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启伟 陈武帅
立春过后,贵州大地气温大幅回升。毕节市威宁县小海镇松山村的大棚种植基地更是一片暖意融融,红彤彤的圣女果挂满枝头,诱人的果香扑面而来,村民正忙着采收圣女果。
自从大棚建好之后,这片基地就成了村民的“就业工厂”,大家早出晚归,从一个大棚穿梭到另一个大棚,一年四季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务工。
村民柳兴妹手脚麻利地采摘圣女果,基地里从插苗、栽种到挂果采摘,每一季的忙碌,她都没有缺席。“一天工资100元,我家还有2亩多土地流转给基地,一年能有2000多元的土地流转费。”柳兴妹说。
同样在基地务工的施启连也是老员工了,他说,自己家里养了猪、牛等牲畜,基地就在她家附近,每天她早上起来喂养好牲畜就来上班,下班回去再做一些零碎家务活,两头都能兼顾。
“这个基地由我们珠海市弘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经营,公司已经有了稳定的销售客源,基地种植的圣女果在市场上特别畅销。”基地管理人员金鑫介绍说。
一片红彤彤的圣女果基地,不仅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也为松山村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据了解,松山村共有996户4308人,拥有肥沃的万亩坝田,发展产业独具优势。近年来,松山村党支部书记程宗辉经过考察后,看准了大棚蔬菜这一颇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让土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地”。
2013年,程宗辉筹集120万元资金修建大棚,当地村民也积极参与到大棚建设和蔬菜种植中来。目前,松山村依托肥沃的万亩坝田通过引入资金,修建大棚1008个,年均带动周边3万人次就业。
种好一块地、繁荣两个场、经营三小园是松山村定下的乡村振兴目标。
现在每到赶集日,从威宁县城出发,十余公里的水泥路,半个小时就能到达松山村的火腿交易市场,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火腿香味。集市上人头攒动,操着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口音的商贩忙着跟顾客讨价还价。在他们面前,堆满了一只只皮色亮黄、形似琵琶的陈年火腿。
松山村火腿交易市场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是威宁县首个村级火腿交易市场。每逢赶集日,200多名火腿商贩闻“香”而来,市场单日火腿成交量达30吨以上,交易额可达200万元以上。
“做了十多年的火腿生意,我们村总算有了专门的交易市场,可以集中经营、销售,规范又方便。”火腿销售商程平说,松山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火腿交易地,威宁火腿年产量约1.5万吨,火腿年销量超100万只,有近八成的火腿交易都在这里进行。
“繁荣两个场”目标指的就是村级市场和家庭农场,是松山村实施产业振兴的又一抓手。
近年来,松山村一方面因户施策发展家庭牧场,居住在山坡的群众发展养殖业,居住在山林边的群众发展养鸡、养蜂,充分利用空间布局并配套化粪池和堆粪棚,解决人居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村级市场,松山村在村活动室附近规划了农贸市场、服装市场、停车场等,让火腿、蔬菜等农产品方便上市交易,同时又带来了外资,活跃了农村经济。
“十里樱花长廊,可以作为松山村的网红打卡地。”松山村党支部书记程宗辉介绍说,从2022年开始松山村县道两边就栽上了松树,松山河沿岸种上樱花打造网红景点。大量游客前来,可以推动旅游业发展,松山村的农副产品被游客带走,又可以拉动当地经济。
2022年松山村自筹资金500余万元,购置3万株五星枇杷大苗,无偿发放给农户进行庭院美化,同时还以合作社保底回收的方式,统一收购每家每户的枇杷,保证村民收入来源多样化。为了推动农旅融合,村集体购置了3200余株雪松、樱花树,沿着潺潺流过的美丽松山河岸栽种,让松山河更具魅力。
“等树长起来,河两岸便会形成十里樱花与十里雪松相映成趣的生态美景,来品蔬果、看美景的人也会更多。”程宗辉说,“我们还准备在松山河两岸修建健身步道,把松山打造为一个高原运动小镇。”
十里樱花长廊就是松山村经营三小园结出的硕果。
“三小园”即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可以美化庭院,也可以发展盆景销售;小菜园可以满足农户日常生活部分蔬菜供应,剩余部分同样可以作为商品销售;小果园则可以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果树,不但可以生产水果,还能起到绿化、美化作用。松山村充分利用农户院坝发展盆景产业,在庭院空地种植枇杷、葱蒜、白菜等,既美化了庭院,又发展了经济。
“修建起这个小菜园,又好看又方便,随便栽些蔬菜在里面,有小围墙围起来,牲畜也进不来,很干净。”松山村村民张四正说。
2022年,小海镇把松山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集成示范点进行打造,在推进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打造过程中,村集体采取“项目争取一点、乡贤捐赠一点、农户筹集一点、村集体合作社支持一点”的 “四个一点” 办法,筹集了200万元资金,通过改善公共设施,改造农户院坝、厕所及圈舍等,使每家每户的生活区和生产区基本分离,家家户户有了小花园、小菜园和小果园,功能区划更加合理。
针对村庄新一年的发展,程宗辉表示:“我们还要积极探索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模式,不断在内涵和外延上精耕细作,着力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村庄,做好庭院经济这篇文章。”
(供稿单位:威宁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