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又现身了。
尚勇边境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联系林业部门,用无人机对象群进行实时监测,从热成像中可以看到,这个象群共有野生亚洲象41 头,正在山林间觅食、玩耍。
民警和当地林业部门根据大象出没的特点和村落分布、道路交通等情况,随即对亚洲象途经区域进行交通管制,疏散附近人员,尽量避免人象接触,减少对大象的干扰,保障周围民众的安全。
亚洲象监测员及时发出预警消息,提醒村民不要靠近。在吃饱玩够了以后,这群亚洲象于当晚安全回到了自然保护区,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2021年,一群亚洲象的北上南归之旅备受关注,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图景。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体型最大的陆生脊椎动物,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濒危”物种。我国野象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
近年,在我国的重点保护下,云南野象数量稳定增长,1976年,云南野象数量仅剩下不到150头,2018年,增长到约293头,2021年底,增长到360头左右。
我国在亚洲象分布区,已成立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098平方千米,多年来不断持续加强栖息地保护,提升栖息地质量。云南还建立了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20年来救护受困、伤病野象30头。
云南还给野象建“食堂”,修复改造亚洲象食源地9000多亩,种植象草、甜竹、粽叶芦等大象爱吃的植物。同时,强化监测预警、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最大程度避免人象冲突。
大象被称为“森林农夫”和“生态工程师”,亚洲象的活动深刻影响着森林中的植物群落,进而影响着几乎所有的森林物种。
2600万年前,地球上大象的种类超过400种。如今,大象仅剩亚洲象、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三种。目前,生活在中国的野生大象种群仅为亚洲象一种,是比熊猫还要珍稀的野生动物。
大象记忆力超群
其大脑神经元数量达到2000多亿,是自然界中记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的位置,并且会在沿路留下粪便将这些位置信息分享给其他同类。动物学家还发现,大象如果在年幼时受到虐待,这种记忆可能会伴随它们一生。
大象是“大胃王”
大象为了保证自身能量消耗,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吃东西。每头成年大象每天需要吃150 千克左右的植物,有的甚至一天要吃300千克!每天还会消耗60千克水。
大象的鼻子很灵
大象的鼻子不仅可以帮助它们吃饭、喝水,还能用来揉眼睛!此外,大象的鼻子在沟通情感、打架的时候,也会提供很大帮助。
大象跑得很快
虽然大象体型庞大,但是并不代表缓慢、笨重。一只大象跑起来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50 千米/ 小时,人类百米赛跑世界纪录才大约37 千米/ 小时。不过,由于大象体型庞大,它们没办法长时间、长距离奔跑。
大象跳不起来
大多数动物跳跃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捕食者和获得食物。大象通过群体来保证自身安全,毕竟不会有哪个捕食者会想不开找一群大象的麻烦。此外,大象腿部的骨骼结构,也不支持它们从地上跳起来。
大象需要牙齿
大象的一生中只长一副象牙,它们不会从大象的口中自然脱落,所以想要获得象牙,就要把大象杀掉。
自2017年12月31日,中国全面停止商业性加工和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买卖象牙被列为违法行为。保护大象,不要从它们的口中夺走它们的牙齿!
人与象的故事,还将不断上演,愿每一次相遇都彼此平安。蓝色星球属于我们,也属于它们!
(摘编自“科普中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