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胜利的更为重要的因素

2024-07-02 11:27东方
湘潮 2024年5期
关键词:淮海战役中央军委战役

东方

2017年12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徐州凤凰山东麓,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他强调,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我们要传承好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努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要继承和弘扬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1948年上半年,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执行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方针,在各战场相继展开新的强大攻势。经过雨季的休整后,从1948年9月开始,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东北、华东、中原、华北和西北战场上,发起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

秋季攻势的一个重要战役是夺取济南。济南是津浦、胶济两铁路的交会点和连接华东、华北地区的枢纽,城防坚固,被国民党军队自诩为“金城汤池”。1948年7月华东野战军结束豫东战役和津浦路中段战役后,济南已处在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蒋介石深知,济南稳则徐州稳,徐州稳则中原稳,如果解放军快速攻克济南,不仅徐州将处于包围之中,南京也将会完全暴露在解放军的攻势之下。为了让徐州形成屏障,隔断华东、华北解放区的联系,并牵制华东野战军不能全力南进,蒋介石拒绝美国军事顾问团关于“退出济南,把军队撤至徐州”的建议,决定派10万余重兵守备济南,并派徐州三个兵团17万人准备北援,力图确保济南。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的“攻济打援”作战方略,攻城、打援两个集团成立了。攻城集团以6个半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大部及地方部队共14万余人组成;打援集团由8个半纵队和特种兵纵队的一部分及地方部队约18万人组成。整个攻济打援作战由粟裕指挥,攻城部队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指挥。中央军委还指示中原野战军继续集结在豫西地区休整,待机配合作战。根据济南敌情、地形,解放军攻城部队分为东、西两个集团,主攻方向置于西面,以求首先夺取机场,断敌空援。

9月16日,在“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动员下,我军对济南发起全线攻击。东集团九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经2小时激烈战斗就攻下敌人以为至少能守半个月的济南东郊门户茂岭山、砚池山阵地。西集团以猛烈炮火封锁飞机场,中断了敌人的空运。在我军强大攻势压力下,敌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率领所部2万余人在战场起义。23日傍晚,我军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对济南内城发起总攻击。东集团九纵二十五师七十三团,选择内城城墙东南角最高点为突破口,七连二班班长李永江率领全班冲破敌人的火网,率先杀上城头,十三纵三十七师一○九团奋勇突破了内城西南角。至9月24日黄昏,我军攻克济南,合计共歼守敌10.4万余人(内起义2万人)。济南战役还未打完,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化装成百姓企图逃往青岛,在途经寿光县时,王耀武被负责盘查的我军战士拦下,成为俘虏。

济南战役发起后,由徐州北援的国民党军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所部主力三个兵团,因惧怕被歼,未敢继续北进。济南攻克后,多地国民党军队纷纷弃城逃窜。至此,山东除青岛及少数据点外,全获解放。9月29日,中共中央致电华东野战军祝贺济南解放,电报指出,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证明人民解放军的攻坚能力已大大提高……这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

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也是蒋介石以大城市为主的重点防御体系总崩溃的开始,这一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打下济南,正如朱德所指出的:“对我们很有利,可以利用它原有的工业基础进行生产。山东交通也很便利,有铁路、运河,对今后支援大兵团作战,是一个重要的大后方。同时我们可以腾出十万余人,再加上补充几万俘虏,足以对付南面的敌人。”解放济南,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并为解放军南下歼灭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海州区)、西至河南商丘、北起山东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参加这一战役的有华东、中原两支野战军和华东、中原两军区,以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地方武装共约60万人。

济南战役即将结束时,华东野战军前委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作战行动的问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根据会议讨论的情况,于1948年9月24日晨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其中包括对两淮和海州等地的战斗。25日晚,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复电表示同意这一建议,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济南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在徐州周围地区大量集结兵力,企图利用在徐州交会的津浦、陇海两条铁路线便于机动增援的条件,用重兵堵防的办法阻止解放军南下,以巩固江淮,屏障南京。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及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的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4个兵团,和冯治安、李延年、刘汝明、周碞的4个绥靖区部队,连同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以及战役期间自东北战场撤到蚌埠的两个军、自长江中游增援到浦口的两个军,总兵力约80万人。其中,大多是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和精锐部队。

10月11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指出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右翼劲旅黄百韬兵团。针对敌军重兵密集、便于机动的特点,要求以一半以上兵力担任牵制阻击,从东面和北面威逼徐州,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全力东援。10月22日,中央军委指示中原野战军在攻取郑州后全军东进,与华东野战军紧密配合,孤立徐州。

11月上旬,中央军委根据辽沈战役胜利和中原战场变化的情况,采纳华东、中原野战军指挥员的建议,决定扩大原定淮海战役的规模,以华东野战军主力继续攻击黄百韬兵团,后以主力转击津浦路;以中原野战军主力迅速攻占徐州以南的战略要地宿县(今宿州),控制徐州至蚌埠间铁路线,两军协力,力争歼灭刘峙集团主力于淮河以北,后再歼灭其余部于长江以北。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认为,淮海战役已发展为南线战场战略大决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鉴于淮海战役规模的扩大,为了统筹这一战役的作战和地方支前事宜,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敌委员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据李达将军回忆,总前委的成立,对及时贯彻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协调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作战行动,统筹战区党政军民全力支前,争取淮海战役的全胜,从组织上提供了保证。总前委临机处置了许多重大问题。

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至22日为战役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约10万人,击毙兵团司令官黄百韬。11月8日,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均为中共地下党员)按照华东野战军的计划,率三个半师2.3万余人起义,为战役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中原野战军于11月15日攻克宿县,会同华东野战军一部,切断徐蚌线,完成了对徐州的包围。

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敌第十二兵团,生俘兵团司令官黄维。其中一个师在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率领下起义。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队3个兵团30万人向西突围时,华东野战军主力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青龙集、陈官庄地区。

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是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淮海前线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指示,为了稳住平、津的国民党军队,使其不迅速决策南撤,暂停对杜聿明集团的攻击。其中,华东野战军转入战地休整,同时对国民党军队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敦促杜聿明率部投降;中原野战军集结在宿县、蒙城、涡阳地区休整待命。这时,战区适逢连降大雪,空运锐减,杜部粮草断绝,饥寒交加,军心动摇,其官兵整排、整连甚至整营地向人民解放军投诚。但杜聿明等高级将领仍拒绝投降。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经四天激战,全歼敌第二、第十三兵团,俘杜聿明,击毙邱清泉,仅李弥等少数人逃脱。至此,淮海战役大获全胜。

张震将军后来回忆说,淮海一役,我中原、华东野战军并肩作战,60万对80万,以少胜多,创造了我军历史上战役规模最大、歼敌人数量最多的光辉纪录。毛泽东曾经称赞,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起承前启后作用的第二个大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在战场兵力对比上敌占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战役。在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敢于打大仗、打硬仗,不怕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毒气,冒风雪、涉冰河、架人桥、闯火阵,逐村逐屋激战,一沟一堡争夺,前赴后继、奋不顾身,表现了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至此,国民党在华东和中原战场上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我军乘胜追击由蚌埠等地南逃之敌,至1949年1月24日,解放蚌埠、合肥等城市和江淮间广大地区。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使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地带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面前,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淮海战役集中地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在决定发起淮海战役之初,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就把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进行战争的方针同战役的作战运筹同时展开。1948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这一战役必比济南战役规模要大,比睢杞战役的规模也可能要大。因此,你们必须有相当时间使攻济兵团获得休整补充,并对全军作战所需包括全部后勤工作在内有充分之准备,方能开始行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共中央华东局于10月2日专门召开会议,决定把支援淮海战役作为华东党政军民的头等任务,动员和组织人民全力支援前线,并要求在10月20日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会议还对参战部队的弹药补充、运输、存储,民工的动员、组织,民站(民工食宿、医疗和休息整顿的接待站)的开设,伤员的后运,医院的设置,俘虏的收容等,作了研究和安排。

11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扩大战役规模之后,支前工作进入新的阶段。13日,中共华中工委、苏北军区、华中行政办事处联合发布了《华中支前总动员令》。15日,中央中原局也发出《关于全力支援淮海战役的紧急指示》。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统筹淮海地区作战、支前等一切事宜。20日,中央华东局发出《关于紧急动员起来支援淮海前线的指示》,号召各级党委“宣传鼓动群众,造成广大群众支援战争的热潮,以保证支前任务的完成”。中央中原局责成豫皖苏分局全权负责支前工作,并成立了后勤司令部。中央华北局责成冀鲁豫分局全权负责支前工作,成立了支前总指挥部。在党的领导下,华东、中原和华北解放区人民提出“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粮出粮”“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他们不仅献出大量的粮食,而且克服种种困难,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采用背扛、肩挑、车推、船载、驴驮、牛拉等方式,将物资送往前线。

山东泗水县模范运输团千余名民工接受6天运粮9万斤的任务后,冒飞机袭击,忍风雪饥寒,日夜兼程,长途跋涉,3天运粮11.2万斤,提前3天超额完成任务。山东一个民工团用400辆小车运送11万斤面粉上前线,途中带的口粮吃光了,在新区一时又筹集不到,带队干部决定让民工吃车上的面粉,但民工们宁愿饿肚子,也不肯动用车上的粮食。胶东支前特等功臣唐和恩带领小车队随军转战,淮海战役期间行程达5000多里。每到一地,他就把途经的地名刻在随身携带的小竹竿上,一米多长的小竹竿被刻上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城镇和村庄的名称。群众支前热情高涨,还涌现出了如“万人小车纵队”“钢铁担架团”等让人感动的先进模范团体。其中“钢铁担架团”中唯一的女担架队员董力生,在运粮中推着几百斤重的小车从结冰的河里蹚过,棉衣湿透被冻成了硬邦邦的冰块,双腿被冰碴子划破,但她始终咬牙坚持。碾庄圩战斗打响以后,邳县人民冒着枪林弹雨,积极给部队当向导,送食品、运弹药、抬担架、救伤员。整个战斗期间,全县共组织担架1000多副,小车近万辆,民夫3万多人。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的诗篇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

在后方,广大人民群众加紧生产,日夜抢修交通运输线和维护后方安全。河南开封市任庆凡每昼夜突击纳鞋底3双或做军鞋1双,解放战争期间她共赶做军鞋300余双。山东鄄城县苏集村15名儿童团员苦干11天碾米9500斤,超额完成任务。淮海战役发起后,准备修复津浦铁路时,工程人员估计最少需3个月。沿线群众献枕木,打夹板,快修铁路支前线,仅用33天就完成了这段110公里长、有17座桥梁的铁路工程。由邻近省区通往战区的公路、大道、水路,到处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维修。鲁中南地区广大群众从1948年10月20日至11月20日,修复了31条公路的650余公里路段,修筑桥梁380座。苏北的淮海、盐阜两区动员了几十万群众,仅在两个月时间就抢修公路近500公里、大路185公里、桥梁150座。

淮海战役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支前区域最广、动用民力物力最多的战役。据不完全统计,在战役期间,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共出动民工543万人,提供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余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8500余艘,筹集粮食9.6亿斤,赶做军鞋数百万双,向前线运送弹药1460多万斤,向后方转运伤病员11万余名,很多群众还自发承担起警卫物资、看押俘虏和打扫战场等任务。

陈毅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的报告中指出:“淮海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人民群众的广泛支前。……人民群众用小车、扁担保障了部队作战。”粟裕也指出,地方党政军民不顾任何困难与代价,以全力支援前线,这是战役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之一。这不仅在物质上使部队得到充分的供给,而且在精神上给了部队以极大鼓励,使部队无所顾虑,使战士勇于杀敌而不怕负伤,这样使我军战斗力大为增强。在如此大规模连续战斗中,我们虽没有足够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仍能使部队不感到补给困难,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后方党政军民工作同志尽了最大努力的结果。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靠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一大批将帅之才和战斗英雄,更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奉献。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猜你喜欢
淮海战役中央军委战役
战役中的你
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掠影
淮海战役中的攻心战
备而不发,功不可没——评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
中央军委决定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抢占三所里 阻敌建奇功——忆抗美援朝二次战役穿插作战中的先遣团
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曾兼代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①(1949年1月20日)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为本刊题写刊名 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同志为本刊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