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宇
提到恐龙时代,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已经灭绝的过去”。虽然那段时间内曾经存在的生物,大都和恐龙一样难逃灭绝的命运,早已沦为化石。但事实上,从恐龙时代“原汁原味”生存到现代的“活化石”物种并不少见,而且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植物“活化石”:桫椤、银杏
如果你平时常去花卉市场的话,很容易发现一些绿色的、适合种植在水边的细长植物。它们虽然名叫木贼,但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草”,也不是树木——这是一种曾经高度繁盛的蕨类植物。许多喜欢在水边活动的恐龙都曾经大量食用过它柔软的茎秆。在进入新生代后,这些柔软、容易被食草动物吃掉的蕨类植物的生存空间被挤压,逐渐沦为生态圈的边缘角色,但仍旧存活了下来,今天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装饰植物。
与木贼类似的蕨类“小草”,在温带、热带的山林中并不难见到,真正罕见的,是恐龙时代的“树”。虽然古生代的第一批蕨类大树,比如鳞木、封印木等,已经从历史的长河中退出,但在这个世界上,确实还存在着一些足以被称为参天大树的蕨类植物,那就是桫椤。作为木贼的亲戚,一些较高的桫椤可以长到近十米高,与现存的柔弱、矮小的蕨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此之外,另外一种恐龙也许会感到熟悉的植物,是大名鼎鼎的“独苗”物种——银杏。银杏的亲戚们在中生代曾高度繁盛,但目前只剩下了银杏这根独苗。今天的银杏树,不仅是秋天里一道金黄色的风景,它的果仁(白果)还是一种极具药用价值的干果。
动物“老寿星”:鲎、腔棘鱼、喙头蜥
在恐龙灭绝之后,地球上的高等动物几乎被重新洗牌,虽然绝大多数物种都已经面目全非,但仍然有一些“老家伙”几乎毫无变化地生存了下来。
其中,最常见的是鲎(hòu),它们出现的时间甚至比恐龙更早,在中生代时期,它们定期返回海岸产卵的习惯,为许多喜欢“赶海”的中小型恐龙提供了不少“加餐”。现在,这些古老的动物仍然追随着潮水一次次返回海岸,重复着数亿年不变的生活。
除此之外,腔棘鱼也是古老种群的孑遗。在中生代,这些肉鳍鱼类相当繁盛,许多生活在浅海附近的“渔夫”型恐龙,比如棘龙,就以捕捉白垩纪时期长达5~6米的巨型腔棘鱼为生。时过境迁,巨大的“渔夫”已然消亡,而最后残存的腔棘鱼则躲在印度洋西部的深渊之中,悠然地度过漫长岁月,直到二十世纪末才再次被人类发现。
另外,虽然在现代,鸟类才是恐龙真正的后代,但总有一些爬行动物被人误会成“恐龙”。喙头蜥就因为“长相清奇”而被强行和恐龙拉上关系,这些生存于新西兰的小家伙,最大的特点是它位于颅顶、可以感光的松果体,这也是典型的原始特征。在恐龙繁盛的时代,这些小家伙只是爬行动物内部竞争中上不了台面的“配角”,多亏大洋洲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使得它们可以在世界的一角保存下来,如今成为比恐龙长寿的“老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