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日传统发饰文化发展比较研究

2024-07-04 16:40张辉张雨庭方欣
新楚文化 2024年14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张辉 张雨庭 方欣

【摘要】中国传统发饰历史悠久,是传统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传统发饰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传统发饰的发展。本研究通过跨文化视角,对中日两国传统发饰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两国传统发饰的各自特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明,领略发饰文化的丰富性,进一步推广中国发饰文化,促进两国发饰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传统发饰;中日比较;发展;传承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4-0055-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4.016

【基金项目】苏州市职业大学研究性课程(项目编号:SZDYKC-230304)。

一、引言

传统发饰,作为传统服饰之下的一个类别,如今更多的是作为汉服配饰的一部分为人们所认知,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容易被人所忽略。更不为人所熟知的是,中国传统发饰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传统发饰的发展。

中国古代传统头饰按照装饰部位可分为发饰、面饰、冠饰、颈饰、耳饰、首饰等不同类别,本文涉及的发饰是指用于装点头发的装饰品。发饰,既能固定发型,又能增加美感,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审美价值。中国传统的发饰包括笄、簪、钗、步摇、凤冠、簪花、偏方、梳篦、抹额等。清朝的满族女子还会插饰一种名为扁方的特殊大簪。种类繁多,精美绝伦。

日本传统发饰主要由固定发髻必不可少的梳子(栉)、固定后面发髻的单足长棒——笄(笄)、单足或双足的长针——簪(簪),以及用来装饰发髻根部的串状或环状饰物——根掛(根掛け)四大类构成。其中,“笄”与“簪”的汉字写法均取自于中国。明治时期,西式发卡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又在原有发饰的基础之上设计出和风发卡。

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国家致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契机下,本研究对中日传统发饰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并对中国传统发饰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通过本研究,让更多的人系统了解中日两国传统发饰的发展特点及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进一步推广中国传统发饰文化,促进两国发饰文化交流与传播。

二、中国传统发饰的发展概况

我国首饰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山顶洞等遗址中,曾发掘出以骨、牙等材料制成的串珠。新旧石器时代交替之际,出现发笄——这一中国古代可考知的最早的发饰。

夏商周时期,中国青铜器时代进入鼎盛期,铜笄开始出现。同一时期,玉器作为装饰开始被广泛使用,象牙、金属等材质也被应用于发饰上。两汉时期,随着冶金技术以及加工工艺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丝绸之路开通后各类珠宝传入中国,使得发饰的种类和样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隋唐盛世时期,文化艺术繁荣,发饰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发展。到了宋代,发饰制作工艺更加精湛,出现了新的材质——玻璃。元代,受蒙古文化影响,发饰上也显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明代则将唐、元的风格适当结合,在金银制作工艺上达到了新的巅峰。清代的发饰不仅在工艺等方面集前朝之大成,更在满汉交融的背景下形成更加完善的饰品手工业制度。

近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变。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发饰领域出现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由于发型发式的西化,短发、烫发受到欢迎,西式的发夹、发带进入人们生活。二是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对于发饰,不再像过去一味追求复杂精致,而是转向追求方便实用。传统发饰吸收西方简约自由的设计元素,做到了实用性与美观性并重。

到现代,受到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发饰设计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国际化的特征。材质、纹样以及工艺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同时,传统的发饰在近现代得以保留,成为现代时尚的一部分。中国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同推动了传统发饰在现代的发展。

三、日本传统发饰的发展概况

日本在绳文时代,出现了用来装饰头发的赤漆梳子。奈良时代,中国唐风经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社会开始流行佩戴唐风饰品。进入平安时代,以遣唐使的废止为契机,萌生了以日本文化为基础的国风化趋势。但从这一时期开始,女性的发型从结发转变为垂发,发饰在使用上受到了极大限制。发饰从日常装饰品沦为只为特定仪式服务的装饰物,发饰文化也因此迟迟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一直到近千年后的江户时代,伴随结发造型的再度流行,日本发饰文化终于迎来全面开花。日本在中国发饰器物的基础之上融入其民族独有的性格与审美,发展出了极具特色的发饰文化。日本传统发饰从种类样式到工艺纹样,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到江户末期,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在文化领域推行全盘西化。此举在普及西方主流文化的同时,对日本传统文化造成严重打击。明治时代,受西方首饰文化的影响,日本开始将宝石、珍珠、钻石等新材质广泛应用于发饰设计当中。与此同时,由于服装的西洋化,洋装逐渐取代和服成为人们的日常服装,这使得传统发饰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但另一方面,传统发饰为顺应时代,其制式也有所改变,出现了配合西式发型的洋风束发梳、束发簪。如今,日本传统发饰多是作为和服配饰在新年、“七五三”、成人式等场合使用,搭配浴衣且可自制的细工花簪使用最多。

四、中日传统发饰文化发展的差异

(一)中国的“原创性”与日本的“融合性”

中国传统发饰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在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思想等条件下,独立创造并发展形成的文化。不管是材质的突破,还是工艺的革新、各种独特纹样的诞生,都处处显示出伟大的原创性。

纹样中的吉祥文化可以说是原创的代表。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中国古人萌发了对于动植物的崇拜。这种“崇拜”逐渐演变成吉祥文化的一部分,体现出以祈福、祈禄、祈寿、祈喜、祈财五大方面为核心的特点。在纹样上更是形成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设计理念。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龙凤纹样。龙凤起源于图腾,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结合,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应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纹样。龙纹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是古代人在多种动物艺术形象的基础上创造的产物。凤凰是古代先民的一种鸟图腾崇拜,是传说中的白鸟之王。龙凤纹样被广泛用在发饰上,比如明代梁庄王妃所佩累丝金凤簪、北京出土的清代银点翠凤纹钗、清代翠玉透雕盘龙发簪等,件件精美华丽。

另外,中国独有的文字纹样也不容忽视,常见的有寿字纹、万字纹、福字纹等。清朝时,将寓意吉祥的方块字作为设计元素直接应用于发饰设计之上。如在北京出土的清代银点翠镶玉钗,就是在蝴蝶纹样之上加一“囍”字,用于新婚致喜。在北京出土的另一件六式银渡金“五福捧寿”簪钗,则是五支蝙蝠纹短簪围绕一支“寿”字长钗,寓意长寿富裕。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具有创造性的突破。

日本是个擅长学习的国家,日本文化具有开放性。日本的传统发饰,则是在这开放性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奈良时期日本学习了中国的发饰文化,明治时期又吸纳了西方的首饰文化,在不断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饰文化。同时,这种吸纳和学习也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在中国以及西方装饰器物的基础之上融入其民族独有的性格与审美。

在中国的吉祥文化传入日本后,日本也出现了类似的以日语谐音寄托祝福的纹样。当然,日本对于吉祥文化的理解是完全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之上。比如,葫芦一词的日文为“瓢箪”,读作“ひょうたん”。单一个葫芦的话,是同中国一样寓意多子多孙。六个葫芦,则变成“六瓢箪(むびょうたん)”,谐音“無病息災(むびょうそくさい)”,寓意无病消灾。

此外,“药玉”发簪也是体现日本发饰文化融合性特点的典型代表。药玉,又称长命缕,由中国传入日本。端午时节,人们将香料放进用艾草叶编织成的小球中,并在小球下拉出长长的五色线,挂在腰间,寓意驱除邪气、延年益寿。药玉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就将装满香料的药玉简化为小球造型,取代挂在腰间的香袋,改良设计出了药玉造型的发簪。

(二)中国的“大陆文化”与日本的“海洋文化”

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大陆文化。而作为岛国的日本则具有海洋文化的特点。这一文化属性在传统发饰的材质使用和发展上表现得格外明显。

中国在地理上属于大陆,国土面积大,矿产资源种类多,发饰的取材极为广泛。新石器时期人们采用石头来做石笄,夏商周时代,随着青铜器的繁盛,铜器被开始广泛使用在发饰制作上,象牙制作的发饰也出现了。

金银是中国古代发饰中最常用的材质之一。金银材质的饰品不仅是美丽的装饰,更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战国时期纯度更高的金银开始用于发饰制作。秦汉时期,出现了金步摇。唐宋两代的金银工艺进一步提升,从目前各地发掘的唐宋墓穴里,发现了大量的金银发饰。比如临安晚唐钱宽夫人的慕中,发现了金钗十二支,西安西郊发掘的墓穴里发现了银鎏金花卉鸾鸟钗。

清代的点翠金工工艺的出现,也说明金的广泛使用。除此之外,白玉、翡翠、珍珠、玛瑙、碧玺、木材都被广泛用于发饰的制作。近几年被大家熟知的绒花,则是由中国独有的天然蚕丝和铜丝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上述这些发饰常用的材质都是在大陆上可以直接获取的资源,是大陆文化特征的体现。

海洋有机材料的大量使用是日本传统发饰的特点。日本人就地取材,把珊瑚、珍珠、贝壳、玳瑁等就用来制作或装点簪、梳子等发饰。日本贵金属尤其是白银产量在15、16世纪显著增长,巅峰时期日本白银的开采量甚至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但是,贵金属产量的增加无法减弱日本民众对海洋制品的热爱。产量极少的玳瑁尤其受到欢迎,纯色的玳瑁制品的价格甚至高过金银制品。但是,因为玳瑁这种海龟生活在亚热带海域,日本不得不从东南亚等地进口。元禄时代,幕府颁布《奢侈禁止令》,平民百姓想入手一件玳瑁制品更是变得难上加难。便有藩主提出用“鼈甲(べっこう)”——即日本本土龟甲的名称,代替从唐朝传入的“玳瑁”一词,以此绕过幕府的法令。日本人对于玳瑁这种海洋材质的热爱,直到今天也并未退减。2017年,日本设立“石垣玳瑁株式公司”,正式开启玳瑁的国内养殖。日本人认为海洋有机材料是大自然的馈赠,这种执念正是海洋文化的体现。

(三)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与“单一化”

传统发饰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书籍文献、博物馆展览、影视作品、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等。中国不仅拥有较为完整的传媒体系,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更为文化传播拓展出了新途径。

据统计,截至2022年汉服的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汉服潜在用户高达四亿。因汉服热的影响,市场对于汉服妆造的需求增加,催生出“簪娘”这一新兴职业。所谓簪娘,即手工制作发簪并进行售卖的发饰爱好者。在新浪微博,“簪娘”一词开通了超级话题,关注人数达到1.5万,可以看出“簪娘”这一群体已经颇具规模。在小红书平台上,“发簪”一词的话题浏览量达8.4亿。在抖音平台上,“发簪”话题的累计播放量更是高达46.8亿次。

古装影视剧的大热也为发饰文化的传播助力。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玉制发簪、《延禧攻略》中的绒花发饰、《风起洛阳》中的银鎏金钗等,都引发了对传统发饰的科普热潮。《人民日报》采访“非遗”匠人赵树宪,针对绒花工艺进行的专题报道,让本来沉寂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中的朵朵绒花被大众所看到。采访文章更被译成多国语言,投放在《人民日报》的网络新闻发布平台“人民网”及其海外版上。传统发饰文化的每一次“出圈”,离不开传统纸媒、网络媒体、社交传媒的通力协作。

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发达的电商网络一方面让发饰买卖不必依赖传统线下门店。另一方面也帮助地方名店跨越地理限制,扩大影响力。电商的发达不仅利好商户,“簪娘”们也可以发挥自媒体优势,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投放商品进行贩卖。最重要的是,庞大的电商平台为消费者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宣传与售卖同步进行的推广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发饰文化的发展。

反观日本,虽然日本不管是网络媒体、社交平台还是线上电商,起步都早于中国,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相当缓慢。与传播途径及其现代、多元的中国相比,日本发饰在宣传上仍是“线下为主,网络为辅”的传统模式。受日本电商网络发展的限制,实体店铺开通网络销售渠道的思路也多是开设店铺的官方网站,在官网发布商品详情,并附上线下地址以及联络方式。不会利用其他社交平台进行宣传。不少店铺直到现在仍只支持通过电话、邮件下单,无法从其官网直接购入,销售途径较为封闭。另外,可从日本大型电商平台上直接购入的款式也不如中国电商平台上的丰富。

影视方面,由于日本古装影视剧题材及内容较为单一,因此没有像中国古装剧一样,对发饰文化的传播起到质的推动作用。对发饰的科普介绍,多是由地方文化机构以及发饰爱好者自发完成,新闻媒体对发饰文化缺乏关心。以江户至昭和时期的梳、簪为中心,拥有四千件藏品的发饰博物馆“泽之井梳·簪美术馆”也于2023年5月宣布关门,实属遗憾。

五、对于中国传统发饰未来的发展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通过对中国和日本两国传统发饰多角度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传统发饰在内容上、形式上、传播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为了让中国传统发饰能够健康传承下去,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保持原创性优势,加强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的传统发饰文化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的自己的原创性,这使得发饰文化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持续的发展。可以说原创性是发展的原动力,所以我们要通过持续的学习研究来保持原创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日本在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方面取得的进步,要深入与各国的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兼收并蓄,力争在工艺等制作方面能有更深的造诣。这样既能推动中国传统发饰文化“走出去”,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亦能为传统发饰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二)加大传统发饰的宣传力度和认知普及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新媒体渠道是大家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方式宣传传统发饰。还可以将中国传统发饰融入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相关的讲解服务和文旅产品,让旅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和体验传统发饰,感受中国传统发饰的魅力,促进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此外,通过学校、社区、文化机构等渠道,开展中国传统发饰文化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于传统发饰的认知程度。例如与博物馆进行传统发饰的联合展览、传统发饰的演示活动等。近期中国已有了泉州蟳埔民俗文化村推广簪花等实例,但仍然缺乏深入和推进。

(三)更好地保护非遗传承者

当前,日本社会并没有为传统继承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让日本渐渐陷入了传统发饰手艺濒临失传的僵局,为日本曾经引以为傲的传统工艺的没落埋下了伏笔。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中国政府应当大力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者,尽可能为非遗传承者提供更好的传承环境和条件,让非遗传承者更好地面对公众传播中国传统发饰文化,激励更多人加入“守艺人”这个队列,形成强有力的供应链优势。

六、结语

中国传统发饰文化在发展中具有原创性、持续性、大陆性、多元化等特点,日本的传统发饰的发展则展示出融合性、海洋文化性、单一性等特点。这些差异的背后是两国在自然地理、文化、民族、经济等方面的不同。中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多民族长期融合、科技不断革新,这些因素不断推动了传统发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日本四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民族单一,在传统发饰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极大影响。为了让发饰文化健康持续地传承下去,我们要保持原创性的同时,加强与各种文化的交流,不断创新,使其拥有传统韵味的同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鑫玥.中国古代发饰起源与早期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12):136-140.

[2]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3]中国传统代表文化——龙凤纹样[EB/OL].(2017-04-12)[2024-01-23].http://www.sohu.com/a/133506653_528916.

[4]王金华.中国传统首饰:簪钗冠[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5]张宇彤.中日服饰文化观念对比研究[D].北京:北京地质大学,2019.

[6]赵娜.浅谈中国古代首饰的演变及发展[J].大众文艺,2012(24):291-292.

[7]许静.宋代女性头饰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8]王柯.金簪银钗探遗珍[D].苏州:苏州大学,2013.

[9]邱凤香.日本珠宝设计中的代表性植物纹样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8).

10]露木宏.日本の装身具「飾り」と「装い」の文化史[M].东京:東京美術,2020.

[11]周金灵,吴世刚.中国传统发饰的发展前景探究[J].辽宁丝绸,2021(1):51-52.

[12]中国汉服百亿市场催熟“妆娘”“簪娘”新职业[EB/OL].(2022-09-13)[2024-01-23].https://www.qh.chinanews.com.cn/wy/news/2022/0913/108486.html.

作者简介:

张辉,女,硕士研究生,苏州市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育与日本文化。

张雨庭,女,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方欣,女,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