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瑶
郑和,一直是中小学生非常熟悉的人物,他是我国著名的大航海家。在二年级语文课文《郑和做舟》中,讲述了他10岁时,自己做舟想要远航的故事;五年级语文课文《郑和远航》则讲述了他自35岁起七下西洋的壮举;七年级历史课文《郑和下西洋》则更为详细地通过史实展现了这一宏伟的航海乐章。
郑和(1371—1433),本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阳(今晋宁)回族人。因随燕王朱棣(即明成祖)起兵有功,被赐姓郑,是明朝初期一位杰出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将领,他的一生都与大海紧密相连,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明朝初期,在朱元璋与朱棣的精心治理下,社会经济得以显著恢复和发展,农业、手工业及造船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郑和的远航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明朝政府十分注重海上贸易的发展,沿海地区的商品经济逐渐繁荣,海上贸易日益活跃。为了加强海上贸易的管理,明朝设立了市舶司等机构,负责海外贸易的税收与管理,为郑和的航海之旅提供了坚实的国力支持。
明朝还致力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郑和下西洋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他率领的庞大船队携带了丰富的礼物和珍宝,访问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中华文明与实力,与这些地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郑和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跨越万里波涛,远赴亚非等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海上远航。这一航海壮举跨越了近30年的时光。此间,他亲率超过200艘舰船和27000余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自江苏太仓刘家港扬帆起航,经过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的短暂驻泊,然后踏上了通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漫漫征途。
郑和的船队不仅规模宏大,且航行范围极广,共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次的远航都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更为惊人的是,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东非的红海地区,这一壮举在当时无疑是航海史上的巅峰之作,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先进和郑和船队的非凡实力。
在永乐五年(1407年)和永乐七年(1409年),这两次航行中,郑和的船队访问了忽鲁谟斯、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麦加)、祖法儿等国家和地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带到了这些地区,同时也带回了当地的特产和文化。这些商品和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内涵,也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在郑和的航行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入到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来,形成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格局。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定位导航的悠久传统。在郑和的时代,他的船队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导航技术,这些技术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航海实践相结合。
郑和的船队白天用名为“海道针经”的导航工具,这是一种具有24至28个方位的指南针,能够精确指示方向。在夜晚,他们则运用“过洋牵星术”进行导航,通过观察星斗(即星星的位置)和辅以水罗盘(一种测量方向的工具),来确定航向和船舶的位置。
这种导航方法,不仅提升了航行的准确性,也确保了船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导航。这种高超的导航技术,无疑为郑和的七次远航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种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
郑和的船队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船队,包括巨型宝船、武装战船及货船等多种类型。这些船只设计精良,装备齐全。船体采用水密舱技术,用隔板将整个船舱横向隔成多个小空间,以增强船体的结构强度和航行安全性。这种技术提高了船只的远航安全性,还方便了货物的分类摆放、装卸和管理。当时,我国的航海和造船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为郑和的远航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辉煌乐章,也是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的航海精神和外交智慧,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进取、探索未知。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浮桥镇的郑和公园
(责任编辑 / 李银慧 美术编辑 / 韦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