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治技术问题与优化措施手段

2024-07-01 20:08魏鑫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17期
关键词:林区林木幼苗

魏鑫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林业经济体系日渐完善,林业育苗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已进入全新阶段。林业育苗不仅影响林业经济结构,也同样关系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我国对环境治理及生态建设事业十分关注,相关部门更是投入大量资金,林业育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手段持续提升。但是,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诸多挑战,病虫害防治过程不仅要关注对病虫害的灭杀效果,更要具体分析相关手段对生态环境及植被生长的影响。

一、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

1、无公害防治技术

林业育苗过程中,无公害防治技术又被称之为生物防治技术。与传统化学药物防治技术不同,生物防治技术更注重生物手段的有效使用,如借助病虫害天敌,或是改善林业育苗环境等,尽量减少病虫害对林业育苗作业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病虫害防治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控制防治成本。近些年,无公害防治技术发展迅猛,依照防治侧重思维不同,其主要涵盖昆虫防治技术、微生物防治技术、益鸟防治技术等等。昆虫防治技术成本较低,且防治效果较好,可具体分析病虫害种类与诱因,依照生物学相关知识,引入天敌,可有效处理林业育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害虫。微生物防治技术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无公害防治措施,其主要借助微生物的防治,抑制林木幼苗病虫害出现的可能性,如此不仅可达到防治的目的,也可减少病虫害对林业育苗作业带来危害,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例如,针对林业育苗过程中常见的马尾松虫病害,工作人员可采用白僵菌的方式,实现防治目标。益鸟防治与昆虫防治存在一定共通性,其主要借助各类害虫的鸟类天敌,最大限度将害虫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其对林木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效果最为显著,借助各类化学药物可在最短时间内抑制病虫害带来的影响,病虫害治理速度非常快,预防效果也十分理想。但化学防治技术存在一些缺点,如针对各类害虫的化学农药,若大量使用,其不仅会增加林业育苗成本,还会严重破坏林业育苗区域的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化学药物为保证其药效,多被制作成可在空气中悬浮存在的油状液体,这些物质将会在空气中快速传播,不仅严重危害生态平衡,也会影响种植者的身心健康。很多化学杀虫剂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会大量杀死有益昆虫与鸟类,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平衡。此外,化学药物的防治效果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弱,当病虫害产生耐药性,化学药物将很难生效,长远隐患很大。因此,化学药物使用前,应提前做好实地考察与分析评估,制定好整体规划,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以免影响到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的长期效果。

3、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措施,工作人员可借助简单机械及其他物理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林木幼苗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工作人员可在林木幼苗树干涂抹特殊药剂,如此不仅可有效驱散害虫,保护林木幼苗生长状态,也可提升苗木整体抗寒、抗晒能力。同时,林木育苗工作者也可配合采取人工扑杀措施,有效遏制大体型害虫数量。综合研究表明,物理防治成本相对较低,且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除常规涂白与人工扑杀措施外,也可采用隔离手段,避免病虫害扩散,如灯光诱杀、振频式杀虫等等。

二、林木育苗过程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育苗工作也在持续深入,其带来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更是快速提升。病虫害防治作业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林业育苗成果带来的不利影响,促使林木幼苗健康成长。但林木育苗过程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诸多挑战,实际防治过程也存在很多问题。

1、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对落后

现阶段,我国林业育苗过程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多以事后治疗为主,事前预防体系尚未形成,相关预防措施与病虫害预测技术相对落后,无法提前发现林区病虫害隐患。林区出现大规模病虫害后,也多采用化学防治手段,而这种片面的防护体系不仅会加大病虫害防治成本,也会直接影响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潜力,林区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林木幼苗产业价值大幅缩减。与此同时,受限于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林木育苗过程并未建立起相对有效的实时监测与预防工作,现代化林业育苗工作发展需求难以满足。

2、林木病虫害种类繁杂,防治难度大

传统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可有效解决多数病虫害威胁,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加之大量化学药剂的频繁使用,病虫害基因突变已十分常见,而新型病虫害的出现也促使原有的防治措施逐渐弱化,整体防治效果快速下降。

3、林业病虫害监测系统不够完善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为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病虫害治理应以防治为核心,建立事前、事中与事后相结合的防治机制,重点强化林区苗木生长状态检测系统,有效掌握林区病虫害的发展状态,如此方可有效保证病虫害的最终防治水平,而林业工作人员也可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及时调整病虫害防治措施,逐步优化病虫害防治方案。但是,我国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多在病虫害暴发后进行,从业人员缺少监控意识,未能对病虫害发生原因、变化趋势以及防治措施等关键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实际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林区病虫害大规模爆发的隐患始终存在。

三、全面提升林业育苗过程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效果的有效对策

1、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管理,注重管理水平与防治能力的有效提升

我国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对此,从业人员应具体分析病虫害类别,明确病虫害大规模暴发的根本原因,并积极采取更有效的技术措施,抑制病虫害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1) 病虫害爆发的主要原因

①从业工作者缺少病虫害防治意识,未能真正意识到病虫害防治体系及监测体系建设重要性,未能拥有事前预测能力,无法快速察觉潜在的病虫害危机,难以有效预防病虫害影响。

②林区管理及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责任意识,林区日常管理未能将病虫害防治放在重点位置,整体防护措施不当,防护体系过于单一,未能有效运用生物手段与物理手段,最终造成林区长远利益受到损害。

(2) 解决对策

①相关企业应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工作,结合林区日常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要点,丰富培训内涵,优化培训能力,并注重工作人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引导,进一步分析当前病虫害防治过程存在的不足,综合评估各类防治手段的落实机制,全面掌握多样化病虫害防治措施,完善防治方案。

②林业管理者也要加强经验积累,可与行业先进工作者及科研人员开展技术探讨,了解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与新措施,快速积累病虫害防治及林业育苗管理经验,提升病虫害问题的响应能力与处理水平,进而为林区育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③相关企业及林业部门也要为人员培养创造可靠平台,定期组织并开展关于林区病虫害防治问题研讨会,结合实际工作案例以及日常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类别,立足林区育苗工作长远发展,进一步了解病虫害暴发规律、病虫害表现特征以及各类防控措施。

④培训工作也要注重人员意识的有效引导,帮助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树立事前预测及分析意识,针对林业育苗过程潜在的病虫害威胁进行全程跟踪,评估相关病虫害的影响,以及相关防治手段的应用效果,结合实际对防治措施进行调整。

⑤相关企业及林业部门也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林区工作者待遇,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机制及人力资源发展制度,细化考核制度与奖励制度,从物质与精神层面认可先进工作者的突出贡献,提升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为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建立更有效的林业病虫害预防体系

相关企业及林业部门应加快建设林区病虫害预防机制,针对林业育苗全过程,持续优化监测体系,进一步判断相关病虫害的实际发展态势。

(1)林区管理者应进一步强化封山育林的管理水平,针对林业育苗的具体位置开展多要素分析工作,判断育苗过程可能遇到的各项问题,详细了解气候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交通环境等各项内容,做好实地考察,全力保证林区植被健康生长,保证林区生态平衡。

(2)林区管理者应建立全局管控意识,同步推进苗圃质量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工艺措施的技术潜力,保障苗圃建设水平,提升管理能力,控制苗枯病发病几率,为苗木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消除不稳定因素。

(3)林区管理者应进一步强化日常林区巡检工作,可利用各类现代化巡检手段,提高巡检工作执行效率,如无人机飞控作业,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做出响应,判断病虫害类别与当前发展态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尽可能避免病虫害蔓延与扩散,保证林木生长条件,避免因病虫害大规模暴发而出现林区植被大量死亡等恶性事件。

3、积极采取更稳妥且合理的营林防治对策

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从业工作者应积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把控与管理,及时规避不利因素对幼苗生长带来的干扰,改善育苗区域的整体环境,提高林木个体的抗病能力。林区管理者应明确病虫害防治在营林防治体系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借助更有效的营林体系,辅助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序发展。

育苗播种作业开始前,林区管理者应具体考量区域地质地理环境与气候环境,选择合适的林木品种,同步做好预判处理,尽可能提高林木自身抗病虫害能力,从源头入手,减少病虫害对幼苗生长带来的负面冲击。

苗圃管理期间,工作人员应对育苗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可采取轮休轮作方式,尽可能抑制病虫害在土壤中繁殖与蔓延,定期开展土壤深翻与清理工作,为林木幼苗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以免落叶残枝大量堆积而造成病虫害快速繁殖。同时,林木幼苗应尽量使用有机肥料,做好水肥管理,控制土壤湿度及各类营养物质含量,并定期对土壤进行检测与观察,一旦发现土壤中出现病虫害迹象,应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手段,以免病虫害大面积扩散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全面推广无公害林业育苗防治技术措施

林业育苗是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林业工作者应从生态平衡与经济效益等多个角度出发,积极优化病虫害防治措施,进一步优化林木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出现几率,抑制病虫害发展。林区管理者应积极推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充分展现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无公害防治技术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有利于林区经济体系可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公害防治技术也在大量实践应用中逐步成熟,其种类愈发丰富,如有益昆虫防治技术、灯光诱杀装置等等,这些措施可在不破坏区域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降低病虫害对林木幼苗的侵袭。近些年,我国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工作已得到相关企业及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之上,育苗管理人员也要确保管护措施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如育苗期间定期进行通风降湿作业、改善幼苗生长空间、日常做好除草管理、定期修剪幼苗枝叶、定期清理苗木区域杂物等等。

5、尽量保护病虫害天敌,营造良好的区域生态系统

生物防治是一种极为典型的绿色生态防护措施,可广泛应用于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整体效果十分显著。此外,生物防治技术长期效果良好,配合有效的监控机制,可在林区内部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利用病虫害天敌,控制病虫害规模,这是传统化学药剂防治技术难以达到的效果。不过,生物防治技术本身也存在很多应用难点,林区管理者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保护角度,维持生物群落良性发展。

(1) 针对林区资源特点、林木种类、气候环境及常见病虫害,林区管理者应选择合适的病虫害天敌,禁止使用外来生物,并注意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以免病虫害天敌被化学杀虫剂灭杀。

(2)林区内部应建立起更为全面的管理方案,重视植保工作,定期监测病虫害天敌生物的分布与数量,如此方可保证生物防治技术的最大化利用,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削减病虫害防治成本投入。

6、重视林业育苗管理及病虫害预测工作

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将预测放在首位,完善事前预测方案,如此方可为林业发展建设提供保障。传统防治对策主要以事后治理为主,如此措施并不能有效抑制病虫害,只有提前做好各项保障措施,破坏病虫害滋生的外在条件,方可实现防治工作的可持续进行。例如,林区管理者可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林区内部设置病虫害监测装置,并做好日常巡检,跟踪分析林木生长变化,根据林木生长的不同阶段,以及林业育苗环节的特殊性,建立更稳定的预警系统,有效掌握病虫害发展的具体情况。种子处理阶段,工作人员可将种子放置在阳光下暴晒1~2天,利用紫外线灭杀种子表面可能存在的各类病菌。

7、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寻找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林业育苗不仅要建立起现代化监督管控体系,树立现代化防治思维,更要在育苗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方面投入足够资金,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以实际应用角度,不断提升防治能力。现阶段,我国林业建设工作在理论知识与工作经验层面存在很多不足,对此,行业科研人员及相关高校应要面向林业育苗环节的具体要求,加强技术经验积累,积极引入各类先进的设备资源,注重实际工程场景评估,进一步完善各类技术手段的应用要点,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林业育苗阶段,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尽量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措施,相关从业人员可具体分析林业育苗阶段的常见病虫害种类、暴发规律及诱因,重视事前预测与防控,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与跟踪监测体系,并从实际工作角度,改进防治技术,优化防治策略,保证林业育苗工作的良性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为我国林业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074000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猜你喜欢
林区林木幼苗
记游哈林区(节选)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