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敏敏 徐景华
本文论述了玉米高效综合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应用。在种植方面,通过合理的轮作、土壤翻耕、选择优质品种和科学施肥等措施,显著地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通过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则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这些技术和方法的运用,大幅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理论研究能够帮助相关领域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
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优化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复杂化,传统的种植和防治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因此,研究并推广高效的综合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主要目的在于探讨玉米高效高产种植条件及其病虫害防治策略,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玉米高效增产种植条件
1、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选择品种
不同品种的玉米有其特定的生长周期,需要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合理选种。例如,春播、夏播或套种等。选择适合的品种可以确保玉米的生长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匹配,从而提高产量,不同品种的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不同,科学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能够有效降低因病虫害导致的产量损失。由于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有差异。例如,土壤肥沃度、水分等,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玉米品种,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土壤资源。
2、整理耕地改善土壤条件
为了确保玉米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耕地应具有足够的深度,使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有助于玉米植株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块进行玉米种植,能确保灌溉和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同时,平坦的土地也便于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良好的土壤结构能够保证土壤的通透性,使玉米根系得以顺利生长。通过合理的耕作,使土壤颗粒大小适中,结构良好,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这要求种植人员在整理耕地时,充分考虑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建设,选择地势较高或较低的地块进行玉米种植,应考虑到水源和排水问题,合理布局灌溉和排水设施,可以确保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并在雨季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分,积极改善土壤条件,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安排播种时间
春玉米通常会选择在春季的4—5月份种植,而秋玉米则是在7月中下旬前播种。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玉米种植是实现高效种植的关键,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雨量、日照等。从而确保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热量和光照。一般情况下,玉米种植应在气温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时进行,能够有效避免极端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土壤温度是影响玉米发芽和生长的重要因素,在适宜的土壤温度下种植玉米,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并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确保玉米的生长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4、根据品种特性掌控种植密度
不同品种的玉米有其特定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进行密度选择时要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合理安排,例如早熟品种、株型紧凑的品种等。通常会掌握在每亩4000—4500株为宜,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实现对于土地和光能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土壤肥力不足,过高的密度会导致植株间的竞争加剧,反而降低产量。因此,掌控密度的同时要考虑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
5、确保水分供应充足且均匀
玉米高效种植技术开展需要保持水分供应,其必要性在于水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水分供应充足,能够促进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产量,通过保持水分供应,使玉米植株健壮,提高其抗旱能力,使之在干旱条件下,更能抵抗干旱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不仅如此,水分可以调节土壤温度,在高温季节水分可以降低土壤温度,防止玉米植株受到高温伤害;在低温季节水分可以保持土壤温度,避免植株受到冻害。水分供应充足可以稀释土壤中的盐分,从而降低土壤盐碱化的风险,而盐碱化会对玉米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保持水分供应对于防止盐碱化也有重要意义,保持水分供应是玉米高效种植技术中的必要手段,要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措施,确保水分供应充足且均匀,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6、优化玉米施肥方案
对于玉米的高效种植,施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采取“广、准、严、追”的施肥策略,能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量。广施有机肥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并改善土壤结构非常重要,有机肥源最好选用堆肥、油菜籽渣、豆腐渣等。每亩的施入量应不低于4000kg,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气性与保水性,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准施氮肥是确保玉米充分吸收氮元素的关键步骤,以氮肥做底肥,并在拔节期追施,分期施用效果最佳。每亩产量在1500—1600kg的玉米施用纯氮20—25kg。严施磷肥是促进玉米生长和开花的必要手段,在幼苗期到开花期进行施肥效果良好 ,每亩施用4—6kg左右的磷肥即可,有助于增加植株的根系发育与抗病能力,提高作物的品质及产量。追施钾肥是在玉米生长后期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或后期,株高定型后开始吐丝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籽粒充实,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玉米常见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及相关防治策略
1、高质量防治玉米大斑病
为了高质量有效防治玉米大斑病,可以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农业部门和育种机构应加强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免重茬、迎茬种植,有计划地实行轮作倒茬,以减少菌源积累,注重改善耕作栽培环境,变等行距播种为宽、窄行种植,变大面积平播为高、矮秆作物间作套种,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并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株底部叶片,减少再次侵染菌源。同时,要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定期对玉米田进行监测,如若发现病情严重,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粉剂8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隔10天进行1次喷施,连续喷施2—3次。
2、合理轮作是防治玉米小斑病的关键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要通过与非玉米作物进行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及时地清理田间的残叶与杂草,降低田间的湿度,创造出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有效控制病害的扩散。除此之外,适当增施磷钾肥也是提高玉米抗病能力的关键,磷钾肥的施用能增强植物的免疫系统,提高其抗病性,进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及传播,选择适量的磷钾肥进行追施,有助于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且产量稳定。针对玉米小斑病,还可以采用药剂防治的方法,选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药剂,将其兑水均匀喷雾在受病害影响的玉米田间,可达到防治的效果。喷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以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不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
3、应用多种措施防治玉米黑粉病
为了能够有效防治玉米黑粉病,应当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对黑粉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是预防黑粉病的基础措施之一,或者在病瘤未出现前喷15%三唑酮、12.5%烯唑醇,也可以在花期喷0.2%的福美双。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的残株和杂草,减少越冬菌源,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4、玉米螟虫有效防治对策
合理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通过合理布局种植,能够有效避免大面积连片种植同一品种,降低玉米螟的危害。同时,在春季或秋季,对越冬幼虫进行灭蛹处理,以减少虫源。还可以利用天敌进行防治,例如赤眼蜂、寄生蝇等,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玉米螟成虫产卵期,可以释放性信息素诱捕成虫,以降低雌虫的交配率,从而减少幼虫的数量,在成虫盛发期,可以使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以降低幼虫的数量。
5、应用综合手段防治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流行病害,防治上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以栽培方式防病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首先,应当选用抗病杂交品种,并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科学田间管理,适期进行玉米播种。播种前,上茬的农作物如果是小麦一定要把秸秆深翻处理,才能够有效减少菌源,同时注意要合理密植、每亩地保苗4000株左右,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田间注意排涝,特别是暴雨过后的天气一定要到田间查看,有积水的田块要及时排水。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田间发现零星病斑要及时清理,同时进行喷药防治,特别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一定要提前喷药预防。在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重时隔15天再喷1次。
6、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病毒传播的病害,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方式。在玉米播种前,清除田边、沟边杂草,精耕细作以减少虫源,适当调整玉米播期,使玉米苗期错过灰飞虱的盛发期。加强种植方式的合理安排,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追肥浇水,提高植株抗病力,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病株,以减少病株和毒源。采用药剂防治的方式则需要注意,在玉米播后苗前,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g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6—3.2g兑水30kg喷雾进行防治,连续用药2—3次。玉米苗期出现粗缩病的地块,及时拔除病株,并使用1.5%植病灵Ⅱ号800—1000倍液等,隔7—10天再喷1次,对预防发病、控制病情有一定的效果。
7、合理采用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是玉米的主要病虫害问题之一,在同一区域的玉米尽量统一播种时间,应当避免错综复杂的播种期,可采取间作、套作模式,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合理化采取药剂防治的方式是控制草地贪夜蛾幼虫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可选用辛硫磷或阿维菌素等颗粒剂,也可选用甲维·虱螨脲、甲维·氟酰胺、甲维·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多杀菌素、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等药剂,因虫龄而异,应当选择不同的施药方法,对于高龄幼虫,应在玉米喇叭口期将颗粒剂或药液直接施入喇叭口内,若处于苗期,则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施药时应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杀虫剂,并在清晨和黄昏时进行喷施。在成虫发生期,采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成虫,并加强综合防治,加强监测和调查,重点调查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此外,在进行科学防治时还需注意,用足药量、水量,从而确保防效,农药包装废弃物必须回收,不得随意丢弃。
三、针对玉米病虫害进行物理防治方法
在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中,科学采用物理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例如,选择对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是预防病虫害的基础措施,在播种前,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对种子进行筛选、清洗,去除病粒和虫粒,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数量,或使用紫外线、微波等物理手段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病原菌和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可以适当在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光源,吸引并捕杀害虫,灯光诱杀技术对夜蛾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温度处理手段也是重要防治措施之一,利用高温处理或低温处理进行杀虫。再如,温汤浸种、烘烤等高温处理方法可以杀死种子中的病原菌,或是低温冷藏、冷冻等低温处理方法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四、根据病虫害种类进行针对性化学防治对策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是进行化学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避免盲目用药。同时,要注意农药的剂型、使用浓度、使用次数等,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农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的最佳时机,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一般而言,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施药效果较好。同时,要注意避开雨季和高温时段,以免影响药效。注重科学配制药液,并按照农药使用说明配制药液,注意药液的浓度、容量和使用量,要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即先将农药原药稀释后再加入喷雾器中进行二次稀释。在使用农药时,还应当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农药中毒和环境污染,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五、玉米病虫害农业防治策略
在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中,科学采用农业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其中,轮作是防治玉米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轮作可以改变病原菌和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害虫的数量和繁殖机会,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例如,玉米与蔬菜、豆类等作物轮作,可以有效减轻玉米螟、蚜虫等害虫的危害。此外还应当选用抗性强的品种,选用抗性强的玉米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抗性强的品种可以抵抗部分病虫害的侵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提高玉米的抗性,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玉米高效综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相关研究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探索更加环保、高效、安全的种植方式和防治技术,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271502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接山镇建设服务队)