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辉
初夏时节,万物生长,工业柳州处处涌动生产建设热潮。
在柳南区,柳工集团大型机械制造车间,机器轰鸣,齿轮飞转,工人们忙着铸造“国之重器”;在柳北区,柳钢集团十里钢城洪炉烈火,铁水奔腾,钢带飞驰;在柳东新区,广西柳州汽车城内,自动化生产车间焊花飞溅,一辆辆汽车在这里生产下线……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考察时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
作为我国西南工业重镇、广西最大工业城市,柳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根基和命脉,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作为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创新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走出一条从柳州“制造”向柳州“智造”的转型升级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考察期间,来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先后走进公司展厅、研发实验中心、挖掘机装配厂等,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研发攻关等情况,强调“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要坚定不移、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智能小车地上跑、巨型轮胎空中走、机械臂拣物料……在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里,工人与机器配合默契,各种零部件通过智慧物流,从工厂的空中、地面运输而来,经过生产线,成为一台台智能装载机。该工厂共有2条生产线,日产能超过100台。其中一条生产线产出的纯电动装载机,在综合工况下续航最长可达8小时,因其绿色智能、节能高效深受市场欢迎。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领域走在行业前列,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津说。
柳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工业城市。近年来,柳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推动工业振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广西第一,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4家,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338家。柳州积极做好强产业文章,升级“老字号”,壮大“新字号”,拓展“轻字号”,毫不动摇筑牢制造业根基,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老”当益壮。汽车、钢铁、机械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提档升级。汽车产品加速向中高端领域迈进,汽车产业形成现代化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加快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汽车制造基地,上汽通用五菱是全球最快达成新能源汽车百万辆销量的车企;柳钢集团跻身中国千万吨钢铁企业、中国企业500强行列;柳工集团是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轮式装载机销量保持全球第一。
“新”欣向荣。大力培育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家电、医药大健康、节能环保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聚链成群、蓄能成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稳步提升。2023年,瑞浦赛克动力电池、中车乘用车电驱柳州产业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60%。
“轻”装上阵。现代服装、林木加工、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产业加快发展。2023年,获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年销售收入669.9亿元,同比增长11.5%,产品远销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走进位于柳东新区的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工厂,只见200多台工业机器人围成一个又一个“岛”,搭载着汽车零部件的无人物流车穿梭在一个个“岛”之间,从组装到驶出生产线,每一步都由机器人完成。这是全球首个“岛式”精益智造工厂,突破了汽车工业传统的流水线式总装生产模式,可以生产多款车型。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之后,产品的一致性和一次性合格率大幅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柳州坚持从实际出发,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汽车、钢铁、机械“老三样”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把握高新技术产业化前沿动态,集聚资源要素,逐步培育形成柳州工业的“新三样”,努力走出务本求实、创新求变的破局突围之路。
2023年,柳州成功引入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落地建设机器人超级智慧工厂,填补广西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空白。机器人产业和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成为柳州力争率先破局第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形成柳州工业“新三样”的重点领域之一。
2022年,柳州获批建设广西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实验室以新能源汽车为研究重点,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全链条研发。目前,已建成21个子实验室,承接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84项,在安全、能源系统、智能交付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2020年,广西第一家芯片企业——广西飓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柳州诞生。2023年3月,国内首条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量产线建成投产,打破了氮化镓激光器芯片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局面。
新质生产力之“新”源自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近年来,柳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目前,柳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807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各创新平台总数位居广西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时指出,小米粉大产业,做到这么大很不容易。我们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党和国家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就是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柳州持续深化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打造便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顶层设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自2018年以来,柳州每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坚决落实各类惠企纾困政策,打造“总方案+专项实施方案+任务清单”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持续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建立健全“问题清单+日常调度”工作机制,通过市领导定点服务企业、政银企对接会、走访调研等方式面对面解决企业难题,深入研究改革路径和措施,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营商环境工作格局。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涉企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坚持“一把手”抓营商环境,市县两级均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将优化营商环境列入年度全市督查事项,定期开展年度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和工作督导,强化责任问效及问题整改落实。依托广西营商环境“智管云”平台、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12345企业诉求”服务专线,坚持对主要营商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协调解决经营主体和群众反映问题。
立足企业需求,积极探索精细化服务举措。为促进产业向精深化、集群化、链条化方向发展,在螺蛳粉原材料生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生物医药等12个产业,开展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改革,分别编制形成了覆盖企业落户、企业开办、工程报建、生产销售、政策兑现、企业注销等方面产业全生命周期“一链办”事项目录清单,将各产业发展享受的政策红利统一涵盖,推动各项政策应享尽享、快速落地。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提前介入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招商引资的“聚宝盆”。2023年,柳州市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新引进项目656个,推动628个招商项目开工、229个招商项目竣工。●
(作者单位:广西日报社)
(责任编辑: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