔬菜生长情况及时追肥,这既能严控化学肥料的用量,又能顺利完成绿色蔬菜栽植任务。
2.3调节土壤酸碱度
土壤质量对绿色蔬菜栽培成效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只有土壤酸碱度适合蔬菜生长,种植户才能减少药剂用量并能高效管控病虫害,实现优产、增产的目标。
土壤酸碱度调控的先决条件是了解土壤现况,种植户要明确土壤类型,用仪器设备检测土壤,在此基础上,根据即将种植的绿色蔬菜制定调节酸碱度的计划。
通常情况下,蔬菜应种植在微酸的土壤中,酸碱度约为6.2。若需要提高土壤的pH值,则可添加石灰或木灰,若需降低pH值,那么要添加有机物质,考虑在土壤内拌入硫磺或硫酸铝,在调节土壤酸碱度之后需冲洗植物,以免一些化学成分附着在叶片或茎秆上并不利于绿色蔬菜生长。无论使用何种物质调节土壤酸碱度,都需要严控用量,使土壤既能优化生长环境,又能避免有害物质影响绿色蔬菜的标准化栽植。
结束语:综上所述,种植户提高绿色蔬菜栽培与土肥管理的有效性是保障产品符合标准且安全、健康的关键。基于此,种植户要了解绿色蔬菜生产要求,在此前提下提升栽培水平,注重土肥管理,通过做好选种、病虫害防控、土壤酸碱度调节等工作落实高质量栽培绿色蔬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