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利敏
到达佛光寺时,已近黄昏。
晚霞的余晖中,佛光寺的大雄宝殿(东大殿),在光影中像鲲鹏展翅后落地栖息的样子。单檐庑殿顶式的大殿,有着巨大坚固的斗拱,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出檐三米多的屋檐四角宽大,翼出深远,“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一对高3.06 米的琉璃鸱吻相向而立,使整个建筑既沉稳大气、雄浑古朴,又显得灵动而富有生气。大殿坐东向西,依山而建,位于全寺最高的位置。站在殿前月台上,可俯览全寺。而殿前古松,呈侧卧状,倒地后一段主干竟然埋在地下,然后剩余主干部分再继续露出地面生长,难以想象它竟然突破了重重困难,也要顽强地生长!
佛光寺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但这次国庆之行,和我的其他行程相冲突,最终没有去成。好在晚上,朋友发来了古建筑专家罗巍老师的现场视频。他一会儿手拿标尺丈量墙砖的长宽,以此判断建筑物的确切年份;一会儿立于大殿檐下,仰头指点,详细告诉游学者哪些是昂,哪些是耍头,哪些是栌斗,哪些是檐柱。这还不算,他还登高远指,给大家讲明白建筑物的方位,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他还蹲在地上用画粉给大伙儿绘图说明。看着视频中他在地上写写画画,便知道这次他又给大家讲解了佛光寺建筑中的许多精华之处。
我怎么错过佛光寺了呢?就凭着林徽因女士曾经来过,也一定要去的呀,她可是我极敬佩的女性。在国家、民族危急时刻,在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她与丈夫梁思成等中国营造学社调查队一行四人,冒着酷暑,骑着驴骡,一路奔波入五台山,去寻觅“唐构”建筑,目标即是佛光寺。登梁爬柱,丈量测绘,拓读碑文,工作在忙碌地进行着。晚饭时分,一缕光亮透过尘埃照射在大殿梁上,冥冥之中,似乎有感应,正在梁下的林徽因偶然抬头,仿佛看到有模糊的字迹。搭架上梁,拂去灰尘,就显现出“ 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的字迹。林徽因惊呆了,继而和大家欢呼雀跃。因为这一行字迹的存在,正好和殿外石经幢上的经文相吻合,再一次佐证了大殿重修的年代。自此,可以判断东大殿内集唐壁画、雕塑、构建、题记为一身,成为全国的孤品,梁思成先生不由赞叹“四美荟于一殿,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枪声大作,日军挑起事端,攻击中国守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隔两天,《北平晨报》收到了一份从山西五台发至北平的电报,电报内容首次披露了佛光寺东大殿为唐代建筑,有力地回击了日本建筑史学者关野贞所谓“中国全境内木质遗物的存在,缺乏得令人失望。
中国人要看唐代木结构建筑,只能到奈良的招提寺去看”的论调。在家国动荡的情形下,文化也不能独善其身,梁、林夫妇和中国营造学社以自己的方式抨击外侵之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侵略的深刻意义。这种社会担当,这种民族气节,这种治学精神,在今天依然让我心生敬意。
流连忘返的人群中,有仰头观望者,有停驻细品者,有聚神拍照者,而一个小女孩儿就这样落入摄影家的镜头。
这是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儿,面朝大殿,卧爬在大殿的木制门槛外。右手拿着画笔,左边的画本展开,搁在木门槛上。她一边抬头看着大殿,一边低头画几笔。在她抬头的时候,摄影家发现了一双纯洁的眼睛和专注的眼神。那是一种心无旁骛的专注。千年大殿,人来人往,小女孩儿的身边有无数的脚步迈进迈出,而无论身边多么嘈杂,多么忙乱,小女孩儿始终如处无人境地,始终专注地仰望,专注地描画,这样的定力让人折服。
林徽因女士用她专注的眼神,发现了东大殿大梁上那一行字,震惊了中国大地,从此唐代古建的神秘面纱终于在世人面前揭开。罗巍老师用他专注的眼神,研究古建三十余年,写下了《阳泉古建筑纵横》《平定天宁寺双塔》等专著,目前他又将毕生所学无私地传授给学生。
而那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儿,也用她专注的眼神,在佛光寺的殿前仰望,观察大殿内的一切,然后认真地绘画,这一份专注太吸引许多人的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