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石、固根本、启新篇

2024-07-06 08:47袁春妹墨影夏小云
纺织服装周刊 2024年24期
关键词:纺织机械纺机新质

袁春妹 墨影 夏小云

作为现代纺织工业体系的基石,纺织装备是行业关键知识和技能的集成,是形成配套和控制能力的关键。6月21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九届一次理事会、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苏州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相关领导,纺机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数百人出席会议。

重任在肩,深入新质发展

当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九届一次理事会完成了中国纺机协会领导集体换届,顾平连任会长。

在过去五年里,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八届理事会面对全球纺织产业变局,迎难而上,扎实开展工作,成效显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迎新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首先,关键装备自主化突破和数智化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骨干脉络,要紧跟科技革新方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次,增强装备保障力和创新力是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要求。纺机行业以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任务为标尺,强基础、稳供给,重创新、促升级,谋先机、保安全,积极作为。再者,科学布局装备制造业是纺织行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步骤。纺机行业要坚持以国内发展为根基,将我国打造成为先进纺织装备的全球制造与创新中心,有序拓展对外合作。

“过去五年,纺机行业逐步深入高质量发展,行业总体运行稳中有进。”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表示,目前纺织机械行业固定资产超1400亿元,行业实力大大增强。国产纺织机械产品保持了75%以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开始纺机出口大于进口,2019年中国纺机产出越居全球首位,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持续增长,占纺机出口的3/4以上。中国纺机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也为全球纺织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过去五年,行业科技创新成就显著,智能生产点面突破,绿色环保装备支撑,低碳循环持续发展,融合跨界亮点频出,成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助力。

顾平对协会秘书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协会把握行业发展方向、积极引导产业政策、坚持科技自主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发展,在构建行业展会平台、保障行业发展需求、推动质量水平提升、加强行业信息服务、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对于未来,顾平建议,一方面要做好《纺织机械行业“十五五”发展指导性意见》的编制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入行业服务,并强化协会自身建设。

与时俱进,彰显产业韧性

本次代表大会,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秘书长丛政进行了章程修改说明;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九届理事、常务理事单位,并推荐丛政担任中国纺机协会新闻发言人。

会议通过不记名投票选举方式,最终确定顾平当选为会长,刘松、赵晓刚、侯曦等26人当选为副会长,孙平范等8人担任特邀副会长,丛政当选为秘书长。聘请王树田担任第九届理事会名誉会长,聘请祝宪民、吕洪钢、陈兴强、徐林为第九届理事会高级顾问,李雪清担任第九届理事会总工程师,孙少波担任第九届理事会常务副秘书长,位迎光、赵齐、齐亚滨担任第九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顾平指出,中国纺机协会见证了中国纺机业的快速发展壮大,见证了国产装备逐步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并在全球市场取得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面对疫情和国际形势的挑战时,行业也同样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韧性,实现了逆境成长。新一届理事会将继续以服务行业企业发展为目标,依托信息、科技、市场三大服务平台,加强行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中国纺机业实现新发展。希望行业企业持续加强产业链及跨界的对话交流,融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纺机业的发展,让中国纺机业能够以更强大的形象立足世界,以更优秀的产品技术服务全球纺织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作总结发言时表示,过去五年,纺机协会在第八届理事会带领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应变求变、实干巧干,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打开纺机事业全新局面。纺机业一直在做有志者,胸怀家国,引领价值创造;在做有心人,与时俱进,赋能产业创新;在做有为者,内外联动,促进开放合作。

随后,孙瑞哲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协会未来工作提出三点建议。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打造赶超支点方面:强基础,高端化升级;筑生态,数智化转型;塑价值,可持续发展;拓内涵,融合化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锻造发展模式方面:打造全球布局模式;打造集约发展模式;打造系统整合模式;打造产融合作模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协会作为方面:定向,树立目标感;强基,打造生态圈;求新,提升引领力;立信,增强兼容性。

创新思维,前瞻行业布局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依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确实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浙江大学教授孙家良在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趋势时表示。

孙家良进一步提到,尽管形势严峻,但没有一个行业会被淘汰,不过是生产技术、原材料、产品功能等会发生改变,企业能否顺利转型升级,取决于能否踩住变化的节奏。当数量型发展转为质量型发展,企业要从“有”起步,寻求“优、精、特”发展,塑造品牌特质,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创新思维,提供新产品供给,从而创造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孙以泽也提到,“当前需要创新的方向一定都是‘硬骨头了,企业家要有更宏观的思路,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不断修正完善。”

身处市场经济大潮,纺织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尽管如此,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因素仍在持续积累。“我国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稳中有进,产业基础牢固、创新引领强化、全球化水平提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会长徐迎新提到,2024年以来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实现向好回升,内外市场平稳恢复,产销形势回暖,发展预期有所改善。从纺机行业一季度运行情况来看,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实现增长,扭转了去年以来的下降态势,行业出口虽然延续了去年的负增长态势,但降幅逐渐收窄。内需市场对行业的拉动大于海外市场。

技术突破,筑牢产业基础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刘松介绍,一季度,纺机各细分行业中,针织机械、织造机械、印染机械销量总体同比增长,纺纱机械有所回落,化纤长丝纺丝设备及非织造布机械销量总体下滑。综合统计数据及企业问卷调查,预计下半年,在全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如果终端市场能继续回稳,将带动纺机出口市场的回升。全年来看,细分行业中针织机械、织造机械、印染机械的销量预期好于纺纱机械、化纤机械、非织造机械。

面对宏观环境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也是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徐迎新建议,以推动产业创新、强化智慧发展、深化绿色转型、加强文化赋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徐迎新提到,纺机行业要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前瞻性创新布局,支持纺织行业融入双循环新格局,服务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

其实,一直以来,我国纺机行业的创新探索从未止步,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新技术成为了纺织行业发展的强大后盾。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技术委员会主任李雪清介绍,2023年,纺织机械新产品获得“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并有3家企业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20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主持的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纺织机械283家重点企业全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6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29项、外观设计59项。此外,在标准化工作及创新平台建设上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孙以泽表示,从高端装备总体发展方向来看,绿色环保仍是重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普及面更广,差异化会拉开产品间的距离,高速超长超宽大容量仍无止境,工业设计向深层次发展,合作共赢成效显著,装备制造商与用户、系统供应商、科研机构的合作更加紧密。孙以泽强调,在传统纺织装备类型以外,大家要格外关注碳化硅纤维制备装备、三维编织装备、三维机织装备、纤维自动贴片装备、纤维缠绕装备、自动铺丝装备、复合材料针刺装备、自动快速成型生产线等战略性新材料纺织装备的发展,这些赛道的市场潜力是值得创新投入的。他提到,期待企业持续发力,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创纺织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发展新突破,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纺织装备高质量发展。

正如孙瑞哲所言,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纺机行业正处在技术轨道变迁和产业质态跃升的关键阶段。产业底层基础不牢、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关键环节缺失、协同创新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跟随创新到引领创新,纺机行业需要融入产业变革大势,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把握换道超车机遇,加快产业要素、结构、生态的整体升级。

猜你喜欢
纺织机械纺机新质
寻找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泉州市震昇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全球纺机前沿技术集结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