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伟
摘?要: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初中物理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积极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为学科教学注入活力,提供营养,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本文简要分析了传统文化引入初中物理课堂的重要性,结合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结合的原则要求,就通过引入传统文化构建初中物理趣味课堂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教师实现教学创新提供参考,唤醒初中物理教学生机,发挥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整合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物理乐趣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5.041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物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重要性。教师要结合《纲要》内容指导要求,对现阶段物理学科教学进行创新。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课堂相比,传统文化与物理学科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转变学生物理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对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引起重视,就运用传统文化打造物理趣味课堂展开全面探索。
一、初中物理课堂引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推动物理教学改革
传统文化与初中物理的融合,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度,且为教师开展学科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下,学生的物理学科知识接受程度得到提升,学科视野得到开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并且,与传统纯理论式教学相比,基于传统文化的物理学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实现了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提升物理教学效果
结合传统文化可创新物理学科知识内容的讲解方式。从理论化教学模式暴露出的问题来看,学生对物理学科概念理解不清、学习热情不足的主要原因为物理学科知识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契合度较低。初中生并不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传统文化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引入,则发挥了“黏合剂”的作用,可降低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物理探究热情,切实提升物理学科教学水平。
3.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引入初中物理课堂可使学生从物理角度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直以来,理论性、抽象性是学生对物理学科形成的刻板印象,导致学生与物理学科的距离不断拉远,不利于实现学科育人目标。传统文化为物理学科教学提供了宝贵资源,在传统文化中学生可回顾前人的物理探索历程,也可了解劳动人民对生活物理现象的总结,这体现了物理学科的人文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初中物理引入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1.辅助性原则
传统文化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引入应发挥辅助教学作用。教师应明确侧重点,始终以课程标准指导为主,借助传统文化教学资源,补充物理教学内容,完善物理课程设计,优化物理教学模式。教师需将传统文化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2.适切性原则
传统文化可为教师提供教学灵感。教师在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教学素材时,应明确几点要求,即契合课堂教学情境、符合学科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应遵循“物理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物理知识”这一基本原则,合理选择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
3.趣味性原则
初中物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应满足构建趣味课堂的条件。以传统文化的引入为契机,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探寻物理本质,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和熟悉感,有助于提高物理学科教学实效性。
三、初中物理课堂引入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1.在导学环节中引入,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
新颖的课程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在课堂教学流程中,导入环节起到了奠基作用,也是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物理概念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应以课程导入环节为途径,实现传统文化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引入。教师可围绕课程物理知识搜寻与其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在课堂导学环节以故事讲演形式导入课程知识,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故事内容与物理知识产生碰撞,在营造生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专注度,给予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乐趣。
如,在《认识声现象》一课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课程重点理论概念。结合这一知识点,教师可引入传统文化中与声音有关的成语,如“掷地有声”“戛然而止”等,将成语作为知识载体,创新课程导入方式。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结合成语“掷地有声”向学生提出问题:“物品不会发声,地面也不会发声,为什么东西掉到地上会发出声音呢?”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学生指出:从成语“掷地有声”形容的现象可知,“掷地”代表物品与地面发生接触,对物品和地面都产生了力的作用,而力的出现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因此在“掷地”这一过程中,物品和地面都发生了振动,而振动便是“有声”的原因。教师继续追问:“如果说掷地有声是因为产生振动的缘故,那么如何从物理的角度解释戛然而止呢?”运用逆向思维,学生很快便指出:戛然而止表示声音突然消失,这是因为通过振动产生声音的物体在瞬间停止了振动,其发出的声音也随即消失。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概念的印象,教师可鼓励学生演示“掷地有声”和“戛然而止”。学生随即进行了如下操作:将玻璃球扔在地上;用手捏住正在振动发出声音的音叉,从物理角度解释了“掷地有声”和“戛然而止”的原理。
2.在情境创设中引入,调动探究热情
传统文化体现在生活中的饮食、日常活动、生产等各个方面,与学生息息相关,这与物理学科的生活化特点相契合。在传统文化引入物理课堂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探究生活物理现象,获取物理知识,将其作为物理学科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教师应聚焦于此,创新物理教学素材使用方法,结合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创设生活化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物理探究学习热情。
如,在《汽化和液化》一课中,教师可在讲解“蒸发的特点”这一重点知识模块中引入传统文化,带领学生了解劳动人民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知识印象。
首先,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农民伯伯每年都需要晒粮食,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种子晒干,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提出了“在太阳光线充足的地方晒粮食”“将粮食摊铺开来”“在通风处晒粮食”等方法。教师总结:“这些方法为什么可以加快粮食晒干的速度?体现了什么物理原理?”使学生认识到外界温度的升高会加快蒸发,使粮食中的水汽化,因此粮食会快速晒干。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坎儿井”的介绍视频,通过视频内容,学生了解到坎儿井是干旱地区的人们为满足灌溉需求,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雨水收集起来,并利用山体自然坡度引出地表用于农田灌溉而设计的一种水利工程。结合视频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干旱地区温度较高,为什么坎儿井收集的雨水不会被蒸发掉呢?”引导学生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可知坎儿井存储的雨水大多位于地下暗渠中,该处温度低于地表温度5—10摄氏度,且隔绝空气,可以有效减少雨水的蒸发。
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晒粮食”和“坎儿井”两个生活情境内容总结蒸发的特点,使学生认识“蒸发吸热,蒸发速度与温度有关”,并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产生钦佩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在课堂提问中引入,探寻学科本质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特别是物理这类揭示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的学科,有效提问可使学生对知识本质展开探究,提升学科认知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课程知识引入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并抓准时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感受传统文化与物理内在关系,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教学素材的辅助性,深化学生物理知识理解,提高学生知识接受能力。
如,在《认识浮力》一课中,在为学生讲解“浮力的概念”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为学生讲述传统文化故事——曹冲称象,结合曹冲通过船只两次吃水线相同,证明石块和大象重量相等的情节,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曹冲称象运用的是什么物理原理?”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讨论结束后,学生给出答案:曹冲利用了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作用的原理。在装有大象的船只上标记吃水线位置,随后再在相同的船只上装入石头,直到船只达到与先前一致的吃水位置时,此时大象和石头受到的浮力相等,证明石头的质量就是大象的质量,因此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用来称大象重量的船只浸在水中,水对船只和大象产生的浮力朝向哪个方向?”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力学知识内容,绘制力的示意图,解释“曹冲称象”的物理原理,使学生直观认识浮力是竖直向上的。由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归纳总结浮力的概念,认识浮力的作用,提高课程知识讲解效率。
4.在实验活动中引入,构建趣味教学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学科的教学重点,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物理学习中的难点。多数学生因难以理解实验原理、操作过程过于枯燥等原因,对物理学科失去学习兴趣。传统文化在物理课堂中的引入,为物理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些节日习俗和生活技巧,正是劳动人民基于对物理原理的探索总结得到的。教师可通过设计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了解传统文化蕴含的物理知识,提升实验教学亲和性,实现趣味教学目标。
如,在《磁现象》一课中,课程知识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可设计实验探究活动,强化学生对于物质磁性和磁化现象的感知。在课堂中,教师可结合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磁体”“什么是磁极”等知识内容,并开展探究“指南针”原理的实验教学活动。教师应为学生准备缝衣针、磁铁、泡沫、细棉线水等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在实验活动中,学生在使用磁铁“磁化”两根缝衣针后,缝衣针变为了带有磁性的小磁针,将一根小磁针穿过泡沫(记为磁针A),另一根小磁针在中间位置用细棉线拴住(记为磁针B)。随后,将磁针A放入水中并轻轻转动,手提棉线将磁针B置于空中,同样使其轻轻转动,观察两个磁针静置后指向的位置。学生发现,无论经过几次实验,两根小磁针最终的静止状态都为南北指向。
通过实验,学生体会了探究物理原理的乐趣,掌握了指南针的原理。并且,引入“指南针”这一传统文化案例,可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人民在研究磁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5.在拓展活动中引入,开阔科学视野
物理教材内容并不代表物理学科的全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为通过拓展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教师可整理传统文化中关于物理的故事内容,以拓展活动为途径,引入传统文化故事,带领学生了解先代前辈们对物理知识的探索过程。在拓展活动中,学生感受前人成果,追溯物理源头,既可以丰富物理学科教学内涵,也能够培养学生不断求学、积极探索的学科精神。
如,在《分子动理论》一课中,学生需要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认识分子扩散现象。教学内容主要以带领学生探索微观世界为主,知识内容较为抽象。为使学生形象了解分子的扩散现象,教师可在课堂中开展拓展教学活动,引入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创新知识讲解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分子动理论观点,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
在学生认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等分子动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分子的扩散”知识点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体现出分子的扩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建立物理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提出“一滴墨水可以使一杯清水变黑”“腌咸菜时,一开始放入盐水中的菜是没有咸味的,过一段时间后菜会有咸味”等现象。教师应给予学生肯定,并提出拓展话题:“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并总结了分子扩散现象的特点,你知道古人是如何总结的吗?”话题一出,学生倍感好奇,教师可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俗语举例说明,如“酒香不怕巷子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墙内开花墙外香”等,使学生感叹古人的智慧,并对这些脍炙人口的俗语产生了新的理解,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
总之,依托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将传统文化引入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应根据物理课程教学标准,做到有的放矢,科学融合。教师应将传统文化贯穿于物理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实现对各教学环节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为学生营造趣味化的物理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应找寻物理学科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利用传统文化的渗透优化课程知识导入方式,创新教学情境创设形式,丰富课堂提问手段及问题内容,并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接受程度,拓展学科内容。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观念和民族意识。
参考文献:
[1] 孙丽《“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中国新通信》2022年第9期。
[2] 林馨郁、符宇萌、王汐柠等《STEAM教育与传统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的结合——以“走马灯”为例》,《中学理科园地》2022年第1期。
[3] 李国榕、邓楚楚、张念依《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以美人杯与透镜成像为例》,《中学理科园地》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