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叶圣陶先生一样重视和善待读者意见

2024-07-03 12:06:44张玲莉
新阅读 2024年5期
关键词:叶圣陶

张玲莉

摘要:叶圣陶先生无论是作为作者还是编辑,都十分重视读者意见。他认真回复读者来信,坚持做到来信必答。面对读者指出的错误,他虚心接受,及时修正,并及时反思以不断改善工作流程和提升出版物质量。对读者的疑问和误解,则耐心解释,严格坚守原本正确的方向。叶圣陶先生对读者意见的欢迎、重视和妥善处理,值得所有作者、编辑和出版人学习。本文主要围绕叶圣陶先生书信中有关读者意见的材料,来梳理和总结他为我们留下的这一宝贵遗产。

关键词:叶圣陶  读者意见  出版物质量

处理读者意见是作者、编辑和出版社等人群或机构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工作。严格来讲,一份出版物的出版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它需要面对读者的评判与反馈。反馈中有肯定、有质疑,有赞许、有批判,而绝大多数的意见对于提升出版物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及时、认真、妥善处理读者意见,成为提升出版物质量和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径,在网络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则是减少更大风险性舆情事件发生的有力举措。叶圣陶先生(1894—1988)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其一生创作、编写、整理了大量作品、教材和其他各类图书,在这期间,他收到了不计其数的读者意见。他不仅十分重视读者意见,而且善于科学地应对与处理,其态度和方法对当下作者、编辑及其他相关人员而言,依然可资借鉴。

接受读者意见的普遍性

从叶圣陶先生留下来的书信、日记和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到,他面对读者意见很少指摘抱怨,这透露出他非常清楚读者意见普遍存在这个基本的事实。以图书为例,它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这种特殊性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出版的难度。教材作为一种更特殊的出版物形式,更是如此。叶圣陶先生作为新中国教材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尽管有着丰富的教材编写实操经验和理论指引,但依然感慨“编课本选材至难,我久有此感。不亲其事者闻此说,往往弗信”[1]。教材编写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叶圣陶先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期间,中小学课本都需经过他审阅签发。教材编写和修订须“与时俱进”,教师和学生作为教材的最大使用群体,教材编写必须充分考虑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适切性、实用性等问题。

叶圣陶先生精准把握到教材编研的复杂性,由此也意识到读者意见存在的普遍性,这些认识成为他处理好读者意见的前提。一份出版物的出版涉及事务众多,难免有疏失之处,更何况“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关从业者必须有面对各种各样读者意见的心理准备。

来信必答是最起码的礼仪

叶圣陶先生充分体谅来信者心理,践行着来信必答这一最基本的礼仪。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曾指出:“父亲一向是来信必复的,迟复了几天就要向来信的人道歉。他不止一次跟我说,人家把信投进了邮筒,就在巴望你的回信,你不尽快答复,怎么对得起人家?所以写回信是父亲每天的工作,跟看报一样。后来他眼睛坏了,报也看不成了,回信还是勉力写,除了躺在病床上的日子;可是最后这几年,躺在病床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2]这里所提到的信就有诸多是读者对教材及各类其他出版物的意见。尽管叶圣陶先生与众多来信之人素未谋面,但他懂得换位思考,以同理心感受写信人投递出信时,就在等待回信的心情。进一步讲,绝大多数的意见都是读者花费时间读过作品,有疑惑、有发现之后才提出的想法,他们期待得到回复的意愿十分强烈。这些反馈对于坚定作者、编辑的信心或是提升出版物质量,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价值,所以,来信必答是对待读者意见其起码应该做到的。

大方承认错误和表明改正态度

从叶圣陶先生给他人的部分回信中可以看到,对于读者指出的作品确实存在的错误,他都虚心接受,直面问题。这类例子较多,为便于大家更好地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这种谦逊、礼貌与智慧,现摘录部分信件内容展示如下。

1963年11月27日答田尔斯

接读惠书,深佩足下览文至精细,指出拙作之失。自此推想,教学之认真可知,受教之学生得益必多矣。拙作第三段言梨叶言柿子,确系车旁之近景。当时信笔写下,重读亦未加注意,今经指出,诚有伦次不明之病。此外三处,足下评为故意求简,至为允当,乐于接受。课本与《小记十篇》重版之时,必斟酌修改,不负雅意。[3]

1964年3月23日致北京出版社

昨日接到北大附中一位学生来信,指出我的《〈普通劳动者〉是一篇很好的小说》一文之第五小节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按王愿坚同志的小说,沙堆背后的人讲的并不是“长征故事”。几年来我自己不曾觉察,也没有人给我指出,我非常感谢那位投书的学生。他与同学能细心阅读,又能助人改正错误,深可欣慰,而我下笔粗疏,贻误读者,实感惶愧。今特致书贵社,高中语文课本以后如仍采用我这一篇,望将第五小节中“长征故事”四字改为“九年以前在这一带作战时候的故事”十五字。北京市其他课本或亦有采用我这一篇的,也请照此改正。[4]

1964年6月6日答朱泳燚

偶见有人称扬拙作,我辄惶愧不安,以为过誉。非好为谦抑,实缘自知之明。凡我所作,其质皆甚平庸。至于语言文字之间,虽欲求其精当,而实践不足以副之,文集固经修改,疏漏宁能尽免?足下谓有若干不妥之处未加以改动,复有改而转见弗当者,即其著例。又,于规范化未能前后一致,则以改动非于一时,认识尚未确立之故。今承指明,良为汗颜。[5]

1964年6月26日答甄居

惠书诵悉,细心辨析,一字不苟,精神可佩。以此为教,学生受益必多矣。我之评改,虽不敢草率,而未免疏略。于是足下所提二“我”字可以见之。[至善注:甄居同志来信批评作者的《评讲一篇作文〈当我在工作中碰到困难的时候〉》。作者的改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阵凉风吹过来,我打了个哆嗦,忽然感到我怎么畏惧困难了呢?临行时我不是向领导和同志们保证一定完成任务吗?”甄居同志认为:在“忽然感到”后面的第一个“我”改为“自己”比较好;第二个“我”可以省掉。][6]

1964年7月15日答朱泳燚

我之文集未必再版,足下所见修改疏漏处,希便中抄示,俾据以核对,自知其谬。[7]

以上节录的回信显露出叶圣陶先生的一片诚恳,他诚恳地感激对方指出错误,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愧疚,及时告知出版社进行修改。对于一些尽管不再版的图书,他也诚恳地期望读者能够将发现的错误抄录给自己,以明晰错误所在。由于部分信件散佚,加上本文限于篇幅,这里只展示了一小部分,但足以让我们看到叶圣陶先生面对读者批评意见时的谦虚、坦诚和深切的反思。

详细解释和坚持原本正确的方向

对于绝大多数的读者意见,耐心且详细解释往往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叶圣陶先生面对读者的疑问或者误会时多行此道。比如,1964年9月4日,叶圣陶先生在给汪齐镇的回信中解释道:

回忆写此篇之时,尚未闻阶级分析之说。现在按之,蓝袍玄褂者盖指官僚地主之流,袖手者则资产阶级分子,瘠瘦之中年人则小市民也。至于“可怜无补费精神”一句,王诗元诗皆有之。王诗系七绝,题为《韩子》,元诗亦七绝,为《论诗绝句三十首》之第二十九首,此句均在末尾。“可怜无益费精神”则为韩诗,安石盖易“益”为“补”而用之。[8]

根据回信内容可知,汪齐镇询问的是叶圣陶先生1925年所写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一文,具体问的应该是文中所描绘的几种人的阶级成分和“可怜无补费精神”的出处。尽管询问距离文章写成已经过去近四十年,但叶圣陶先生还是仔细回忆,根据当时流行的阶级分析之说给对方耐心解释,并详尽说明“可怜无补费精神”的出处。

出于各种原因,读者所提意见并不妥帖也是常见之事。对此,叶圣陶先生总是予以耐心解释,详细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编写者的整体考量,从而坚持原本正确的方向。这样的例子也较多,例如,第一套全国通用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出版不久后,江山野就撰写《加强语文课的爱国主义内容——对中学语文课本的一些意见》[9]一文,抨击课本缺乏爱国主义内容。面对这种情况,叶圣陶先生组织同人商量,宋云彬草拟,叶圣陶先生最后改定,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名义发表《语文课本里的爱国主义内容——答江山野先生》[10]予以回应,该回信从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对江山野提出的批评予以反驳,显示了叶圣陶先生等语文教材编写者对核心宗旨的坚守。叶圣陶先生等通过不卑不亢的回应和有理有据的论辩,清晰地交代了该套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呈现方式,这不仅可以解除意见提出者的误会,还借此机会向更多人阐明了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从而便于师生的使用,甚至能征集到更多富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反思和提升是处理读者意见的旨归

叶圣陶先生接到读者意见,能够在称赞中保持谦虚清醒,在批评中做到及时反思,并努力改善与提升,这可以说是对待读者意见所应追求的最理想效果。1962年8月22日,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先生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写了一封长信,这封信也已成为一篇重要的教育学文献。写信的起因是一位名为胡邦彦的教师,对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提出了“笔录皆将二万言”的意见,叶圣陶先生认为胡邦彦“其精神可佩,其用心可感。彼极注意于语言之运用,表达之明确,编辑之体例,是皆我同人所不甚措意者(请恕我直言),而凡为出版物,凡为课本,咸宜郑重措意,又何况为语文课本乎”[11]!因此之故,他写信给编辑室“请编辑室诸公传阅胡君之笔录,阅时取课本对照,静心细会,必有所得。万勿视为通常之投函,我人绝不应辜负教师中之有心人如胡君者。我已答胡君二书,希望编辑室再与通信,致其诚意”[12]。面对胡邦彦对课本的“长篇大论”意见,叶圣陶先生十分感佩对方精神和用心,他不仅亲自回信感谢对方,还要求编辑室也能回信表示诚挚谢意。更为重要的是,叶圣陶先生及时根据这些意见对教材编写工作进行反思,在给编辑室的长信中,他详细阐述了选文、作注、撰写短文、设置题目等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些教材编写意见和做事的方法,迄今仍能给编辑出版者诸多助益。

出版物一端连接着生产者,一端连接着使用者,两者的良性互动对于提升出版物质量至关重要。除了以上列举的书信材料外,《叶圣陶集》第18卷所收叶圣陶先生的期刊编务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总体而言,要像叶圣陶先生一样善于走群众路线。1964年在给朱泳燚的答信中,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于语文教材认为不尽当者颇不少。我社方着手改编,将去其不当者而别选新篇,供明年暑后应用。要求既严,选取亦艰。亦唯有自求革命化,善走群众路线,庶可不负此重任耳。”[13]所谓“自求革命化”“群众路线”,也就是教材和其他各类出版物编写者,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取向等。此外,对所编出版物的优缺点要有清晰认识,提前将优缺点在编写说明中交代清楚,也不失为对读者的负责,“编书的人把关于编书的情形以及书的长处短处,供状似的告诉给读者听,应该是有意义的事,尤其是有多数人使用的教本之类的书”[14]。每份读者意见其实都暗藏着反思的机会,在不断的反思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出版物质量,或能从根本上减少作者或出版者与读者之间的很多误会。作者、出版者等与读者的互动,始终值得被鼓励。在新形势下,随着渠道的多元化,关注面也应拓宽,而叶圣陶先生对待读者意见的热忱期盼、恳切应答和妥善处理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及启发意义。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研究院

参考文献

[1][3][5][6][7][8][13]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5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5,29-30,39,40,41,42,45.

[2]叶至善.《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的《告读者》[M]//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5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86-87.

[4]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4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04.

[9]江山野.加强语文课的爱国主义内容——对中学语文课本的一些意见[N].人民日报,1951-03-22(3).

[10]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课本里的爱国主义内容——答江山野先生[N].人民日报,1951-04-21(3).

[11][12][14]叶圣陶.叶圣陶论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62,162-163,83.

猜你喜欢
叶圣陶
我和叶圣陶先生游双龙洞
霜的工作
叶圣陶教育名录
一首37字的小诗
百姓生活(2019年12期)2019-12-13 01:32:39
37字小诗 20年酝酿
37字小诗 20年酝酿
华声文萃(2019年8期)2019-09-10 07:22:44
燕子,住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