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逸
2023年《中国儿童阅读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情况总体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我国儿童阅读目前存在课业、阅读难以平衡,深度阅读不足等问题,导致儿童阅读的长期价值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儿童的功能性阅读有了更迫切要求。针对上述情况,由中国妇女出版社2024年出版的《儿童阅读地图》应运而生。该书旨在为0—12岁儿童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描绘阅读路线,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完成阅读自主性的构建。
该书作者是金陵图书馆副馆长李海燕,兼任南京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图书评论与阅读推广专业组副主任。先后编著及参与编著《构建书香社会》《分级阅读:读物提升幸福》《全民阅读知识导航》等图书。
《儿童阅读地图》内容梗概
《儿童阅读地图》分为6章,每章结尾都有一至两篇“延伸阅读”,为每章内容做补充和拓展。
第一章《儿童的蒙养之道》,共有3节。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从历史中的蒙学之道汲取“营养”,来探究现代家庭教育,总结出“尊敬师长”“安静凝神”“读书成才”三点,“延伸阅读”以孝心和蒙学的两点启示作为补充。
第二章《今天的儿童及其阅读》,共有5节。叙述了对儿童这一个体认识的变迁以及儿童文学的由来,而后细究现今儿童的阅读背景和现状,总结了现在儿童阅读出现的问题,在“延伸阅读”中从数字阅读的角度解析这一现状。
第三章《阅读作用于儿童》,共有9节。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了阅读的发生与动机,进而阐述了阅读于教育、语言发展、亲子关系、自我成长、精神世界和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作用,“延伸阅读”中特别点出了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第四章《儿童读物地图》,共有6节。在描绘了儿童文学的大致框架后,介绍了图画书、儿童诗歌、故事书以及科普类书籍,尔后探究了什么样的书才是好的儿童读物,“延伸阅读”中就从经典阅读和趣味性阅读两方面进行了回答。
第五章《儿童阅读阔步走》,共有9节。主要对儿童阅读“怎么做”进行了解答,分别涉及了儿童阅读的方向、阅读技能培养、阅读的阶段等方面,并且从成人的角度回答了“怎样帮助儿童阅读”的问题,而在“延伸阅读”中不仅有补充,也特地提及了多子女家庭的亲子阅读。
第六章《儿童阅读的进步》,共有6节。分别从阅读氛围、阅读场所、阅读材料和阅读活动等方面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和建议,在“延伸阅读”中补充说明了文明的阅读习惯和图书馆推荐书目工作。
《儿童阅读地图》四个基本特点
《儿童阅读地图》主题鲜明清晰,内容简明扼要,是儿童阅读工作者以及全民阅读推广人群不可多得的高质量参考书籍,其写作特点如下。
首先,多次对儿童阅读相关历史进程进行梳理。例如,在《好的儿童读物》一篇中,按照时间顺序,详细且完整地介绍了我国自1994年开始,少儿出版的发展情况;《儿童文学的启幕》一篇中,由过去到现在、由国外到国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介绍了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其次,知识涵盖面广,运用科学和专业视角解读阅读行为。细究其产生的原因,聚焦阅读的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深刻了解阅读的内涵。《阅读的发生》一篇融合了生物学、医学、神经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对阅读过程进行了细致化的解说,让读者了解到阅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大脑中左侧颞顶联合区、颞枕区、前额皮层等多个区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解码和处理过程,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阅读的本质。
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创新运用。书中引用了蒙学相关的理论与著作,如王阳明《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王筠《教童子法》、唐彪《父师善诱法》等。在吸收借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并结合时代环境,给出了新的思考和判断。例如,在《尊敬师长》一篇中提到:君子人格于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是需要颂扬和继承的,但若一味地以“三纲”为引导,则是消极的,这样的价值和行为规范体系,严重地压抑人的身心发展,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发育健全。
最后,关注细节、思虑周全。阅读既是具有仪式感的,也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无处不在的阅读场所》一篇细节化地对阅读场所的前置考虑、功能规划、空间布置、家具、玩乐区、虚拟阅读空间建设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养成文明的阅读习惯》中,对家长和孩子们在公共阅读场所的行为举止提出了要求,例如不可大声喧哗、爱护图书,以及及时归还等,有助于培养读者的社会公德心,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儿童阅读地图》传递五个阅读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四条中提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其阅读的习惯、理念与方法也自然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儿童阅读地图》正是通过影响成人的思想和观念,来指导儿童的阅读行为,对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少儿馆有极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对儿童阅读以及成长的影响。阅读的作用显而易见,能够帮助大脑塑形,促进儿童智力全面发展;也能够帮助儿童学习社会情绪,健全正确的三观和人格,丰富其精神世界。但是作者在书中特别提到,阅读并不是万能的。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家长,应指导儿童阅读最能体现人类文明精粹的书,将他们引领到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之路上。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怎样选择适宜的书籍、怎样从这些书中获益,避免孩子因过早接触到错综复杂的信息而走上歧途。另外,也不能一味地相信书本知识,做个“书呆子”“书奴”,要学会选择、思考、实际运用。
作者强调,要把儿童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他们不是成人的附属,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才更能理解儿童的所思所想。比起直接告诉家长和孩子该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作者更倾向于注重培养儿童自主的阅读习惯和独立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自我发掘、自由选择、自己描绘该有的阅读地图。由此,才有利于儿童健康、安全且独立地成长。
对家庭改变观念、营造和谐阅读氛围的影响。《儿童阅读地图》一开始就打破了以往“阅读服务于教育”的理念,将阅读和教育区分开,把阅读这一概念独立了出来。首先,家长需要树立尊重、支持、自由的家庭教育理念,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形成对孩子语言学习的“霸权”,否则就是在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阅读积极性。例如,在《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一篇中提到鼓励式教育,通过列举一个个表扬的案例,帮助家长鼓励儿童的阅读行为,放大成功经验和阅读乐趣。不爱阅读的儿童不一定就是天生讨厌阅读的,他可能因为阅读障碍、测试题或者书本无趣等而讨厌阅读,这时候家长就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爱护,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我们不能单纯地撇开其他因素来谈阅读,这是不完整的,既不能把阅读看得很古板,也不能认为阅读可有可无”。如果放任这样对阅读的偏见影响子女,也很难形成书香四溢、友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孙福熙先生曾说:“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苦亦太尊贵了,于是与世界事务脱离了关系。”
对指导家长科学地引导儿童阅读的影响。《儿童阅读地图》以阅读为媒介,融入健康、科学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拉近亲子关系,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指南。书中列举了赵元任、梁漱溟、谢冰莹、何兆武等名人的阅读经历,从中不仅可以观察出他们所读书之多,也可以看出他们所读之书都经过父母的精心挑选,包含了父母的期盼和教育理念。家长自身也须保持知识的不断摄入,为儿童阅读树立榜样。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是在不断学习与成长。家长需要听取来自专业人士的指导和评鉴,观察大众、市场前沿的目光,甚至是倾听孩子们的建议,依据好的儿童读物标准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所以说这本书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本家庭教育指南,帮助家长在纷扰、复杂且多变的环境中,选择科学的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一个好的家长。
对成人释怀童年遗憾,治愈自己的影响。如今的成年人,有的被工作、学习消耗,丧失了阅读热情,有的走向功利化,还有的对所有书籍内容照单全收、不假思索,造成成年人自身的阅读价值观出现问题,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可能就会误导下一代。而这本书在前言中就写到,“增强自身文化的‘抵抗力,读得进去亦读得出来”,告诫我们不只是儿童要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成年人也应积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培养自我判断力和主见,敢于思考、敢于质疑。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当人出现情绪不愉快、意志不坚强和行动不积极时,其在生活和工作中就会出现懈怠、软弱、消极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要维持心平气和的良好情绪和平衡心理状态。《儿童阅读地图》的书名针对的是儿童,实际上大部分内容关注的是成人,是为人父母与孩子如何和谐共处的哲学。家长在利用这本书和儿童相处时,学习换位相处,实际上也是在和童年的自己跨越时空交谈、和解。该书不仅是给儿童的阅读指导,也是对家长的再教育和治愈。让家长从客观科学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过去,了解到自己童年的经历,帮助这些“大孩子们”拯救童年的自己,并且对那些遗憾释然,从自身经历理解自己的孩子,与儿童平和、平等、友好地交流和沟通,更加顺畅地处理家庭关系。
对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的影响。《儿童阅读地图》对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和参考意义,尤其是少年儿童阅览室和图书馆。截至2020年底,我国独立建制的少儿馆已经增加到146家,建成分馆1319家,各地公共图书馆普遍提供少儿阅览服务。这意味着为少儿读者们提供阅读服务的专业馆员及工作人员也在不断增加,这本书理论扎实,论证严谨,可以作为相关培训的辅导书,帮助馆员及其他图书馆工作人员丰富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在以后的读书活动开展和图书馆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书馆推荐书目工作》一篇中就指出,面向大众的推荐书目工作首先应以“悦纳”为前提,其次需要多方配合、组合行动,最后要注意引发“读者”之间的“共鸣”,实现阅读的“发现”。同时,这本书对“儿童该怎样阅读?”“哪些是适合的儿童读物”等问题做出了细致地指导和解答,方便家长、教师、图书馆员以及儿童自身在读书时参考。
在《阅读的分级》一篇中,作者从“难度级别”“儿童年级级别”,以及“儿童年龄和心理发展层级”对分级阅读体系进行了介绍,但在实际运用中却不能对分级阅读体系进行一板一眼的照抄。作者强调阅读分级只是个工具,是馆员、教师以及家长判断和选择图书的依据。不是说有了阅读分级,就照本宣科,按照规定的年龄段和难度等级来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儿童是复杂多变的,作者始终秉持着因材施教的观念,认为儿童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是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的。
结语
《儿童阅读地图》传达了一个重要思想,那就是对于孩子的阅读,家长需要一定程度的放手。不要专制、不要“代劳”,不必太过焦虑和紧张,放过儿童,也放过自己,做友好、支持的成人。阅读看似事小,却暗含着如何与孩子相处、怎样教养孩子的“大学问”。所以这本书何尝不是对为人父母的“新手指导”,共建和谐家庭关系的“指路明灯”,利用《儿童阅读地图》,家长与儿童共同阅读,共同成长,共同构建“书香家庭”。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