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中心理与行为的稳定性:以谦虚效应为例

2024-07-03 11:46:28傅根跃李康
心理学报 2024年7期
关键词:社会变迁集体主义稳定性

傅根跃 李康

摘  要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的剧烈变迁, 人们的心理行为乃至文化会如何变异?作者假设尽管社会变迁会影响和改变人类的某些心理和行为, 但有些心理行为,  因其受深层文化影响, 会十分稳定, 不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近30年的有关谦虚效应的跨文化研究为这一假设提供了佐证。谦虚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集体主义的产物, 这种跨文化差异本质上来源于东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总结谦虚效应的30年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个跨文化效应基本不变, 说明源于深层文化的心理和行为存在高度的稳定性。

关键词  谦虚效应, 说谎, 集体主义, 社会变迁, 稳定性

分类号  B849: C91

探寻文化的起源和演化是科学界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自然也是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中国一百多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巨变, 特别是最近四十余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 为研究人类心理行为及文化变迁的基本规律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1978~2017年期间年均增长9.5%, 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 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的剧烈变迁, 人们的心理行为乃至文化会如何变化?一种可能是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包括道德观念和行为)会发生全面变化; 另一可能是某些心理行为在发生改变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受深层文化影响的心理行为现象, 它们十分稳定难以改变。为此, 学报特设专刊征集探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包括变与不变的规律)及其背后的推动因素、变化机制等为主题的研究论文。

日前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心理学家从各自的兴趣出发, 针对社会文化变迁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中国人的心理、情绪和行为如何变化的研究, 产生了大量的成果(见综述:蔡华俭 等, 2020; 黄梓航 等, 2021), 本专辑所发表的论文就是最新成果的杰出代表。这些论文研究内容涉及婚姻满意度、名字独特性、理性个人主义和功利个人主义、工作价值观、积极理想情绪、教育效用与教育志向、道德推托水平、心理嬗变等等与文化与工作价值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公平与正义密切相关的心理与行为变迁状况(见本期论文:侯娟 等, 2024; 包寒吴霜 等, 2024 ; 吴胜涛 等, 2024; 唐宁玉 等, 2024; 张明杨 等, 2024; 张良, 张文新, 2024; 王祥坤 等, 2024; 胡洁, 周晓虹, 2024)。从研究结果看, 大多是肯定变化的。如中国大陆夫妻婚姻满意度随时代变迁逐渐提升; 名字独特性上升体现了独特性文化价值观与独特性心理需要的上升; 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来的文化转型表现出理性个人主义下降和功利个人主义增长的趋势; 近几十年来中国人高、低唤醒及一般积极情绪的偏好都在上升等等。特别是陈欣银就中国社会变迁与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多元建构理论, 系统评述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我们的研究应该尽可能地不被现有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所限制甚至‘套牢 ”等一系列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见本期:陈欣银, 2024)。总之, 这些研究为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变迁中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和思路。

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本专辑所发表的论文都是佐证近几十年中随社会变迁而产生文化、心理与行为的变化的, 并没有研究不受如此巨大经济社会变化影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但我们假设那些受深层文化影响的心理行为是稳定而难以改变的。过去30年的关于谦虚效应的系列研究为这一假设提供了佐证。

什么是谦虚效应?谦虚通常被认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东方文化的表现之一, 与集体主义、自尊的文化差异等密切相关(蔡华俭 等, 2011; 施媛媛 等, 2017; Cai et al., 2011; Shi et al., 2021)。所谓谦虚通常指个体隐瞒或贬低自己的才能与成就, 其中一个典型的谦虚行为就是做“无名英雄”, “做好事不留名”。而所谓谦虚效应指的是中国人受做人要谦虚的传统思想影响对谦虚作出积极的评价而对不谦虚的真话作出消极的评价。我们是在1995年, 也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发展的前期, 发现了这个效应。我们比较了中国和西方7、9、11岁儿童对谦虚谎(做好事不承认)和不谦虚真话(做好事承认)的道德评价(Lee et al., 1997), 结果发现中国儿童对谦虚谎和不谦虚真话的道德评价迥异于西方儿童。对谦虚谎的评价, 7岁的中国儿童还是负面的, 9岁开始总体上转为积极, 11岁儿童就已经非常积极了。相反, 中国儿童对不谦虚的真话的积极评价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我们的研究还包括了西方的同龄儿童, 他们对谦虚谎的评价始终是负面的; 不谦虚的真话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这个跨文化的谦虚效应非常稳健。我们的系列研究显示谦虚效应并不局限于中国大陆, 也存在于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Fu et al., 2001; Heyman et al., 2010; Lee et al., 1997, 2001), 存在于中国到北美的儿童青少年移民中(Cameron et al., 2012); 谦虚效应不仅儿童有, 成人也有(Fu et al., 2001, 2011); 谦虚效应不仅表现在道德判断上, 也可以表现在行为上(Fu et al., 2016)。

为什么会有谦虚效应?我们认为这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儒家文化强调谦逊和谦虚, 认为谦逊和谦虚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 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人从属于集体和社会, 强调无私、团结和谐和利他等。与此同时, 我们认为谦虚效应是源于东方文化的深层结构, 不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这个假设得到了我们在中国台湾研究的支持。

我们研究台湾儿童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 台湾与大陆一样, 是一个有深厚中国传统和价值观的集体主义社会; 其次, 与大陆不同, 台湾一直延续着儒家思想文化; 再者, 尽管台湾地区的学校教育也强调诚实, 但是谦虚并没有纳入到早期学校德育教育课程之中; 再者, 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其经济富裕、现代化要早于中国大陆。因此, 台湾社会的这些特点使它成为验证谦虚效应并进一步考察这种效应是否源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理想的补充样本。Lee等人(2001)的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加拿大三地儿童在确认说谎和说真话的概念上没有差别, 但中国儿童(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对谦虚谎的评价, 7岁的儿童还是负面的, 而11岁儿童就已经相当积极了, 而加拿大7~11岁的儿童对谦虚谎的评价始终是负面的; 与之相应的, 每个年龄段的加拿大儿童对不谦虚的真话的评价都是相似的积极, 而中国儿童对不谦虚的真话的积极评价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研究表明谦虚效应不是概念差别所致。中国台湾和大陆两个地区虽然经济和政治体制不同, 对谦虚的教育安排不同, 却具有相似的谦虚效应, 这归因于两个地区共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且随着年龄增长对中国文化越来越适应。因此, 包括中国台湾样本的中加比较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台湾地区较之大陆更早的经济腾飞、现代化等社会变迁以及大陆地区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等社会变迁并没有改变深层文化下形成的谦虚效应。

此外, 我们还研究了日本儿童, 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效应。日本同样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 同时较早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国家, 一度从战败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 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因此日本儿童也是探究东西方文化差异及社会变迁影响的理想补充样本。Heyman等人(2010)的研究结果发现日本7~11岁的儿童对谦虚谎给以积极的评价, 表现出同样的谦虚效应。较之中国台湾, 日本的经济和现代化程度更早更发达,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更早, 但这些社会变迁也没有改变其传统文化下形成的谦虚效应。

但是, 要证明我们的假设, 最好是去看中国大陆儿童在过去30年中这个效应有没有变化。如本文开头所述, 中国最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剧烈变迁。那么剧烈的社会变迁下中国儿童的谦虚效应是否发生变化呢?从1995年开始探索谦虚效应至今, 我们每隔若干年就开展一个相关的谦虚效应研究, 结果发现谦虚效应十分稳定(见图1:谦虚效应:历年中西方儿童对谦虚(不谦虚)的道德评价一览)。图1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前后的相关研究(Cameron et al., 2012; Fu et al., 2010; Fu et al., 2016; Heyman et al., 2010; Lee et al., 1997, 2001)。其中Fu等人(2010)的研究以中国7、9、11岁儿童为被试专门探讨集体主义与谦虚效应的关系, 结果我们发现尽管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 谦虚效应一如既往:中国儿童对谦虚谎的评价要比不谦虚的真话更加积极, 且这种趋势随年龄而增加。城市儿童和家长具备专业文化知识的儿童在公众情景下评价不谦虚的真话更不积极。此外, 家长有较高集体主义倾向的儿童更加认同谦虚谎。研究结果表明与集体主义相关的宏观和微观文化因素对儿童的说谎和说真话的道德理解均有显著影响。图1涉及的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富裕后一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 是世界从未发生过的经济发展奇迹, 这样的社会变迁下, 谦虚效应稳定不变说明受深层文化影响的心理行为的确是稳定而难以改变的。

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现谦虚效应的稳定性的同时, 我们也看到了谦虚效应的可变性。我们对7至11岁中国大陆儿童、华裔加拿大儿童和白人加拿大儿童对谦虚谎的道德判断与评价的跨文化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文化限制和文化适应的作用(Cameron et al., 2012)。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儿童和华裔加拿大儿童都存在谦虚效应, 但令人惊奇的是华裔加拿大儿童尽管总体上仍然表现出谦虚效应, 但他们的移民年龄会影响谦虚效应。如果他们出生在加拿大, 他们对谦虚谎和不谦虚真话的反应更像加拿大白人被试。如果他们是在青少年以后移民的, 他们的谦虚效应很像中国被试, 而儿童期移民的, 则表现出随着移民加拿大年龄的变小, 谦虚效应有显著下降的趋势。可见, 儿童期可能是中国人形成谦虚观念和习得谦虚美德的关键期。

总之, 我们近30年的有关谦虚的跨文化研究表明谦虚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集体主义的产物, 这种跨文化差异本质上来源于东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尽管它可以在宏观和微观文化因素作用下有所改变(如浸润于个人主义社会之中), 但总体上十分稳定。

综上, 除了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心理、行为与文化变化之外, 我们认为也存在一些十分稳定难以改变的深层文化下的心理行为现象, 如我们所研究的谦虚效应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认为文化的演化是变化与稳定的辩证统一, 科学研究就是要具体地揭示社会变迁中文化、心理与行为的变和不变的规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未来必将进一步发展, 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如此剧烈变迁的时代, 《心理学报》特设专刊, 探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我们期待在本期专刊的引导下, 有更多的学者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心理行为, 精心设计理论与实证研究, 进一步系统揭示社会变迁中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与不变现象及其背后的推动因素和机制。我们希望会有更多的中国心理学家去做与中华文化与中国人相关的研究, 讲中国人的故事, 把中国人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这必将在促进心理科学发展的同时为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  考  文  献

Bao, H.-W.-S., Cai, H. J., & Jing, Y. M. (2024). 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unique names: The emphasis on uniqueness matter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56(7), 954?963.

[包寒吴霜, 蔡华俭, 敬一鸣. (2024). 名字独特性上升的成因:宏观和微观解释.心理学报, 56(7), 954?963.]

Cai, H., Feng, Y., & Yue, X. T. (2011). Pan-cultural need for self-esteem: Evidence from China.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1), 1?8.

[蔡华俭, 丰怡, 岳曦彤. (2011). 泛文化的自尊需要: 基于中国人的研究证据.心理科学进展, 19(1), 1?8]

Cai, H., Huang, Z., Lin, L., Zhang, M., Wang, X., Zhu, H., Xie, Y., Yang, Y., Yang, Z., & Jing, Y. (2020).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 of the Chinese people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A literature review.Advances in Psychology (inChinese)28(10), 1599?1618. doi: 10.3724/SP.J.1042.2020.01599

[蔡华俭, 黄梓航, 林莉, 张明杨, 王潇欧, 朱慧珺, 谢怡萍, 杨盈, 杨紫嫣, 敬一鸣. (2020). 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 28(10), 1599?1618.]

Cai, H., Sedikides, C., Gaertner, L., Wang, C., Carvallo, M., Xu, Y., OMara, E. M., & Jackson, L. E. (2011). Tactical self-enhancement in China: Is modesty at the service of self-enhancement in East Asian culture?Social Psychological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1), 59?64. https://doi.org/10.1177/ 1948550610376599

Cameron, C. A., Lau, C., Fu, G., & Lee, K. (2012).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ral evaluations of modesty and self- promotion in diverse cultural settings.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41(1), 61?78. https://doi.org/10.1080/03057240. 2011.617414

Chen, X. Y. (2024). Social change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ontext: A pluralist-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56(7), 977?993.

[陈欣银. (2024). 中国社会变迁与人的发展:多元建构观点和相关研究.心理学报, 56(7), 977?993.]

Fu, G., Brunet, M. K., Lv, Y., Ding, X., Heyman, G. D., Cameron, C. A., & Lee, K. (2010). Chinese childrens moral evaluation of lies and truths-roles of context and parental 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 tendencies.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19(5), 498?515. https://doi.org/10.1002/icd.680

Fu, G., Heyman, G. D., Cameron, C. A., & Lee, K. (2016). Learning to be unsung heroes: Development of reputation management in two cultures.Child Development87(3), 689?699. https://doi.org/10.1111/cdev.12494

Fu, G., Heyman, G. D., & Lee, K. (2011). Reasoning about modesty among adolescents and adults in China and the U.S.Journal of Adolescence34(4), 599?608. https://doi. org/10.1016/j.adolescence.2010.10.003

Fu, G., Lee, K., Cameron, A., & Xu, F. (2001). Chinese and Canadian adults catego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ie and truth-telling about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32(6), 720?727. https://doi. org/10.1177/0022022101032006005

Heyman, G. D., Itakura, S., & Lee, K. (2010). Japa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s reasoning about accepting credit for prosocial behavior.Social Development20(1), 171?184. https://doi.org/10.1111/j.1467-9507.2010.00578.x

Hou, J., Jia, K. K., & Fang, X. Y. (2024). Trend analysi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of Chinese couples in the past 20 year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56(7), 895?910.

[侯娟, 贾可可, 方晓义. (2024). 近20年中国夫妻婚姻满意度发展趋势与社会变迁.心理学报, 56(7), 895?910.]

Hu, J., & Zhou, X. H. (2024). Life course, life transition and psychological transmutation in changing times: Oral history and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sociologists of the “Educated Youth” generation.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56(7), 964?976.

[胡洁, 周晓虹. (2024). 变迁时代的生命历程、人生转折与心理嬗变——“知青”一代社会学家的口述史与集体叙事.心理学报, 56(7), 964?976.]

Huang, Z. H., Wang, J. X., Su, Z., Jing, Y. M., & Cai, H. J. (2021).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during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psychologists.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12), 2246?2259.

[黄梓航, 王俊秀, 苏展, 敬一鸣, 蔡华俭. (2021).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社会学视角的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家的启示.心理科学进展, 29(12), 2246?2259.]

Lee, K., Cameron, C. A., Xu, F., And, G. F., & Board, J. (1997). Chinese and Canadian childrens evaluations of lying and truth tell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xt of pro-and antisocial behaviors.Child Development68(5), 924?934. 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1997.tb01971.x

Lee, K., Xu, F., Fu, G., Cameron, C. A., & Chen, S. (2001). Taiwan Chinese and Mainland Chinese and Canadian childrens catego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ie- and truth-telling: A modesty effect.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4), 525?542. https://doi.org/ 10.1348/026151001166236

Shi, Y., Gregg, A. P., Sedikides, C., & Cai, H. (2021). Lay conceptions of modesty in China: A prototype approach.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52(2), 155?177. https://doi.org/10.1177/0022022120985318

Shi, Y., Liu, Y., Luo, Y., & Cai, H. (2017).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modesty.Psycholog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5(5), 287?298.

[施媛媛, 刘云芝, 罗宇, 蔡华俭. (2017). 心理学视野中的谦虚及其研究.心理技术与应用5(5), 287?298.]

Tang, N. Y., Zhen, D. L., & Guan, J. (2024). Work values of Chinese generational cohort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56(7), 876?894.

[唐宁玉, 甄丹蕾, 关健. (2024). 中国员工工作价值观的代际变迁.心理学报, 56(7), 876?894.]

Wang, X. K., Xin, Z. Q., & Hou Y. (2024).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es of changes and macro causes in moral disengagement among Chinese middle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56(7), 859?875.

[王祥坤, 辛自强, 侯友. (2024). 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的变迁及宏观成因.心理学报, 56(7), 859?875]

Zhang, L., & Zhang, W. X. (2024). Utility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three birth cohort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56(7), 926?937.

[张良, 张文新. (2024). 过去20年城乡高中生的教育效用与教育志向:基于三个出生队列的历史比较研究.心理学报, 56(7), 926?937.]

Zhang, M. Y., Yang, Y., Bao, H.-W.-S., & Cai, H. J. (2024). The positive ideal affect of Chinese people: Trends over the past decade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56(7), 847?858.

[张明杨, 杨盈, 包寒吴霜, 蔡华俭. (2024). 中国人的积极理想情绪:近几十年来的变迁.心理学报, 56(7), 847?858.]

Wu, M. S., Wang, Y. L., & Peng, K. P. (2024). More utilitarian and less rational? Social change and two types of individualism over the last 40 years in China.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56(7), 911?925.

[吴胜涛, 王予灵 彭凯平. (2024). 理性式微、功利扩张?近40年中国社会两种个人主义的变迁.心理学报, 56(7), 911?925.]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tability in a rapid changing society: An illustration of modesty effect

FU Genyue, Kang LEE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ejiang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Laboratory for Research in Early Development and Childcare; Zhejiang Key Laboratory for Research in Assessmen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s, Hangzhou 311121,China)(2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Ontario M5R 2X2, Canada

Abstract

Faced with historically unprecedented improvements in the economy and quality of life, how will human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evolve? We hypothesize that although social changes will influence and alter certain aspects of human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others, deeply rooted in culture, will remain stable and unaffected. Nearly thirty years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the modesty effect supports this hypothesis. Modesty, a product of the collectivism deeply embedd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xemplifies these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stemming from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 Eastern and Western societies. After summarizing three decades of research on the modesty effect, we find that despite China's dramatic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this cross-cultural effect has remained largely constant, indicating a high level of stability due to its profound cultural foundations.

Keywords modesty, lie, collectivism, social change, stability

猜你喜欢
社会变迁集体主义稳定性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论明清时期贵州的建省
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文献述评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1:54:49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26:50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模糊微分方程的一致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