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东
摘要:中国西部科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首家跨学科、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在学科建设、艺术科学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它既是科学家精神的载体,又是中国自然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普及的“桥头堡”,还是百年中国现代科学历史的“奠基者”,拥有独特的历史、社科、艺术、精神和科普价值,蕴含着永恒的科学光辉。
关键词:中国西部科学院;科学家精神;价值意义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对于科学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2022年、2023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七部委连续两年发布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累计有287家科技馆、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等入选。其中,集农业、自然科学、动植物、理化、建筑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仅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一家,占比仅为0.36%,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20世纪30年代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创办的西部地区最早的科学研究机构与博物馆之一,先后聚集了翁文灏、杨钟健、黄汲清、俞德浚、常隆庆、施白南等国内著名科学家,是抗战时期中国的“科学中心”。中国西部科学院曾取得“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科学界重大发现,完成了中国第一件地形浮雕,首次公开展出了第一具由中国人发掘、研究与装架的恐龙骨架“许氏禄丰龙”,诞生了中国最早研究大熊猫的科研机构,为中国学科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对中国自然科学、民族科学及现代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
一、历史层面:和璧隋珠、吉光片羽的
珍贵史料
中国西部科学院作为中国人自主兴办的首座综合学科最多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不仅是一部恢宏盛大的自然科学史、科技文化史,也是一部囊括矿冶学、工业学、经济学、地质学、生物学等的学科建设史、战时科学考察史。它为20世纪30年代封闭落后的西部腹地谱写了一部用实用科学、现代科学铸就的辉煌史诗。
这一时期,中国博物馆事业迎来欣欣向荣的高峰期,中国西部科学院及其附设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兴建与演变历史,有利于开辟中国西部科学研究机构与博物馆发展脉络、中国西部博物馆复原陈列、附属文物研究的新思路。惠宇楼、地质楼、卢作孚旧居、地磁测点碑等文物建筑遗存,更是难能可贵的和璧隋珠,见证了中国西部科学院的风雨沧桑、历史变换,是不可多得的西部文物史、科学史史料来源。同时,中国西部科学院联合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气象研究所,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工业试验所,矿冶研究所,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央林业实验所,中央畜牧实验所,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中国地理研究所,国立江苏医学院等内迁北碚的12家著名学术机构,共同发起组建中国西部博物馆,在北碚吹响了中国科技事业内迁和崛起的号角。
中国西部科学院堪称抗战大后方科技事业发展的“诺亚方舟”,会聚了动荡年代国内顶尖的植物学、气象学、经济学、农林学、地理学、医学领域的科学家[2]。如今,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内保留了科学家们在此工作时的书信、手稿、图纸、证章、照片、历史影像等珍贵实物130余件,民国时期相关出版物510余件,西科院时期的动植物、地矿标本1.2万余件,这些文物弥足珍贵,是中国西部科学院灿烂历史的见证。
二、社科层面:集智攻关、鸿鹄之志的
学术领航
中国西部科学院自成立以来,即秉承“辅助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宗旨,呈现出“为往圣继绝学”的集智攻关之心、“为万世开太平”的鸿鹄之志。
由中国西部科学院联络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学术机构与翁文灏、黄汲清、杨钟健、李春昱、赵九章等科技人才建立的中国西部博物馆,被誉为抗战时期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普及的“桥头堡”,对当时中国的民族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建设、科研攻关及产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西部科学院依托著名学术机构的整合,促进了动物学、地质学、工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实用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步,形成了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自然科学研究体系,为战时大后方经济开发,四川及西南地区民族风情、文化艺术考察,动植物标本采集等工作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为科学研究赋能经济、社会、产业和文化生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西部科学院依托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禀赋,面向川康滇地区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探明了西南地区矿产、地质状况及矿藏储量,采集了川西南、西北地区动植物标本,培育、改良与引进了果木蔬畜,使实用科学和地质、农林、动植物、文化艺术产业融为一体,在科研成果产出与良性转化背景下,引领了四川及西南地区工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西部科学院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珍贵科学研究成果、藏品、科技转化资料等,还为生物、地质、农林、理化等研究所开展技术攻关提供了资料积累[3]。
三、艺术层面:一石百景、不落窠臼的
瑰丽艺术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是北碚地区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规模最大的近现代建筑群。其主楼惠宇楼作为重庆地区20世纪30年代折衷主义建筑形式的代表作,凭借建筑之间明晰的层递关系及精巧的规划理念、建筑布局、建造技术、色彩运用,使各建筑与辅助建筑物相得益彰,呈现出别具匠心的建筑艺术。惠宇楼采用小青瓦歇山顶与砖木结构,运用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式样,外观尽显气势恢宏,又平添了几分美观性。中国地形浮雕、各类标本图片、模型、家具瓷器等实物陈列与布置极具艺术性,还原和再现了中国西部科学院自然科学类藏品、文物、研究“百家争鸣”的盛况,以标本、模型为基础的附属文物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研究价值,对于当代动植物标本采集、模型制作同样有着参考和借鉴价值。
此外,中国西部科学院无论是在建筑规划、布局,还是在设计理念、技术应用上,均注重将西方的古典美学理论与中国建筑传统意象美学理论融合,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出美学视觉盛宴,对于中国建筑美学、艺术美学研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精神层面:科学救国、经世致用的
科学家情怀
科学救国是抗战时期中国西部科学院坚守的初心与重要使命。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时刻,中国西部科学院先后聚集了50余名国内著名科学家(14位为新中国的院士)在此开展科研工作。这些科学家中,有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翁文灏,指导中国西部博物馆完成中国第一件地形浮雕的地质学家黄汲清,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发现者常隆庆,以及著有《四川嘉定峨眉鱼类之调查》《四川嘉陵江下游鱼类之调查》的动物学家施白南。
一批又一批科学家抱定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彰显了经世致用的伟大情怀。他们身上散发着为中国科学文化血脉作出贡献的科研精神与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传承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也隐含着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及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在科学家们爱国、创新、务实、奉献、协同与育人的热忱中,中国西部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不断启发人们务实奋进、自强不息,为推进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汇聚了磅礴力量。
五、科普层面:薪火相传、春风化雨的
教育价值
在战时特殊年代,中国西部科学院及其所在地北碚接收了众多著名学术机构和一流科技人才的转移安置,一度成为中国科学界的“诺亚方舟”和“战时学术研究中心”。老一辈科学家们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高尚品格,乃至珍贵的文物遗存,无不透露着薪火相传、春风化雨的教育价值,对于当代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培养有着深刻的意义。
以中国西部科学院史料文物、科学家精神等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可以通过史料文物研读会系列高峰论坛、科学家精神系列展览、“咏霓科学讲堂”、科普视频《嘉陵江西岸的科学高地——中国西部科学院》和《历史风云 地震观测——北碚地震台》、舞台剧《自然博物馆里的家国情怀》等形式,激励当代青少年用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为一体的科学家精神鞭策自己,养成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逐步增进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提升民族归属感。
结语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中国科学家在抗战时期艰苦环境下科学救国、坚持抗战的历史见证,它不仅是中国自然科学研究和普及的“排头兵”,也是中国民族科学、经济建设与科普教育的主要载体,有着丰富的历史、社科、艺术、精神和科普价值。新的时代背景下,重庆自然博物馆所传承的胸怀祖国的爱国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等,将始终激励青年一代前进,是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技强国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源泉。
注释:
[ 1 ] 潘洵.中国西部科学院创建的缘起与经过[J].中国科技史
杂志,2005,26(1):8.
[ 2 ] 潘洵,彭星霖.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
——中国西部科学院与大后方北碚科技文化中心的形
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6):
178-184.
[ 3 ] 侯德础,赵国忠.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与中国西部科学院
[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6-83.
编辑/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