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得翠
摘?要:“双减”政策开启了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新阶段、新高度,教师要自觉践行“双减”政策对于数学教学的育人要求,主动为数学教学融入新资源、新思想,架构高品质、高层次的课程环境。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数学教学,标志着新课程改革的新导向、新创意。本文简要介绍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数学教学的人文体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数学教学的价值以及有效策略,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人文素养,实现科学育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数学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5.019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立足数学教材内容,着意融入创意思维、拓展精神,为小学生提供高层次、品质感、人文化的教学资源,促进数学教学实现方法拓展、提质增效。为了提升数学教学的文化底蕴,教师应当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课堂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思想觉悟、民族意识、传统美德、文化素养;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为小学生提供高品质的人文滋养、高价值的精神食粮,优化课程发展的层次感。
一、“课程思政”思想是数学教学提质增效基点
“课程思政”思想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自觉践行“五育并重,德育优先”的施教准则,实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有机整合,高效促进小学生的快乐认知、德育成长。“课程思政”思想是教师高层次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教师促进数学教学实现智慧设计、生态育人、提质增效的指导思想。教师应推动其有机融入数学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之中,实现知识启迪、思想导引、德育培养的多元并重、齐头并进。
二、用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数学教学的人文体验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资源繁多,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先进的思想方法启迪、优秀的德育素材内容、博大的文化底蕴辅助,大力提升课堂活动的品质感与价值感。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艺术等资源能够帮助数学教学创设出高层次、审美化、想象性的艺术情境,推动小学生全身心地沉浸于文化氛围之中,悦纳思想启迪与德育培养。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优化数学教学活动的人文高度、主题导向、教育品质、教学效果,构建智慧化、高水平的教育生态。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经典故事、寓言素材、成语案例等优质人文滋养,融入更多的趣味因素与思想启迪,切实提升数学教学活动的快乐体验。另外,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为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人文理念、先进思想、民族文化、优秀方法,大力凸显数学教学的智慧化、思想性、品质感,帮助小学生形成高水平的思维习惯与逻辑推理。
三、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小学生获得文化底蕴雄厚、生活气息浓郁、高位思想启迪的德育空间,助力小学生实现思想进步、方法集聚、视野拓宽、德育成长。小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感知到高品质的人文资源、艺术元素、美育素材,助力小学生认知环境实现体验强化、生本定制、提质增效。小学生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逐渐强化民族意识、归属感、荣誉感以及文化自信,推动小学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散播者,优化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教师获得高品质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凸显数学课堂上的文化气息、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架构高水平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丰富数学课堂的主题思想高度、人文滋养品度、教书育人效度,架构高体验、高价值的课程空间,实现智慧育人。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成为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人文资源辅助,科学提升知识教学的思想启迪、德育培养、“三观”建设,实现高价值的心灵洗礼、思想教育。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数学教学有助于架构主题导引、人文优化、能动推进、生态育人的课程教学空间,加速科学育人观与课堂活动的优质整合、科学绑定。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数学教学中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新创意思维、新施教方法,辅助教师优质践行新课程改革工作,促进数学教学实现文化助力、品质提升、体验强化。借此能够实现知识教学与德育工作的相得益彰、齐头并进,全面促进小学生的课程知识集聚、思想品德发展。
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是教师优化数学教学品质感的高价值资源。教师应当科学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1.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探究情境中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探究情境中,借助高品质的文化情境科学启迪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兴奋程度与能力水平。小学生进入最佳认知状态后,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能动基础与活跃强度,优化知识探究活动的生命活力支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探究情境中,能够展示出强大的人文启迪性、能动激发性,大幅度优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与思想意识状态。
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课《加减法(一) 》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活动为例。小学生的数字概念、数量意识、抽象思维能力、加减法思想较弱,需要教师为其提供生活实物认知过程。教师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实物模型,例如水果模型、蔬菜模型、餐具模型、厨具模型、汽车模型、飞机模型等,而且教师规定小学生每人只能拿两个玩具模型。这样,小学生就会在互谅互让中践行“孔融让梨”的做法,让别人先去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然后自己再挑选剩余部分中自己喜爱的玩具模型。另外,教师还允许小学生在使用玩具模型进行“加减法计算”中进行玩具交换,既获得自己喜爱的玩具模型,也能够帮助同学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模型,实现“关爱礼让”“抱团取暖”。可见,小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悦纳关爱教育、和谐教育与友善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意识之中。所以,教师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隐含于玩具模型的挑选活动与交换活动之中,既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提升小学生思想觉悟与道德品质。
2.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启迪资源中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辅助性、启迪化的教学资源之中,能够提升课堂活动的趣味感、益智化、人文性,为数学教学提供施教支点与优化抓手。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支持,优化数学教学环境的丰富性、主题化、品质感,实现小学生的沉浸感悟、能动激发、兴趣培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启迪性教学资源中,能够优化课堂活动的层次感与价值性。
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课《分类》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大堆玩具模型,引导小学生进行分类训练活动。例如,小学生将汽车、小飞机、火车、自行车、摩托车等归为“交通工具类”,将桔子、苹果、鸭梨、香蕉、木瓜等归为“水果类”,将铅笔、碳素笔、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归为“文具类”,将高压锅、电磁炉、空气炸锅、平锅等归为“厨具类”。这样,小学生就会在“分类活动”中慢慢领悟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深刻道理,启迪小学生积极上进、努力学习,提升个人的人生起点。而且,小学生还会在“分类活动”中看到排列有序的玩具排列,感悟到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应注意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对个人生活进行高品质的严格管理。可见,小学生能够在“分类活动”中悦纳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奋斗教育、理想教育、生命教育、价值教育等,促进小学生自律思想、进取意识的形成。所以,“分类活动”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科学启迪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整洁意识、自律能力与进取思想。
3.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认知内容中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认知内容中,能够指引小学生直接感悟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的数学知识、先进思想、科学方法、智慧结晶。小学生能够切身感悟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快乐地学习课程知识、数理规律与文化教育,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认知内容,能够实现小学生对课程知识、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多维集聚,促进课程发展提质增效。
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课《好玩的图形》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图形玩具,借助实物情境辅助小学生掌握图形的外在特点。例如,教师为小学生提供正方形的塑料板、蛋糕模型、魔方等,还可提供长方形的冰箱玩具、托盘、泡沫砖等,还有圆形的蛋糕玩具、瓶盖道具、车轮模型、三角形的小旗子、三脚架、蛋糕模型等。这样,小学生就会在动手把玩中沉浸于多种多样的“好玩图形”中,慢慢理解图形的外在特点。小学生就会慢慢悦纳“图形认知”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架构起“生活”与“知识”之间的信息过渡桥梁,还会从小图形能够拼接成大图形中感悟到“团结就是力量”“和谐共赢”“众人拾柴火焰高”“抱团取暖”等传统观念。所以,小学生能够在“图形感知”中领悟一点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均衡理念、多元思想,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精神层次。
4.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学生学习体验中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学生学习体验中,可以为小学生提供高层次、启迪化、素养型的思想导引、方法拓展、德育滋养,助力小学生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小学生提供高品质、益智性、人文化的经典教学素材,帮助小学生在茅塞顿开中获得强烈的进步感、愉悦感、快乐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学生学习体验,能够实现文化育人、智慧育人,架构高水平的课程施教环境。
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课《购物》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活动中,小学生可以借助教师在教室内创设的虚拟型小超市环境,进行“购物活动”。例如,小学生为爸爸每一个电动牙刷,帮助爸爸快速完成刷牙,让爸爸在节省的时间中进行更好的休息;为妈妈买一瓶护手霜,滋润妈妈日夜操劳、满是褶皱的双手;为爷爷奶奶每人买一个拐杖,用拐杖陪伴爷爷奶奶……这样,小学生就会在“购物活动”中将“人民币认识”“消费”“情感教育”绑定在一起,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科学培养小学生的关爱意识、孝心观念、感恩心理、亲情思想。小学生不仅进行了数学知识层面的信息深化、高阶思维活动,也能够悦纳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快乐幸福。所以,小学生能够在“购物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力所能及地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一些事情,优质推进孝心教育、感恩教育。
5.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交互活动中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交互活动中,可以指引小学生融入传统文化、感知传统文化、悦纳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强化小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小学生切身感悟前人的聪明智慧、先进理念、前瞻思想、课程修养,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文化厚度、知识深度、活动效度。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交互活动,能够实现知识教学与德育工作的双赢发展。
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课《观看物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活动中,小学生需要从正面看、侧面看、后面看、上面看的过程中全面认识物体的外形特点。同时,小学生能够在“横看成岭侧成峰”中感悟到不同的观察角度拥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启迪全局观念、高位思想、整合理念,不能够偏听偏信、任意妄为,指引小学生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范畴中。小学生还能够在交互活动中理解“以人为鉴”“兼听则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古训,悦纳传统文化中的开放思想、求异思维、前瞻理念,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隽永深刻。所以,小学生能够悦纳传统文化教育范畴内的豁达思想、开放意识、大同观点、谦卑观念、存异精神,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另类活动”,以学习的心态汲取思维灵感,在谦逊好学中处于持续成长之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教师践行“课程思政”思想、科学推进教书育人工作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师需要立足生本理念与建构理论,加速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渗透于数学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教育导引与科学育人基础,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探究情境、启迪资源、认知内容、学习体验、交互活动等,科学架构高水平、高体验的人文环境、教学生态。小学生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情境与数学课程知识探究之中,能够有效提升其学习能力、思想层次、道德品质,并树立正确的“三观”,创设高品质的文化育人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翠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江西教育》2023年第35期。
[2] 郝婵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与传承》,《学苑教育》2023年第24期。
[3] 张维忠、李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现状、选取原则与策略》,《小学数学教师》2023年第Z1期。
[4] 董静静《谈如何结合传统文化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8期。
[5] 杜嘉欣、赖颖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新路径》,《西部素质教育》2023年第13期。
[6] 郎俊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数学微课程的实践探索——以六年级“音律管中的数学”为例》,《数学教学通讯》2023年第16期。
[7] 孙钰红《让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育》2023年第11期。
[8] 张紫薇、肖含、杨志慧《改革开放以来小学数学教科书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迁与传承》,《文山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9] 刘文霞、姚永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研究》,《基础教育论坛》2023年第7期。
[10] 张海南《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融入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研究》,《教书育人》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