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甫和鲁迅,一位是唐代备受推崇的伟大诗人,一位是20世纪新文学的领军人物和先锋者。他们都是文学领域中的佼佼者。在杜甫和鲁迅身上,我们总是能发现他们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强烈的现实批判、博爱与悲悯的人道主义、沉郁的写作风格以及永恒的人格魅力等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命题。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主张也不尽相同,但跨越千年的两人,他们的作品中却有同频之处出现。
【关键词】杜甫;鲁迅;人道主义;现实批判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4-0018-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4.005
“文学者的人格与人事关系的一点上,鲁迅是和中国文学史上的壮烈不朽的屈原、陶潜、杜甫等连成一个精神上的系统……鲁迅在思想上当然是新的,不同的,但作为一个中国文学者,在对于社会的热情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显示了中国民族与文化的可尊敬的一方面,鲁迅是继承了他们的一脉的。”①作为相隔千年的伟大创作者,鲁迅和杜甫在受到无数人敬仰与喜爱的同时,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传承或许也值得人们关注。
鲁迅作为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尽管鲁迅一生所作的旧体诗不算多,但每一首都是经典之作。反观杜甫,作为唐代备受推崇的现实主义诗人,始终怀有一颗忧国忧民,爱国忠君的赤诚之心。杨伦评价他的诗为:“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②杜甫和鲁迅两者之间看似相隔千年,但无形之中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人在谈到他们的创作时,总免不了以沉郁顿挫来形容他们在文学风骨上的相似之处。
从总体上来看,杜甫并不是鲁迅最为欣赏和佩服的诗人,杜甫对鲁迅的影响并不像魏晋诗人嵇康阮籍那么大,也不像屈原那么深刻,在鲁迅作品中对杜甫评价性的文字也很少,但在鲁迅晚年,却基本上从精神层面认同了杜甫,将其思想与诗作当作养分化入了自身血肉。正如他的友人增田涉在回忆录中所言:“我以为随着他晚年的来临,他是逐渐成为杜甫的了。”③尽管时代不同,思想也有冲突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杜甫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对鲁迅的影响自不待言,在鲁迅和杜甫所创作的诗歌和文章之中不难看出彼此的影子。他们有着相似的环境和际遇,忧心民生疾苦、痛苦国之破败,珍视生命,悲天悯人,最重要的是人格和精神上的共鸣。
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二字是杜诗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思想表现在他生命的各个时期,也表现在许多方面。杜甫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与生俱来带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拳拳报国心。青年时期的杜甫年轻气盛,甚至携着自负与自傲,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国家中兴,实现他所奉行的“以德治国”的“仁政”理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直白地表现出了诗人雄心勃勃、俯视一切的胸襟与气概。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开始了避祸之路,他目睹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惨状,不禁忧国伤时、念家悲己,写下了一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发出了深重的忧伤与感慨。往后的大半生杜甫虽然都在流离颠沛中度过,但从他所作的诗歌当中仍然处处可见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等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难以止息的担忧与哀伤。据统计,杜甫仅描写安史之乱的诗歌就高达三百多首。这些诗歌就像是一部纪录片一样,详细记载了安史之乱八年动荡的战乱生活。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将“爱国心”外露的,便是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即将结束之时,“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气如注,全诗无一字不喜,无一字不跃,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与杜甫一样,鲁迅也出生在一个已经衰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五四”时期,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中,一方面,长时间的封建社会沉积了众多腐朽的历史污垢,民智尚未被完全启蒙,国民仍然是麻木、蒙昧、怯懦保守的;另一方面,国外列强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瓜分和吞并中国。这种民族危亡时刻,若不采取变革,“中国人”的名目必然会走向消灭的终章。在日留学时期的青年鲁迅同样有着崇高的“自我英雄感”,相信自己只要振臂一呼就能成为一位应者云集的英雄。这时的鲁迅显然是受到了种种革命思潮的刺激,在清政府明确禁止剪辫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成为江南班剪辫第一人,并赋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在断发的小像之后赠与好友许寿裳,表现了他决心以身许国的深切爱国之情。纵观鲁迅一生,都在践行他曾经许下的誓言。不管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还是“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抑或在国民党的高压统治之下,寂寞无声之中,他仍然发出了“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的悲愤之音。鲁迅始终带着唤醒民众、开启民智的使命,为国家为人民举起“武器”,不断发出最激越、最响亮的呐喊,不断同黑暗朽败、愚昧落后的反动势力和封建意识作斗争。鲁迅毕生的实践,都是在救治国人的灵魂,打破囹圄国人的黑漆漆的“铁屋子”,使之重见光明。这其中,充满了他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爱。
二、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他善于用诗来记录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并由忧患意识自然而然产生的社会批判意识。正因为他见惯民生疾苦,将自己视为人民的代言人,所以他更能够站在被压迫的社会底层人民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他的诗中有相当多的部分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不满与忧虑,其中最著名的现实性诗篇就是《三吏》《三别》,这些诗深刻揭示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巨大不幸,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反战思想。“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兵车行》)讽刺了上位者的施政不当,“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大家,聚敛贡城阙”(《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描写了社会上严重的贫富分化,饿殍遍地,使豪门贵族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与下层百姓饥寒交迫的残酷现实形成强烈对比。此外,他更是将矛头直指上层社会和统治阶级“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片赤子之心。《兵车行》中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更是直白地描写了尸横遍野的场面,表现了战争的惨烈残酷。尽管杜甫出于良知,对朝廷平定祸乱的战争表示支持与肯定,但一旦真实面对战争给民众带来的巨大灾难时,诗人也就无法自欺了。
鲁迅的文章最能体现他的批判性的便是他的杂文,这其中不仅包括社会批判,同时还有政治批判。鲁迅杂文的犀利、刻毒就在于他的批判性和否定性。正因为鲁迅脱胎于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所以在他笔下能直指那个时代的痛处。收录在《坟》《热风》《华盖集》等的文章,有对封建旧传统的批判,对中国国民性的解剖和探析,对无差别屠杀无辜中国民众的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披露与抗争等各方面的内容。鲁迅始终将批判的锋芒对准人的心理与灵魂,他最为关注并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完全意识到的病态、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比如《论“他妈的”》《小杂感》《“友邦惊诧”论》等篇目,都是深刻的、一针见血的。除此之外,鲁迅早期小说也充满对现实的批判,《狂人日记》《风波》《头发的故事》《肥皂》等表现了封建制度对人的毒害以及底层民众动荡的生存环境;《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作品中黑暗、苦闷给人的重压,也渗透着浓郁的悲剧色彩。鲁迅最大的能力就是能够从自己所接触的纷杂的事物中,发现具有思想内涵并且可供他凝练成文章的人与事,并使之具有非凡的穿透力,透过这些角色在悲哀中夹杂乐观,在怀疑中寄托希望,不间断地为不幸者奔走呼号。
三、博爱与人道主义情怀
细读杜诗,会发现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仅是像前人所说“少陵有句皆忧国”,实际上,杜甫对普天之下的人、事、物都包含着广博而深沉的爱,他为自然的一切写诗。大到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小到病马、海棕、黄鹂、秋雨,他对此都怀有一腔热情。“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亦沉吟”(《病马》)表现了诗人对陪伴他已久的老马的喜爱与感动;面对春光大好,花开蝶舞他会说“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出自《江畔独步寻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同样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不管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首(其一)》)还是“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舟前小鹅儿》)都饱含着他对世上一切生命的热爱。诚如叶燮所言,杜诗“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达情,因情敷句,皆因甫有其胸襟。”④
在鲁迅笔下,也有两篇充满童稚的描写动物的篇章:《鸭的喜剧》《兔和猫》。在这两篇作品中同样充满了盎然的生命情趣,表现了鲁迅少有的稚趣和对生命的博爱。但由于时代的不同,他大部分时间里将爱与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于是这种广博的爱更多地转换成了他作品中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鲁迅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就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以及“将人当作人”的人道主义呐喊。在他此后的文章中,处处充满了对反人性的糟粕文化的抨击和对人性的呼唤。在《故乡》中,面对全失少年灵气,被生活压得麻木呆板的中年闰土,他在惊诧的同时报以同情,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戕害;在《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包含着作者对国人奴隶意识与愚昧无知的悲哀和愤慨以及对被践踏、被侮辱的妇女的同情;《孤独者》《在酒楼上》通过表现魏连殳、吕纬甫等较早清醒的启蒙者孤独的心路历程,使全文笼罩在悲剧感之下,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意。鲁迅的多篇杂文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无花的蔷薇之二》等作品中,都表现了他对于年轻生命逝去的巨大悲悯。
四、经久不息的人格魅力
他们执着理想,直言不讳,对权贵、压迫者不屈不挠,对奸佞宵小则横眉冷对,讽刺鄙夷。中国古代的传统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以儒学立身,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同时不同程度地接收释、道的思想。可以说,杜甫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的完美体现者。于国家和民族而言,他忠君爱国深明大义;于百姓而言,他重视民生,以民为先,时刻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呼声。不论何时,杜甫都能够实实在在为他人着想,他的忠君爱国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他晚年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能展露大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言辞真挚恳切,感人至深。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呐喊,才能使得这首诗跨越古今,产生强烈的回响。
鲁迅的铮铮傲骨在他的文章和诗文中便可见一斑。“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题<呐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等诗句中,都能看出他的志向和抱负。鲁迅一生议论时政,讥弹人物,不畏权贵。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坚定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做了“封建社会的逆子”。对于敌人来说鲁迅是一把锋利的刃,对人民来说则是一团不熄的火。纵观鲁迅一生,用其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形容再合适不过。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过不少共产党人,像成仿吾、瞿秋白、冯雪峰等都受过他的庇佑。左联时期,鲁迅对一大批进步青年作家更是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心血,不但在思想上循循善诱,在生活上更是关怀备至。就像巴金先生所说:“鲁迅先生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伟大。近二三十年来他的正义的呼声响彻了中国的暗夜,在荆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举着思想的火炬,领导无数的青年向着远远的一线亮光前进。”⑤
五、结语
杜甫和鲁迅这两位优秀的作家虽然躯体早已不复存在,但他们留下的文学遗产却永存不灭,时至今日甚至未来仍会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杜、鲁二人的创作在“异”中存在着“同”的因素,即便相隔千年,却是思想上、精神上的挚友。这些作品中不仅聚合了深重的忧患意识、浓厚的人文关怀,而且心系国家与百姓,给人的精神以强烈的冲击,映射出作者永恒的人格魅力。
注释:
①出自冯雪峰《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1936年7月给捷克译者写的几句话》,《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②出自《杜诗镜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
③出自增田涉《鲁迅的印象》,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组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
④出自叶燮《原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
⑤出自巴金《悼鲁迅先生》,《巴金选集》第八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参考文献:
[1]贾川琳.“五四”时期鲁迅文学观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融合[J].上海鲁迅研究,2019(02):78-85.
[2]葛景春.杜甫的人格魅力[J].中州学刊,2013(02):138-143.
[3]程广让.浅论杜甫的爱国思想[J].文教资料,2010(01):7-8.
[4]谭德晶.鲁迅与李贺、杜甫关系初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03):347-351.
[5]赵敬立.风调异代有同声——鲁迅与杜甫浅论[J].杜甫研究学刊,2003(04):46-54.
作者简介:
杨柳(1999.12-),女,满族,河北承德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